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家具研習社 如果說榫卯結(jié)構(gòu)是傳統(tǒng)家具骨架成型中不可或缺的存在,那么,“棖”這一構(gòu)件則為家具骨架構(gòu)成中必不可少的存在,今個便與諸位聊一聊這“棖”的二三事。 何為棖? 帳,《說文通訓定身》中記載,“棖,與樘同,柱也”,即為木柱。專指古時門兩邊所豎的木柱,用以防車過觸門;亦指代家具中的木柱,一般指除大邊、抹頭之外起支撐作用的小木條。 作為家具中的主要構(gòu)件,一般水平安裝于桌、案、凳、椅的腿足之間,用以加強腿足間的聯(lián)結(jié),以穩(wěn)定整體結(jié)構(gòu)。 單獨出現(xiàn)的棖稱之“單棖”;兩根一同出現(xiàn)的則為“雙棖”,后者常見于案類家具的側(cè)面。 單棖 雙棖 棖的造型豐富,且部分“棖”有專門謂稱,常見的有羅鍋棖、霸王棖、管腳棖以及裹腿棖。 黃花梨束腰羅鍋棖馬蹄腿炕桌 羅鍋棖 羅鍋棖,是一種中間部位向上凸起的曲形橫棖,形似羅鍋橋而得名。而又因其形若橋梁,故而有南方匠師稱其為“橋梁檔”。 黃花梨有束腰內(nèi)翻馬蹄羅鍋棖杌凳 造型簡練,中間高拱呈斜坡狀,不見分明的棱線,弧度流暢自然。 這種做法看似簡單,實則將曲與直完全拿捏,打破了直棖平直呆板的格式,將曲直的線條美發(fā)揮到極致,簡素卻不乏味,雋秀而靈動,增添變化之美感。 黃花梨羅鍋棖攔水線半桌 羅鍋棖除了能夠加固結(jié)構(gòu)之外,亦能加大棖下的空間,從而給予使用者的腿部以舒適的體驗。 元代壁畫 《漁民售魚圖》 羅鍋棖形象最早見于山西洪洞縣水神廟壁畫《漁民售魚圖》中,內(nèi)置有一長方形高桌,面下雙棖為羅鍋棖式。 且其造型成熟婉轉(zhuǎn),可見當時匠人運用羅鍋棖的嫻熟程度,側(cè)面說明羅鍋棖已經(jīng)發(fā)展相當長的時間 及至明清兩代,羅鍋棖這一構(gòu)件被廣泛應用于桌式家具之中,且出現(xiàn)一種頂牙式高拱羅鍋棖,其力學強度甚佳,在家具中頗為流行。 羅鍋棖既可單獨出現(xiàn)在家具中,亦常與矮佬或卡子花搭配使用。矮佬或卡子花一般成組使用,多以兩只一組,長邊兩組,短邊一組。 簡素者僅以造型取勝,較為考究者則另于牙板施加雕飾,以增幾分精致意味。 霸王棖 霸王棖,是一種連接桌面與腿足的結(jié)構(gòu)部件,不用另外施加橫棖,便可承托起面板與腿足,寓有“舉臂擎天”之意,主要見于低束腰的長桌、方凳或方幾等家具中。 紫檀霸王棖馬蹄腿半桌 其體量小巧,為曲形短材,形式與托角牙條相似。于桌下縱向從桌腿內(nèi)角向上彎曲,延伸固定至桌面下的穿帶上。 具體的安裝方法為:其上端與桌面底板下的穿帶相接,用銷釘固定,下端與腿足相接(位置在本來應放橫棖處的里側(cè))。 棖子下端的榫頭為半個銀錠形,腿足上的榫眼是下大上小。裝配時,將霸王棖的榫頭從腿足上榫眼插入,向上一拉,便勾掛住了,再用木楔將霸王棖固定住。 霸王棖通過精巧堅實的卯榫將腿足和桌面牢固連接,使桌面承重直接分遞到腿足。 又因其隱于桌面以下與腿足之間最不占空間的內(nèi)斜角,所用空間最小,使得面下空間寬敞,使用者活動不受限制。 又憑借簡練、樸實無華的造型,顯示出典雅、文靜的自然美。 黃花梨有束腰馬蹄足霸王棖條桌 霸王棖是實用性與裝飾性的高度統(tǒng)一,明式家具中造型雋秀簡練者,往往可見霸王棖的存在。 紫檀螭紋霸王棖三彎腿香幾 管腳棖 管腳帳,即安裝在椅、凳、幾四條腿間的帳,安裝位置靠近足端,主要用于增加家具腿部的牢固性。 黃花梨蒼龍教子獨板南官帽椅 其與腿足一般采用明榫相接,并出頭少許。從視覺效果上來看,能使家具的整體結(jié)構(gòu)看上去更為和諧。而從局部來看,管腳棖的設置,則表現(xiàn)出了傳統(tǒng)造物“有”與“無”的空間。 黃花梨圈椅 各個家具管腳棖的安裝方式略有不同,有在同一水平面上安裝的;有的則錯開榫卯位置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安裝,或為兩側(cè)橫棖較高,前后兩根較低。 同一水平面安裝 又或是前面的橫棖安裝位置最低,兩側(cè)的橫棖略高,后面的橫棖最高,名曰“步步高”管腳棖,有“步步高升”的吉祥寓意,將古代學子的求仕愿望婉轉(zhuǎn)地藏于構(gòu)件之中。 其中,屬“步步高”管腳棖做法應用最為廣泛。 管腳棖的造型一般為兩種,直棖式與羅鍋棖式。明式家具的管腳棖多為直棖,而清中期以后的管腳棖常為羅鍋棖式,晚期的蘇式家具更是流行這種做法。 可以說,管腳棖的造型可作為區(qū)分明式和清式家具的方法之一。 黃花梨圈椅 裹腿棖 裹腿棖,又名“裹腳棖”,也是橫、豎材“丁”字形結(jié)合的一種,多用在圓腿的家具上。 是桌、椅、榻等家具為仿竹藤家具的裝飾風格而采用的一種異形橫棖,且為圓包圓造型的決定因素。 黃花梨圓包圓裹腿雙圈卡子花方桌 從外觀來看,橫棖將朝外的棱角倒去,做成圓弧面,兩根橫棖在轉(zhuǎn)角處相交,四面交圈,橫棖表面高出腿足,形成外部包裹住腿足的視覺效果,“裹腿做”便是因此得名。 黃花梨圓包圓裹腿帶卡子花大禪凳 具體做法為:腿足與橫棖交接的一小段須削圓成方,以便嵌納棖子。棖子盡端外皮切成45°角,與相鄰的一根格角相交,裹皮留榫,納入腿足上的榫眼。榫子有的格角相抵,有的一長一短。 此外,還有十字棖、米字棖等等,盡管這些“棖”樣式各異,各具其韻,其本質(zhì)皆為支撐構(gòu)件,在家具骨架構(gòu)成中均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尤值重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