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楊文禮,陜西志丹人,陜西省委黨校退休人員。 紙趣 紙的發(fā)明,是中國對世界文明演進的最大貢獻。 中國不僅有悠久的歷史,而且有燦爛輝煌的文化。在幾千年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進程中,勤勞、勇敢、智慧的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古代文明,造紙術的發(fā)明,便是一項震驚世界的創(chuàng)造。造紙方法是我們的祖先經過綿綿歲月,在長期的實踐中不斷摸索,經歷了無數(shù)次的挫折,花費了無數(shù)的心血,才發(fā)明出來的。它為知識的傳播,提供了物美價廉的載體。不管是中國古代的帛書,還是中世紀歐洲貴族們使用的熟羊皮,都因價格高昂、數(shù)量有限,而未能起到普及知識的作用,惟有紙張給人們帶來了傳播文化知識的便利。即使是在科學技術高度發(fā)達、電子計算機網絡技術遍及全球的今天,人們也還是不能拋棄紙張。紙的發(fā)明造福于人類,功不可沒。 人類出現(xiàn)在地球上距今已約有三百余萬年,然而文字的出現(xiàn)則不超過萬年。遠古社會的人們采用結繩或刻木的手段幫助記憶,到了新石器時期,文字符號開始產生。在半坡遺址中發(fā)現(xiàn)的幾何符號就有22種之多,已把陶器當作記事的材料。商、周時,先民們把文字鑄或刻在青銅器上,記載當時所發(fā)生的事件及社會風情。人們還把文字寫在甲骨上,甲骨文是商、周時實際應用的文字,是探求古代社會奧秘的珍貴資料。中國古代還有刻字于玉石、山石上的習慣。中國古代沒有紙的時候,最常用的書寫材料首推竹、木簡。寫信時常用一尺長的簡,故有人稱信為“尺牘”。要寫一篇文章或一部書,就必須用成千上萬根簡,用繩子、絲線或皮帶編在一起,成為一冊冊的書。那時比笨重的簡牘較為輕便的書寫材料是絲制的帛。帛的質地既柔軟又輕便、平整,可隨意自裁,也易于折卷。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yǎng)蠶制絲的國家,考古工作者在殷商時代的銅器上就曾發(fā)現(xiàn)過絲綢的殘片,說明用帛書寫的歷史也很久遠。但帛的價格昂貴,那時買一匹帛的錢與700斤米的價格等同,相當于一個人兩年的口糧。據(jù)《漢書·藝文志》載,西漢末年內府藏書以卷(帛可以展開或卷起,故而有一卷書之說)記者,僅為全部藏書的四分之一??梢娂词官F為皇室,用帛也是有限,眾多窮書生就更無力購買使用了,因此有個說法叫“貧不及素”(“素”是指沒有寫過字的帛)。 簡牘笨重不便,縑帛價格昂貴。相比之下,紙具有明顯的優(yōu)越性:紙表面平滑,易受墨,幅面較大;分量輕,耐折而柔軟,可隨意舒卷,便于攜帶;原料價廉易得,隨處可取,且優(yōu)良的紙壽命長久,甚至可保存千年而完好如初;用途廣泛,不僅用于書寫繪畫,還可作印刷、包裝等材料及日常生活用品。紙的這些優(yōu)點是以前的任何材料都無法與之相比的。 有專家講,在談紙的產生時,首先應明確“紙”的真正含義。今天所說的紙,是指植物纖維構成的紙,而東漢以前文獻中所提到的“紙”,卻是指絲棉紙。不能混為一談。真正的紙應滿足如下條件:一是原材料必須是植物纖維。二是紙的生產必須是植物纖維經漂洗、蒸煮、成漿、抄造及干燥成型等工序處理而成。三是紙應表面平滑,柔韌耐折,纖維分布較勻,整體一般應呈薄片狀。四是適用于書寫、印刷、包裝等。具備上述條件的,才可稱之為紙,其他則非真正意義上的紙?!逗鬂h書》作者范曄“其用縑帛者謂之紙的觀點”,今天看來當是錯誤的。 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飼養(yǎng)家蠶和制造絲綢的國家,“螺祖始蠶”的傳說,流傳很久。相傳螺祖是黃帝的正妃,原本為西陵氏的女兒,是她用靈巧的雙手教民養(yǎng)蠶。作絲棉的過程中,有時會產生絮紙。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種植使用麻類植物的國家。遠古時有個叫伯余的人,便會用野麻縷纏在手指頭上穿梭交織成麻布,遮羞擋風。