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國 味(wèi),現(xiàn)代漢語中是一個常用詞,本義是滋味,紹興方言中有一個詞“米(音)著頭”,這“米”即是“味”。“米(味)著頭”,“味”是思考,“著(zhuó)”,下棋下一子為著,引申為舉措,這詞就是“思考方法”的意思,如:“杜會計這人,米(味)著頭特別深?!?/p> “味”當名詞用,指滋味,《論語》中就有一句話關(guān)于“味”的名言:“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薄拔丁蹦墚攧釉~用,它有兩義,一是品嘗,《荀子·哀公》:“黼衣黼裳者不茹葷,非口不能味也,服使然也?!绷硪涣x為思考,王充《論衡》:“言瞭于耳,則事味于心?!蓖醭涫窃降厝耍瑢Α拔丁钡倪\用更接近方言核心義“思考”,他的唯物主義大著《論衡》,就是獨立思考、勤“味”于心之果。 紹興人把“味”,除了用于“米(味)著頭”一類詞,還可獨用,如有人問:“這股票你買不買?”你回答:“我要米(味)過來?!被颉澳銊e催,讓我再米(味)一下?!边@“米(味)”,都是考慮、思考的意思。 詡(xǔ),有多項義,在現(xiàn)代漢語中,它最常用的一個詞為“自詡”,即自夸,取其“夸大、夸耀”義項。方言中有一詞與“自詡”相近,即“自道自薯(詡)煞”,其意思是自以為了不起。 “詡”是一個形聲字,字從言,從羽,羽為聲部,兩者合起來表示話如羽毛般輕飄,即說大話之意。此字古義指敏而有勇,《禮記·少儀》:“賓客主恭,祭祀主敬,喪事主哀,會同主詡?!睍闯瘯?,要不怯場,言語機敏。又有普及、遍及義,《禮記·禮器》:“德發(fā)揚,詡?cè)f物。”但在實際使用中,“夸大、自耀”成為基本義,宋·陸游《會稽行》:“土風(fēng)聊補亡,吾言豈夸詡?!薄督?jīng)文》注:“詡,大言也?!背烧Z“大言不慚”,即“詡而不慚”,指人自傲、無自知之明。 方言“自道自薯(詡)煞”,還有“他最近被領(lǐng)導(dǎo)看中,蠻薯(詡)咚”之類,指的都是“自我感覺良好”,倒是后面還有一句跟帖似的話:“嗯,伊有爛番薯格薯(詡)咚?!边@“詡”被旁人煞了風(fēng)景,從天上落到地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