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免疫療法在腫瘤領域大放異彩,以其療效較好、毒性較低,給不少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 然而隨著治療的不斷深入,多數患者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免疫治療相關不良反應,其中皮膚毒性反應最為常見,表現為皮疹、瘙癢、銀屑病和大皰性皮炎等,給患者帶來了一定的困擾。 至此,漫漫抗癌路上又多了位不歡而至的“客人”——皮膚并發(fā)癥。 01 什么是免疫療法?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要想完美應對免疫治療時產生的皮膚毒性,追根究底還得先弄清楚什么是免疫療法。 免疫療法,簡言之,就是利用免疫系統去治療腫瘤。當一個人患癌時,機體就像是一個硝煙四起的戰(zhàn)場,保衛(wèi)機體的“戰(zhàn)士”和癌細胞不斷廝殺爭斗。 而這些 “戰(zhàn)士”正是我們的免疫細胞,成千上萬的免疫細胞團結起來就構成了免疫系統。 免疫治療通過給我們的免疫細胞加上“buff”或者重建被癌細胞摧毀的免疫系統,去殺傷腫瘤細胞,從而達到治療效果。 然“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免疫治療亦不可避免地會給機體帶來一些并發(fā)癥,皮膚毒性便是其中一項。 目前認為,該皮膚并發(fā)癥主要是由T淋巴細胞介導的免疫功能亢進引起,但確切機制尚未清晰可知。 02 皮膚毒性的具體表現 不論罹患何種腫瘤,只要接受免疫治療的患者,或多或少都會有皮膚毒性反應,如瘙癢、皮疹、濕疹、銀屑病和苔蘚樣皮炎等。 這些皮膚不良事件絕大多數都是從局部而至大面積——開始時可能只是輕微的感覺皮膚干燥、緊繃,時有瘙癢灼痛之感,并局限于某一處,很多人并不會在意。 若長時間不管不問,不僅會造成日常使用工具受限,嚴重者甚至難以完成日常生活自理。 因此,在接受免疫治療后,一旦出現上述皮膚癥狀,便要及時采取措施了。 03 出現皮膚毒性應該如何處理 1. 以斑丘疹為代表的皮疹: 需分級治療: 臨床1級(皮損<10%體表面積):全身應用潤膚膏,局部應用中效糖皮質激素,口服抗組胺藥; 臨床2級(皮損占10%~30%體表面積):全身應用潤膚膏,局部應用強效糖皮質激素,口服抗組胺藥; 臨床3級(皮損>30%體表面積):全身應用潤膚膏,局部應用糖皮質激素 (強效至超強效) 或口服糖皮質激素,口服抗組胺藥;若兩周后癥狀仍未改善,則永久終止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并采取支持性治療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