在漚麻過程中也有可能像麻紙類的東西?,F(xiàn)在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紙張是在西漢時產生的,經檢驗,其成份為麻類纖維。紙就是在人們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受漂絮法的啟示造出來的。 往往,在人們的印象中,紙被認為是東漢蔡倫于105年發(fā)明的。范曄的《后漢書·蔡倫傳》最早記載了這一情況。其實早在唐代有個叫張懷瑾的人,在他的《書斷》中便認為,紙在西漢就存在了。南宋的陳槱在《負喧野錄》中也提出,紙是在蔡倫之前就發(fā)明了。北宋司馬光的巨著《資治通鑒》中也有類似觀點。但都未能推翻蔡倫發(fā)明造紙的觀點。到了20世紀,因為中國考古工作者多次在野外發(fā)掘中出土的西漢“古紙”,才又把造紙技術起源問題重新提了出來。 1933年,黃文弼率領考古隊,在羅布淖爾(今羅布泊)考古挖掘,發(fā)現(xiàn)一片古紙,經考證比蔡倫造紙早150余年。1957年5月,在西安灞橋挖掘發(fā)現(xiàn)的灞橋紙,比蔡倫造紙早200年,它是中國地下出土的西漢紙是世界上現(xiàn)存年代最早的麻類纖維紙。還有多次發(fā)掘也有發(fā)現(xiàn)。中國考古工作者對西漢古紙的多次發(fā)掘,已有力地證明了紙在蔡倫以前已被發(fā)明了,它是中國勤勞智慧的古代勞動人民在實踐中摸索創(chuàng)造的,是集體智慧的結晶,蔡倫是造紙技術的改良者而不是發(fā)明人。 蔡倫雖不是造紙術的發(fā)明人,但其貢獻巨偉,給紙以真正的生命。西漢紙的出現(xiàn),不但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而且受到眾多富紳的歧視,認為只有貧窮不堪、無錢買縑帛的人才用紙寫字。這種情況一直到了東漢蔡倫改進造紙技術之后才得到改觀。蔡倫對那些讀書人手中沉重的竹簡開始了思索,他想為人們找到一種輕便而且價格低廉、普通大眾都能接受的書寫材料。他利用皇宮中的優(yōu)越條件和眾多能工巧匠,采用樹皮、麻頭、破布、漁網等廉價的材料為原料,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試驗,經歷了無數(shù)次的痛苦與煎熬后,終于成功地制造出一批在當時堪稱優(yōu)質的紙張。元興六年(105年),蔡倫將紙獻給皇帝,漢和帝劉肇對此物深為贊賞,不但嘉獎了蔡倫,而且還頒布詔書命令全國推廣蔡倫的造紙技術。人們因而把尚方制作的紙稱為“蔡倫紙”。蔡倫提高改進的造紙技術,使得紙的使用普遍起來,為后人用紙代簡夯實了有利的物質基礎,他的功績名垂千古! 蔡倫,字敬仲,桂陽(今湖南耒陽)人。他在明帝劉莊永平18年(公元75年)成為一名宦官時,只有13歲。后升“小黃門”,又升“中常侍”(漢代宦官中較高的職位),又兼任“尚方令”(掌管監(jiān)制內宮御用器的官員),因造紙功高,被封為“龍亭侯”,又加封“長樂太仆”(專門侍奉皇帝、太后的御前官員),后調往“東觀”(皇家圖書館)主持整理皇家典藉。因朝廷權力傾軋,蔡倫被迫于建光元年(121年)服毒自盡。享年不足50歲。家鄉(xiāng)湖南耒陽縣城東南的一條清爽的小河旁,為他建成一座衣冠墓。在陜西洋縣距縣城25里處有個叫龍亭鋪的地方,也建有蔡倫廟和蔡倫墓。在安徽、江西等省,也修建有蔡倫廟(被供奉為紙神)。這充分說明人民對蔡倫的敬重與懷念之情。 中國造紙業(yè)初興于西漢,進步于魏晉南北朝時期,興盛于隋唐五代時期,繁榮于宋元時期,盛衰于明清時期。 紙的發(fā)明是人類科技發(fā)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發(fā)明,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對人類社會所作的杰出貢獻。當紙和造紙術從中國傳播到世界各國之后,紙作為國際性通用的書寫記事材料,加速了世界文明的發(fā)展進程。在紙未發(fā)明之前,在外國,除用金石外,還使用埃及莎草片、貝葉、樹皮和羊皮等作為書寫記事材料。這些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紙。中國的造紙術發(fā)明以后,逐漸引起周邊各國的重視。以紙的外傳情況看,紙本身是先鋒,造紙術則晚一點。