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中醫(yī)的身體觀:生長衰老的周期 佛教常用“生、老、病、死”來概括生命的過程,表示身體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生,即出生,是生命的開始,預示身體的生長和逐漸強壯。老,即衰老,預示身體功能的衰退。病,即生病,是身體的異常狀態(tài),是醫(yī)學關注的主要問題。死,即死亡,是身體的最終歸宿。身體在生命過程中必然經歷生(包括長和壯)、老、死的生理過程,而病則是身體出現(xiàn)的病理變化。 中醫(yī)學在祛病強身、追求健康長壽的醫(yī)療保健活動中,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對生命生、長、壯、老、已(死)規(guī)律的認識。早在兩千多年以前,從生到死的過程中,中國的古圣先賢就發(fā)現(xiàn)了人體一生的生命周期。 《黃帝內經》發(fā)現(xiàn)人一生五臟氣血的盛衰和腎氣盛衰、生命力、生殖力盛衰的周期,并提出兩種觀點,一種是生長衰老的周期,是以“十歲”為周期;一種是天癸的周期,以“七歲”(女)和“八歲”(男)為周期。這兩種周期表面上看好像不統(tǒng)一,有矛盾,實際上是從不同角度區(qū)分人生的階段。十歲,是從五臟六腑氣血的盛衰觀察出來的人的身體周期。七歲、八歲,是從腎氣和天癸的盛衰觀察出來的人的身體周期。 《黃帝內經》中,以10歲為一周期將人的一生劃分為十個階段。 10歲時,五臟(心、肝、脾、肺、腎)之氣已經穩(wěn)定了。血氣、血脈都暢通了,氣血也流動了,這流動之氣主要活動在人體的下部,所以10歲小孩子的特征是喜歡“走”。這個“走”不是現(xiàn)代漢語當中的走,而是小跑的意思。這也解釋了小孩子喜歡小跑的原因。 20歲時,是人生第二個階段,此時血氣開始強盛,肌肉開始長得結實了,這個階段的人“好趨”?!摆叀笔强觳阶叩囊馑迹刃∨芤恍?。從10歲到20歲的動作由“小跑”到“快步走”轉變過程,可以看出生理的變化,精氣神的變化。 30歲時,“五臟大定”,五臟之氣更加穩(wěn)定,肌肉也更豐滿,血脈也旺盛,所以就“好步”。這個“步”是行走,喜歡行走了,比“好趨”更慢了一些。 40歲時,五臟六腑、十二經脈氣血都更加強盛了。強盛到了極點,也就開始衰落了。這時皮膚開始疏松,臉面的光澤開始減退,頭發(fā)也開始斑白。雖然這個階段走路的時候還比較平穩(wěn),還沒到搖晃的地步,但已經是“好坐”了,不喜歡走動了。這表示人體開始衰老。 從“小跑”到“快步走”,然后到普通的“行走”,直至喜歡“坐”,這整個過程是一個慢慢衰老的過程。 人生到40歲的時候,開始有了衰老的跡象,還是外在的衰老。而從50歲開始,人真正地衰老了,從五臟開始衰老了。 50歲時,五臟就開始衰落了,先是肝氣衰落,肝臟功能開始下降。所謂“肝膽相照”,接著膽氣也慢慢地減少。并且,眼睛跟肝臟是有關系的,肝開竅于目,因而,眼睛開始看不清楚。 60歲時,心氣開始衰落,心氣不足了,所以經常擔憂、悲傷,血氣也開始松懈、外散,所以人就“好臥”了。 70歲時,脾氣開始虛弱,皮膚變得松弛,皺紋爬上臉頰。 80歲時,肺氣開始衰落,魄開始離散。因為肺是藏魄的,所以80歲的人就會經常說錯話。 90歲時,腎氣就衰竭了,先天之本一虧,其他四臟的經脈隨著都空虛了。 到100歲時,心、肝、脾、肺、腎五臟氣血全都虛弱了,這個時候雖然看上去形體還在,但實際上神氣已經離去。 從動作上看,一開始10歲的時候是小跑。到后來是快走,然后是一般的走,接著喜歡坐,到最后喜歡睡了。50歲以后,身體進入衰落期,從五臟六腑功能衰落的順序上看,是按肝、心、脾、肺、腎順序衰落的。這個順序剛好是五行相生的順序。人體生長衰老的周期反映了“天人合一”的生長和衰落的周期規(guī)律,真是非常有意思的。 我們的先祖?zhèn)冊缇桶l(fā)現(xiàn)地球上的事物都是從下往上長的,《周易》六十四卦都是從下往上長的,《黃帝內經》說人50歲以前的成長也是從下往上長的,氣血由下往上,表現(xiàn)為小跑、快走、慢走、好坐、好臥。50歲以后,人體的衰落又是按照五行相生的次序逐漸衰落的。 END |
|
來自: 谷山居士 > 《中醫(yī)漫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