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端午佳節(jié)了,不知各位放假了沒?下周一就要芒種了,不知大家又留意到?jīng)]? 我們家今年這個時候可熱鬧了,七大姑八大姨的這兩天陸陸續(xù)續(xù)快在奶奶家聚齊了。氣氛之熱烈堪比過年。由于人數(shù)過多,包粽子就成了一項大工程,于是大家都自覺加入其中,我也是。當我正包得起勁兒時,我上小學的侄子竟嘲笑我的粽子沒有他的好看!更氣人的是,我仔細對比了下,他說的似乎是事實我還是不服氣呀,眼珠一轉(zhuǎn),就問他:“這么厲害呀!來,考考你,明天端午節(jié),你知道端午節(jié)還有什么別的名字嗎?”小侄子想了想,搖了搖頭,老實回答不知道。那各位可知道嗎?端午的別名,除了我們的舊文曾寫到過的“浴蘭節(jié)”,還有“菖蒲節(jié)”、“端陽”等。“端”在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一個月開始的第五天是“端五”,即初五。我國古人又通用天干地支來標記時間,按它推算,第五個月正是“午月”,因此叫“端午”;而午時又為“陽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陽”。從習俗方面來看,端午節(jié)又有“菖蒲節(jié)”之稱,這是因為端午有驅(qū)邪避毒的風俗。艾、菖蒲和蒜被稱為“端午三友”,艾與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們和蒜一樣都有殺菌作用。按舊時習俗,在端午這天在門上懸掛菖蒲、艾葉等,可以驅(qū)退蛇、蟲、病菌,斬除妖魔、保佑身體健康。比如,宋代吳文英(約1200年-1260年,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作詞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的主題,曾有人推之為“詞中李商隱”。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為友。詞作量多,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曾寫過一闕《澡蘭香·淮安重午》:盤絲系腕,巧篆垂簪,玉隱紺紗睡覺。 銀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約。 為當時曾寫榴裙,傷心紅綃褪萼。 黍夢光陰,漸老汀洲煙蒻。 莫唱江南古調(diào),怨抑難招,楚江沉魄。 薰風燕乳,暗雨梅黃,午鏡澡蘭簾幕。 念秦樓也擬人歸,應剪菖蒲自酌。 但悵望、一縷新蟾,隨人天角。 這首詞中,除了我們熟知的系彩絲的習俗,“應剪菖蒲自酌”則正是描寫了端午節(jié)喝菖蒲酒的習俗,就是把菖蒲切碎,配上雄黃,浸入酒中飲用。說到菖蒲的作用,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務觀,號放翁,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還曾寫有《菖蒲》一詩:菖蒲古上藥,結(jié)根已千年。 聞之安期生,采服可以仙。 斯人非世人,兩耳長垂肩。 松下語未終,竦身上青天。 雖寫得有些夸張——簡直把菖蒲給夸成“神藥”了——但歷代中醫(yī)典籍均把菖蒲根莖作為益智寬胸、聰耳明目、祛濕解毒之藥,這點倒也確實如此。而且,菖蒲具有吸附空氣中微塵的功能。我國古人常會在油燈下放置一盆菖蒲,原理就是菖蒲吸附煙塵,可免人“燈煙熏眼之苦”。再查查,我發(fā)現(xiàn)它還能驅(qū)蟲,顏值也不錯,倒是十分實用的盆栽佳品。當小侄子聽說原來端午節(jié)有這么多別稱,他就露出了“你很厲害的”神情,讓我小小開心了一下。不過他嘴上還給自己找補,說著:“哎呀,你的問題太難了,一般的小朋友都不會的!”我覺得好笑,又問:“行,那問你一個簡單的,端午節(jié)和哪個古人有關(guān)呀?”“我知道,屈原!”小侄子用比上課還要積極的態(tài)度回答了這個問題,眼睛都亮晶晶的。歌頌屈原的詩歌,那可就多了。比如梅堯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xiàn)實主義詩人,范仲淹詩友。