早在漢、魏時期,中國紙就已經流傳到朝鮮等國。7世紀時,中國造紙術經朝鮮傳入日本。8世紀中葉經中亞傳到阿拉伯。阿拉伯地區(qū)不久建立了許多造紙工廠,生產的阿拉伯紙大量向歐洲輸出,造紙術也隨后傳入歐洲。到了12世紀,歐洲在西班牙、法國建立了造紙工廠。16-17世紀,紙張已經流行全歐,徹底取代了埃及莎草片和羊皮。歐洲會造紙,時距中國造紙術發(fā)明時間,已經過去了1000多年。1690年,美國人在荷蘭人的幫助下,在費城興辦了第一家造紙工廠。而加拿大則在1803年才在圣安德魯斯建廠造紙,澳洲的澳大利亞更遲至1868年才在墨爾本擁有自己的造紙業(yè)。到19世紀后半葉,中國造紙業(yè)技術才走完了它在世界上傳播文明的歷程。中國造紙技術的傳播,促進了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對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作出了最偉大的貢獻。正如英國學者韋爾斯在《世界史綱》中所言:“更重要的是紙的制造問題。說紙使歐州的復興成為可能也并不過分。紙起源于中國……于是印刷業(yè)自然地和必然地接踵而來,世人的知識生活進入了一個新的和更為活潑有力的時期。它不再是從一個人頭腦到一個頭腦的涓涓細流,它變成了一股滔滔洪流,不久就有數(shù)以萬計的頭腦加入了這一洪流”。 隨著中國造紙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對外傳播,國外的一些使者、旅行家和學者紛紛著書立說,向世界各國介紹造紙技術這一項人類科技史上最偉大的發(fā)明。歐洲人在中國造紙技術的基礎上,不斷進行改進和創(chuàng)新,最終以更加先進的機器造紙工業(yè),占據(jù)了造紙業(yè)的主導地位。這些外國人,如馬可·波羅、盧白魯克、利瑪竇等在對中國紙和造紙技術的介紹中,一方面充分肯定了中國造紙術的悠久歷史、不朽貢獻,以及造紙技法的多樣化和紙的普及作用;一方面對中國紙的缺陷也表示了遺憾,這便是中國紙不能兩面書寫和印刷。所以,當中國人見到歐洲人使用的紙能兩面書寫和印字時,大感驚奇。但由于中國人習慣以毛筆書寫繪畫,講究紙張滲墨性能,所以歐洲人使用的那種適用于鵝毛鋼筆和染料墨水的紙張,對明、清造紙業(yè)的影響不大。 盡管中國紙有一定的缺陷,但在2000多年的漫長歲月里,中國造紙術一直處于遙遙領先的地位,只是到近代才逐漸落后于歐洲。宣紙是中國紙中精品,其手工生產技藝一直密而不宣。由于宣紙質量上乘,所以外國人一心想了解和得到它的制作技法。雖然現(xiàn)在國外也有國家竊取到了宣紙的生產方法,但中國造紙工匠高超純熟的手工技藝和數(shù)百代積累的生產經驗,卻是他們永遠難以掌握的。英國工業(yè)革命對歐洲造紙業(yè)也產生了巨大影響,使手工制紙轉變?yōu)楦酉冗M的機器造紙,造紙工業(yè)從此翻開了新的篇章。 筆者從小受家嚴指教,惜紙如命。家嚴在縣法院、縣委工作,別說帶文頭的紙,就是一般辦公白紙,絕不許我染指,公私分明。家嚴工作再忙,小學階段我的作業(yè)本,都是他從商店買來紙張,親自折壓,細心裁訂好后,再在第一頁寫上“作業(yè)本”和我的名字。每當家嚴做這些事時,總是那樣認真投入,一絲不茍,對紙張愛惜有加,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家嚴工作筆記本,字跡公正,很少潦草,我在小學時,就偷看過,并能認讀。我上延大中文系時,有位好友在延安地委辦公室當工作人員,知道我用紙珍惜,專門送了不少十六開較粗糙褐黃的打印草紙。我校園三年所用草稿紙都是它,還自己裁訂了5個32K的筆記本,每一本有100頁厚,作為練習詩歌的底本,保存至今。我兒媳吃中藥的包藥紙,同仁堂的,潔白厚實,雖一面印有字,但一面可利用,我便收集裁成十五厘米見方的四方小本,裝訂了五六個,放著備用,按說,我不缺紙,但對能利用的紙,總是不忍心丟棄。我在職期間,打印紙總是兩面用,還把一些舊文件拆了,用背面。 中國民間禁忌,帶字的紙片兒,見到后就收起或放置高潔處,或凈火焚之,不能踩踏糟踐。 對我們來說,紙是神圣的,圣潔的。隨便浪費就是罪過。 2017年8月9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