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 國歌是一個國家的象征更是靈魂的展現(xiàn),彰顯民族精神,是受到全國人民認可和支持的歌曲。 對于中國人來說,義勇軍進行曲就是我們對于屈辱歷史的銘記以及對誠摯愛國之情的喚醒。 相較于中國國歌的激昂斗志和澎湃熱情,日本國歌《君之代》雖然只有短短的28個字,卻把日本的野心展露無疑。 ![]() 君之代 日本國歌翻譯成中文大體的意思就是,日本天皇的統(tǒng)治將延續(xù)八千代之久,從自開始的柔弱小國,變成撼動世界的巨巖,直到整個世界都被名為“日本”的青苔所覆蓋。 短短幾字卻含義萬千,日本的稱霸世界,吞噬列國的野性昭然若是。那么這樣野心勃勃的歌曲到底是如何創(chuàng)作的呢? ![]() 國歌的創(chuàng)作 從1868年明治時代的開啟,日本便正式進入了現(xiàn)代化大國,而在建國初期還并沒有決定國歌到底選哪一首曲子,直到建國的第二年,在日本工作的軍樂團教師約翰在得知日本沒有國歌的時候,便主動到天皇面前進言。 他反復強調了國歌的重要意義,并且還拿自己國家的《天佑吾王》作為例子,向日本解釋國歌的必要性,甚至還提出自己也非常樂意作為國歌的主要作曲者,幫助日本譜寫一首好歌。 ![]() 而約翰的提議也受到了日本樂隊的一致認可,他們也紛紛贊成要給日本設立一首好聽的國歌。 最終在日本的反復商議下決定讓歷史文學素養(yǎng)最高的大山巖上尉寫詞,約翰譜曲,并以《蓬萊山》中的部分文段作為主要的參考方向,最終融合了日軍的雄心壯志譜寫出了第一版的《君之代》。 ![]() 從日本國歌的創(chuàng)造歷程我們也能看出,他們的歌曲擁有非常濃厚的軍國主義特色,就連歌詞都是由上尉來撰寫的,不過非??上У氖堑谝话娴摹毒贩错懖⒉粯酚^,很多人表示這首歌的旋律沒有太多的莊嚴感和肅穆感,很不適合作為國歌來演繹,紛紛表示對其進行修改。 ![]() 這時日本海軍樂隊的總指揮主動請纓,表示可以把國歌的主旋律換成宮廷音樂,這樣既顯得莊嚴,又不失華麗和優(yōu)雅。 于是這一提議也受到了廣泛的支持和認可,最終全新版本的《君之代》選擇宮廷音樂為主要演繹風格,并且在明治天皇的生日宴會上首次亮相,這一場就是數(shù)百年。 ![]() 日本的狼子野心 與其他國家相同的是,日本的國歌也蘊含著本國的歷史,當時的日本正處于內憂外患的尷尬境地當中。 內部日本幕府的統(tǒng)治腐朽無能,空有權利而不懂得好好利用,下面的武士和將領在殘暴政策的壓榨下已經(jīng)按捺不住自己躁動反叛的心了,人人都想推翻幕府,自己統(tǒng)治。 而此時,國外的實力也紛紛嶄露頭角美國殖民者的船只更是在日本全力對戰(zhàn)內部政壇的波詭云譎的時候悄然登陸,輕松破開了日本的大門。面對強權的統(tǒng)治,日本只能暫且委曲求全,簽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才免受滅國之痛。 ![]() 為了應對西方列強的霸權主義,天皇下定決心推翻幕府的統(tǒng)治,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明治維新運動。 為了能夠在短時間內強大起來,日本選擇效仿當時最先進的西方國家,把他們的政治理論、經(jīng)濟實踐以及軍事等多項領域全盤復制,用最先進的理論基礎推翻那些落后的封建制度,從而順利走上資本主義的道路。 ![]() 而從實際情況中我們也能看出,日本的這次改革是非常是成功的,并且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里就成功強化了自己的軍事力量,并且用壓倒性的實力,逐步奪回主權,從殖民地變成了獨立自主的資本主義國家! 不僅如此,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也深深影響了它的國家發(fā)展,以至于在短短幾十年的發(fā)展后就有擔子挑戰(zhàn)中俄兩大國家的權威,而且可怕的是,這兩場戰(zhàn)役竟然都勝利了,并且借此機會成功躋身世界列強的行列當中。 ![]() 不過,明治維新也并不是完美無缺的,由于改革的不徹底性,在資本統(tǒng)治的同時也殘留了不少封建殘余勢力。最典型的就是日本天皇的存在。 政府為了維護皇權統(tǒng)治在政治方面極度神化天皇的威嚴,并且對日本民眾都灌輸了大量的神論和皇道為的就是讓全日本的百姓和軍隊都能忠心耿耿的效忠日本軍隊,而這種偏激的思想也是禍患無窮,極端的軍國主義文化,讓國家對于侵略擴張尤為看重。 ![]() 狼子野心與日俱增,為了滿足爭霸世界的狂妄目標,他們首先對中國臺灣展開了進攻,并有武裝入侵了朝鮮等地區(qū),準備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役,甚至將其猖狂的入侵火焰蔓延到了東南亞地區(qū),從國歌中也能看出,日本天皇對于自己長久統(tǒng)治的期望到底有多大。 最可怕的是,這首歌雖然只有28個字但是需要反復吟唱一分多鐘,也就是說,以這種形式來鞏固皇權統(tǒng)治,穩(wěn)定皇家尊嚴,里面只有堅定的侵略信念,根本沒有提及國家的其他方面。 ![]() 結語 如此充滿封建腐朽色彩的國歌竟然能一直吟唱至今,這不由得令人們感到悲哀,有野心真的是正確的嗎? 也希望日本能夠真正銘記歷史,正視歷史,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砥礪前行! ![]() |
|
來自: 安喜的空間 > 《歷史人文社會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