宜昌,古稱“夷陵”,素為“川鄂咽喉,鄂西重鎮(zhèn)、三峽門戶”。宜昌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這里鐘靈毓秀,歷史悠久,是楚文化的發(fā)祥地。宜昌,宜人之城,昌盛之地。宜昌是三峽大壩、葛洲壩等所在地,長江穿城而過,是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
甘博
100多年前,一些外國人第一次來到湖北宜昌,他們立刻被這里獨特的風土人情吸引。比如美國社會學教授德尼·戴維·甘博,還有英國探險家亨利·威爾遜等。
他們走遍了宜昌的每個角落,拍攝了大量與宜昌有關(guān)的照片。通過這些珍貴的老照片,我們也第一次看到了100多年前的宜昌,原來也這么美!
宜昌江邊碼頭
宜昌,自古就是碼頭重鎮(zhèn),航運發(fā)達。這是當時一個繁忙的碼頭,江面煙波浩渺。遠處是連綿的青山。近處碼頭上停滿了大大小小的船只。這張照片,是英國探險家亨利·威爾遜于1911年拍攝的。
碼頭上的帆船
宜昌的一個碼頭上,停泊著幾艘帆船,它們靠帆具借助風力前進。巨大的風帆已經(jīng)升起,正待啟航。當時,宜昌是重要的貨物集散地,有很多船只在宜昌換裝、攬貨、修整,船工船民更是超過萬人。甘博于1917年在宜昌拍攝下的這張照片。
江邊的村落
這是江邊一個小村落,村子背靠大山,面江而建。建筑是很有特色的湖北民居,掩映在綠樹叢中。江邊停著幾艘小船。這是村民們?nèi)粘3鲂泻瓦\送物品的必備交通工具。船上都建有棚,能夠遮風擋雨,人還可以住在船上。
南津關(guān)海關(guān)站
這是當時的宜昌南津關(guān),位于西陵峽東口,是三峽尾端的天然門戶。江面最寬處2000多米,最窄處300多米。兩座高山夾著奔流的江水,很是壯觀。照片左側(cè)的建筑,是宜昌南津關(guān)的海關(guān)站。
農(nóng)舍
這是1911年宜昌鄉(xiāng)下的一座農(nóng)家房舍。幾間房子高低錯落,屋前種有竹子。房屋為磚瓦結(jié)構(gòu),還搭有一間茅草涼棚。遠處是大山,還有農(nóng)田,好一處幽靜的所在。主人站在自家房前,他們對自己的生活很滿意。
小吃攤
碼頭邊上,有一個流動小吃攤,經(jīng)營當?shù)靥厣朗?,一名搬運工人正端著碗坐在旁邊吃飯。小吃攤很簡陋,夫妻倆分工明確,鍋里飄出的香氣讓周圍的人流口水。別看這只是小買賣,卻也能養(yǎng)家糊口。
宜昌碼頭
這也是當時宜昌的一個碼頭。幾只帆船收起了帆,??吭诎哆?。江面煙波浩渺,遠處那座高大的山峰叫磨基山,海拔217米,站在上面可以俯瞰宜昌城。磨基山是"古夷陵八景"之一,水光山色,相得益彰。如今,磨基山已建立了“磨基山森林公園”。
街頭賣菜攤
宜昌的一條小街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沿街店鋪已經(jīng)開門營業(yè),門前有青石臺階,摘下的門板靠在墻上。這是一條菜市街,有很多菜販在路邊賣菜,一名光著腳的賣菜人正在為顧客稱量新鮮的白菜。
怡和洋行
當時,甘博所乘的船從重慶返回宜昌,正路過江邊一座碼頭。岸上有一座雙層歐式建筑,飄著英國國旗,那就是當時的“怡和洋行”。它是最著名的老牌英資洋行,遠東最大的英資財團。在這座碼頭的不遠處,就是“宜昌關(guān)”海關(guān)碼頭所在地。
孩童
碼頭邊上,站著一個孩子,他守著一個有很多方形孔的木架子。碼頭上的工人計件領(lǐng)工資,每扛一件經(jīng)過跳板口時,男孩就給他發(fā)一只木牌,過后憑木牌換錢,這個小男孩不簡單,他在這個碼頭上是把頭,碼頭工人要經(jīng)他同意才能干活掙錢。
小山村
這是位于宜昌郊區(qū)的一個小山村。村子建于高臺之上,建筑是典型的湖北民居樣式,粉墻黛瓦。日暮時分,幾戶人家的房頂上炊煙裊裊。房子后面是平緩的山坡,整個村子顯得恬靜又富有生活氣息。
廢棄的安樂坊
這座廢棄的建筑,門楣上寫著“安樂坊”三個字。安樂坊,在古代是兼具醫(yī)療和慈善性質(zhì)的機構(gòu),免費發(fā)放食品、藥品等。民國時期也稱救濟院。照片中這座安樂坊,墻倒屋塌,只剩下了門樓,已完全廢棄。
街頭理發(fā)
在碼頭邊上,幾名理發(fā)師正在為顧客理發(fā)、采耳。他們是流動的理發(fā)師,挑著擔子,擔子兩頭分別是路子水盆和理發(fā)工具。他們走街串巷,只要有人需要理發(fā),他們隨時停下來,現(xiàn)場理發(fā)。做這一行雖然辛苦,但也能養(yǎng)家糊口。
少年船工