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在皇祐三年[1051]才被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任太常博士;因歐陽修薦,為國子監(jiān)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為孫子十家注[或十一家]之一;著有《宛陵先生集》60卷[傳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曾寫過,他在《五月五日》里寫: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后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使;被派往元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堅持抗元;祥興元年[1278年]兵敗被俘,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也曾寫過,《端午即事》: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 丹心照夙昔,鬢發(fā)日已改。 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這詩句里的“靈均”就是指屈原。明末的德佑二年,文天祥出使元軍被扣,好不容易在鎮(zhèn)江逃脫后,不幸又一度遭遇謠言誣陷。這種境況下,他憤然寫下了這首《端午即事》,以表達自己“丹心照夙昔”的壯志。這首詩所塑造的“為國難奔波卻壯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也是文天祥心中最想要成為的樣子。我理解,他的愛國精神及崇高節(jié)操,與屈原是一脈相承的,因而對屈原格外有共鳴。不過小侄子暫時對屈子留下的精神財富興趣有限,反倒是對菖蒲充滿了興趣,覺得這個東西特別好,他粽子都不想包了。他拉著我就要去外面采菖蒲,聽說沒有,他撇了撇嘴,不甘心地說:“那采點艾草也行。”雖說端午正值熱得發(fā)燙的“五毒月”,可經(jīng)常在它附近到來的節(jié)氣芒種,卻會給我國一些地方帶來梅雨天氣。當我像雞媽媽一樣,帶著幾個可愛的人類幼崽退出包粽子大軍,在陽光明媚里去采艾草的時候,我就不禁跟他們念叨起來:我:“下周一,可就是下一個節(jié)氣,芒種了?!?/span>眾幼崽:“芒種?下一個節(jié)氣?會有啥不同嗎,現(xiàn)在這么曬,到下周一能有啥不同嗎?” 我:“呵呵,咱們可以觀察看看。一般來說呢,芒種節(jié)氣就是會帶來許多降雨~”2022年的芒種,交節(jié)氣于6月6日00時25分37秒,農(nóng)歷五月初八,屆時太陽到達黃經(jīng)75度位置,北斗星斗柄指向為丙(丙是啥方向?點此復習)。這個節(jié)氣正是各地農(nóng)忙的時候,于是,熱火朝天的龍舟賽,與熱火朝天的農(nóng)忙景象,便時常交替上演。有的時候,芒種比端午節(jié)早幾天(比如去年,6月5日芒種、6月14日端午),有的時候則會反過來(比如今年)。芒種的典型物候現(xiàn)象,我們去年的文(<-可點復習)已寫了許多,本文就不再重復,跟大家復習一下芒種三候吧:芒種,五月節(jié)。 謂有芒之種谷可稼種矣。 初候,螳螂生。 二候,鵙(jú,一種小型猛禽)始鳴。 三候,反舌(一種會學其它鳥鳴聲的鳥)無聲。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元代,吳澄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出自《時雨》,南宋,陸游),待今年的我們吃過粽子、浴過蘭湯、熏過艾草菖蒲、看過龍舟賽,鄉(xiāng)間便會呈現(xiàn)這樣一幅景象了。 我最近看到最有意思的芒種景象,雖也是插秧,卻是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一種農(nóng)業(yè)新科技,叫“海水稻插秧”: (視頻截圖,視頻網(wǎng)址:https://v.ifeng.com/c/7x3BqRS1Cvk)大家看到第一張圖中的地點標識了嗎?“青島城陽鹽堿地稻作改良示范基地”,這里的芒種景象,就是圖中模樣了。而這個鹽堿地改良示范基地,是“青島海水稻研究發(fā)展中心”下的一個現(xiàn)代化稻作基地。它不光進行著育種、鹽堿地改良的區(qū)域試驗,還承擔著向我國西北一些地方進行現(xiàn)代智慧農(nóng)業(yè)推廣的任務。
我國的海水稻研究發(fā)展 (每張圖可單獨點擊放大) 怎么樣,這個“四野皆插秧”所插的秧,是不是新鮮有趣、科技感拉滿了?我給我家的小娃們看時,他們都變成了特別感興趣的好奇寶寶在我看來,它正是我國農(nóng)業(yè)現(xiàn)代化的一個縮影,讓我們對未來又多了一些美好期待! 不知,你所在的地方,與這詩句中說的可一樣不? 我還好奇,各位明日的端午節(jié)打算怎么過?下周一的芒種又有啥安排?歡迎留言交流交流~ 假期快樂,“忙種”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