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道君語: 你的家鄉(xiāng),還過寒衣節(jié)嗎? 什么是死亡? 有人說,那就像一條道,“不能拐彎,也不能回頭,只能往前走,一直走到黑,這就是死。” 在古人眼中,也是如此。他們不知道彼岸有什么,心有忐忑,亦心懷柔軟,于是他們“發(fā)明”了寒衣節(jié)。 在每年農(nóng)歷十月初一,他們?yōu)檫h去的先人們燒去寒衣,相信能送去溫暖,帶去思念,陪伴走過那些未知而幽暗的境地。 歲歲年年,這個節(jié)日從遙遠的周朝就存在了,它與清明節(jié)、中元節(jié),并稱為中國三大鬼節(jié)。 但時至今日,還有多少人記得這個溫暖的中國節(jié)? 兒時每至農(nóng)歷十月初一,家中長輩們便會早早準備好祭品和寒衣,上山祭祖。 一般是在上午九點至午后三點之間,如果當天有事不能送,可以提前,但不可以延后。 蕭瑟的冬日里,山色蒼茫,長輩們就蹲在地上,火光印得臉通紅。他們邊拿著小木棍,仔仔細細地撥弄著,邊念叨著,“天寒了,天寒了……” 那些裹著棉花的五色彩紙,剪成冥衣、鞋靴、席帽等式樣,是為“寒衣”。每一份寒衣,都要鄭重其事地寫上先人的名諱,以防被“拿”錯。 有些地方則是把冥紙封在一個紙袋里,寫上收者與送者的姓名,叫“燒包袱”。他們相信這樣子,祖先們也能“買”來冬衣,御寒保暖。 早在宋朝,人們便用這樣的方式寄予溫暖與思念,商家們從九月便開始售賣祭祀用品,將寒衣稱為“綿球楮衣”。 更為詳細的記載,是在明朝的《帝京景物略·春場》:“十月一日,紙肆裁紙五色,作男女衣,長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緘,識其姓字輩行,如寄書然。家家修具夜奠,呼之焚之其門,曰送寒衣。新喪,白紙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p> 那時就已講究,剛剛仙逝的親人,只可送“白衣”?,F(xiàn)在有些地方,也有三年內(nèi)不必送寒衣之說。 燒寒衣時,長輩會叮囑一定要燒得干干凈凈。他們說,唯有如此,祖先們才能收到保暖的衣物,順利度過這個冬日。 如此謹慎的背后,是中國人樸素的生死觀。 我們相信,在那個未知的世界里,祖先們也能體會到人間冷暖,希望他們能過得好好的。 因此,逢年過節(jié)要祭祖,會準備上好酒好肉。 因此,凜冬將至,十月初一要燒寒衣。 那一簇簇明亮的火光,是屬于人間的溫暖。 借著光、借著煙、借著溫暖的寒衣,告慰仙逝的先人們,更安慰活著的人們:你愛的人一定能收到你的惦念,一定能吃飽穿暖。 對古人來說,冬天是從寒衣節(jié)開始的。 《詩經(jīng)》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睆木旁?,天氣開始變冷,那時的婦女們開始為家人們縫制寒衣。 《禮記·月令》云:“是月也,天子始裘?!?/p> 十月初一當天,周朝天子會穿上冬日的衣袍,舉辦盛大的迎冬儀式,祭祀先祖,祭拜眾神,將冬衣賞給百官與邊關(guān)將土們,以此昭告天下:凜冬已至,人間冬安。 老百姓們都會換上精心縫制的寒衣,即使天沒那么冷,也要穿上,圖個吉利,互相打聲招呼:“冬天來啦!”再比比看,誰家婦人的手藝更巧。 詩人杜甫有詩云:“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蹦且荒?,他寄居夔州,看見家家戶戶都在裁冬衣,聽見白帝城中搗衣的砧聲陣陣,才驚覺,自己已經(jīng)兩年沒有回家了! 寒冷的日子,思念總是來得分外凜厲。 一件冬衣,仿佛將對游子的那些掛念,那些吃飽穿暖的關(guān)心,絲絲縷縷,針針線線,縫進去。穿上它,不僅是一件衣服,更像一次擁抱。 相傳當年孟姜女,千里趕路,就是想趕在冬天前,讓修長城的丈夫能穿上自己親手縫制的冬衣。怎奈天不遂人愿。斯人已逝,哭至長城崩塌,她只能將棉衣燒掉,遙寄哀思。后來,漸漸演變成寒衣節(jié)的習俗。 活著,被關(guān)心;死后,被惦念。 寒衣節(jié)似乎在告訴我們,無論生與死,天冷加衣,噓寒問暖,都是中國人關(guān)心彼此最常見、最重要的一件小事。 只是隨著時代與生活方式的變遷,親手縫制衣服,變成一件很陌生的事。但我們依然可以向思念的人道一聲“天冷多加衣”,愿君多珍重。 最近看了一個故事,叫《三悅有了新工作》,里面有位殯儀館館長,叫老高。 在人生的最后,老高列了一個遺愿清單,里面只有四件事:道謝,道愛,道歉,道別。 于是,他大聲告訴陪伴多年的妻子自己多愛她,他向共事多年的同事們道謝,向自己不能再照顧年長的朋友而道歉,和多年前的初戀再跳一次舞,和這一生的所有親友好好道別。 人生紛紛擾擾,我們卻常常被那些魑魅魍魎蒙蔽雙眼,忘記了這一生,真正的牽絆、真正值得的人不過三兩個。 如果說清明節(jié)像是在教我們學會道別,那么,日漸式微的寒衣節(jié),是在教我們道愛。 它告訴我們,原來在另一個世界,先人們可能會怕冷。原來我們把寒衣燒得干干凈凈,他們就能夠收到溫暖,抵御寒冬。原來,無論生死,都無法將愛意隔開。 祖先們似乎在這個節(jié)日里,包裹進了他們對于死亡、對于生命的理解。 那是屬于寒衣節(jié)的溫暖,經(jīng)由祖先們世世代代的相信,經(jīng)由這片大地上的春夏秋冬的承襲,將中國人理解生命后的溫柔刻進了基因里。 或許,對于死亡,我們不必諱莫如深。 或許,理解了何為死,才可能感受到生命的意義。 或許,我們才會發(fā)現(xiàn)在這積重難返的日子里,振作起來、好好生活的理由。 這也是這個最溫暖的中國節(jié)不應(yīng)該死去的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