3名十幾歲的少年坐在船上,別看他們年紀不大,但已經(jīng)是熟練的船工了,他們正在等待顧客上船。由于生在江邊,他們有良好的水性,還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常年的風吹雨打,讓他們臉上顯得很滄桑。
一個村落
這也是宜昌鄉(xiāng)下一個小村落,建筑各式各樣,有瓦房,也有草房。在村子前面,有一座家族墓園,埋葬著很多墳塋。攝影師威爾遜在1911年拍攝下了這張照片。照片中,威爾遜正在村子前面。
搬運工
照片中這兩名男子,都是當?shù)氐陌徇\工。他們需要把這些沉重的貨物運送到目的地,就能獲得一定的報酬。休息的時候,他們在背簍的下面,支起一根木棍,這樣貨物的重量就壓在了棍子上,身體可以獲得短暫的放松。
石碑前的人
這座高大的石碑,應該是某個古代陵墓前的。這通石碑規(guī)格很高,碑心四周裝飾極為豪華。石碑下部有一只體型碩大的赑屃。赑屃也叫龜趺、霸下等。中國一些顯赫石碑的基座都由霸下馱著,在碑林和一些古跡勝地中都可以看到。
西壩岸邊
幾只木船,??吭谝瞬鲏伟哆叀R凰翼敳坑邢裾谏w的躉船,用繩子系在岸邊,船頭上“虎雙發(fā)號”四個大字清晰可見。岸邊還有一些正在晾曬的漁網(wǎng)。
修鞋匠
宜昌街頭,一名修鞋匠正在忙碌著,顧客站在旁邊等待。像這樣的修鞋匠,他們也是挑著擔子,走街串巷吆喝著修鞋。如果遇到有人要修鞋,他們就停下來。修鞋是一種手藝活,雖然臟點累點,只要吃苦耐勞也能養(yǎng)活一家人。
制作繩子
照片中這群人,正在用傳統(tǒng)方法制作繩子。這種繩子由多股麻繩擰在一起,然后再制作成粗繩,主要用在船上。制作繩子要有專用的工具,還要有高超的制作技藝。
煙草攤
一名老人坐在宜昌街頭,他的攤位上擺放著一些煙草,這些煙草都是他親自制作的。桌子左側(cè)有煙灰缸、成品香煙售賣。老人留著長長的胡子,仍是清代的裝扮。100多年前,宜昌老百姓為了生計,從事各種小買賣的都有。
客船
一艘客船??吭诮?,放下一塊跳板,一名挑著煤磚的男子踏著跳板走上船。這種船在當時是主要的交通工具,猶如現(xiàn)在的公交車,很多老百姓出行都要搭乘這樣的木船。
紡線的女子
一名女子坐在房子前面,正搖著一臺紡車紡線。這種紡車在當時非常普遍,多見于農(nóng)村,婦女們都會使用。人們先把棉花紡成紗,再制作成棉布。雖然這種布比較粗糙,但十分柔軟,結(jié)實耐用。
張忠孝墓
這是清代宜昌鎮(zhèn)總兵張忠孝的墓。一座高大的牌坊,四柱三門,矗立著幾尊石獅子。據(jù)《宜昌府志》記載,張忠孝為河南洛陽人,行伍出身,官至辰州(今湖南省懷化市沅陵縣)副將。因其平叛有功,康熙二十八年,張忠孝擢升夷陵總兵官,到夷陵(宜昌)后心系民事,只要是對百姓有.利的事情。張忠孝死后,康熙皇帝感念其勤于政事,敕命"祭葬",并加封太子少保。
塔林
這是當時位于野外的一座墓園,墓園里除了墳塋外,還矗立著一些石塔。一名男子站在一座塔前。
威爾遜的助手
英國人威爾遜在湖北宜昌期間,在當?shù)仄刚埩艘恍┲?,有些是翻譯,有些是園丁,有些是傭人。這些人對宜昌當?shù)氐奈幕偷匦伪容^了解,便于在當?shù)乜疾?,因此威爾遜聘請了他們。
天然塔
這是矗立于宜昌城區(qū)東南長江北岸山丘上的一座寶塔,名字叫“天然塔”。塔高43.35米,磚石結(jié)構(gòu),八棱七層。相傳該塔為晉代文學家郭璞始建,是"夷陵八景"之一,后來逐漸成為夷陵古城的城標?,F(xiàn)存的天然塔,是清乾隆時重建的。如今,這座塔是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鎮(zhèn)鏡山
宜昌的鎮(zhèn)鏡山,因“鎮(zhèn)一方之境”而得名。鎮(zhèn)境山是宜昌古城的西北屏障,它一直是軍事要地。它不僅自然風光秀麗,而且人文歷史悠久,被稱為宜昌人文歷史的大山。在這里,游客可以遠眺葛洲壩,俯瞰西陵山上的嫘祖廟,美景宜人。
水府廟
這是1917年的水府廟,白色的墻壁上寫著“中郎將董幼宰故里”幾個大字,建筑前面還有一座寶塔。董幼宰即東漢末年的董和。該建筑始建于明末,供奉水神肖公。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周圍的事物都發(fā)生了改變,只有一座寶塔依舊矗立于此。
不知名的建筑
這座建筑位于山坡上,由于年代久遠,不知道其名字和由來。但從其建筑形式看,規(guī)格不低。它的真實身份,或許只有老宜昌人知道了。
100多年前的湖北宜昌,鐘靈毓秀、景色宜人,獨特的風土人情讓人印象深刻。如今的宜昌,正全力推進城市現(xiàn)代化進程,呈現(xiàn)出的是現(xiàn)代、時尚和充滿活力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