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年歲更迭,春去冬來。每至中華民族的大型傳統(tǒng)節(jié)日,例如春節(jié)、清明節(jié)、重陽節(jié),中國人都要上祭祖先。祭祖在形式上多以供奉酒食,紙錢為主,方式各有不同,大部分地方以寄托情感為祭祀的內容,而有的地方確是需要經歷嚴格的流程,三跪九叩。 祭祖是從古至今一直沒有中斷過的習俗,不同于婚喪嫁娶,祭祖是一種泛指,古代中國人認為,除了自己的祖先,天、地、神一樣也是要頂禮膜拜的,祭祖之重,不失為吃年夜飯前后最受重視的事情。經歷了數(shù)千年的演變,如今的祭祀方式,已與古時候大有不同,其中最大的改變就墓祭文化上的變革。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古代重要的祭祀活動 從遠古時期開始,祭祀這種類社會性活動就有著非同一般的地位??茖W技術不發(fā)達的古人,會將一些無法解釋的事情,歸結為鬼神之工,所以,古人對于超自然事物懷揣著一種崇敬之情。從奴隸時代,祭祀上天就是奴隸主們一年當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社會地位低下的奴隸們,有時甚至會被作為祭品,這種祭祀活動帶著一絲神秘主義的韻味。 進入封建社會,皇權變得至高無上,對于權力的掌控是統(tǒng)治者最迫切的需求。如果人民認為你的權力來自自身,那么就會有人站出來推翻你,而如果權力來自上天,信仰的力量就會讓人民信服,而想要自立為王,也得有著上天的指示。這也是為何陳勝吳廣起義時會有“魚腹藏書”的神跡;“石人一只眼,挑動黃河天下反”,也成了隋末起義的緣由。 而自秦始皇以來,歷代君王登基之時,都會在泰山頂上舉辦登基大典,對于祭祀的重視可見一斑?;蕶嗯c神權合二為一,更能鞏固統(tǒng)治,給皇權添上一筆神秘的色彩。 “導民以孝,則天下順”——祭祖與孝道緊密聯(lián)系 祭祀先祖同時也是中國“孝”文化的體現(xiàn),儒家文化對于中國人來說,是刻在骨子里的精神印記,忠、孝、義,這三個字是為人處世的行為準則。 漢代以后,儒家文化大一統(tǒng),政治的導向使得“孝”廣為流傳,而祭祖作為一種緬懷先人的社會性活動,完全符合孝義,也就理所當然的成為尊儒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 祭祖的整個流程非常肅穆,朱熹作為儒家理學的代表人物,對于祭祖有著嚴明的規(guī)定,首先從冬至開始,就要祭始祖,到了立春,要祭先祖,在農歷的二月,五月,八月和十一月,是四仲月,分別要祭祀四世祖先。而祭祀時,要有家中長者帶領下輩,三次獻禮。如此,才算一個完整的祭祖流程。 “古不墓祭,今唯墓祭”——古今祭祀大不相同 提到古代祭祀的方式,就不得不提到儒家為先祖依歸之所所設立的次序和祭祀制度,也就是宗廟制度,宗廟制度不僅僅適用于皇族,在民間,凡是大姓氏族,都有自己的家廟。《白鹿原》中,白家,鹿家的大家長,執(zhí)行家法都是在宗祠之上。而往常的祭祀先祖,也是由族長集結族人,共同祭祀。 儒家重禮,有一本著作對于禮法有著詳細的記錄,就是《禮記》。依照《禮記》的規(guī)定,古代的祭祀活動都是在宗廟之內開展,宗廟分為兩個部分,前面是廟,后面為寢。而祭祖就是在“廟”中舉行,后面的“寢”則是放置先祖牌位和先人遺物之用。宗廟是古時貴族祭祀先祖與上天的專屬之地。 為什么這么說呢?那時因為祭祀也是有等級之分的,平民與貴族之間有著嚴格的劃分,不可越級。涉及到宗廟祭祀的,一定是士大夫以上的貴族,因為庶民不可建廟,只能把靈位擺放在正廳中央,以表崇敬。 說了這么多,讀者或許已經發(fā)現(xiàn)先古祭祀與現(xiàn)代祭祖大相徑庭之處,那便是墓祭,我們如今的祭祖,除了對先祖牌位的供奉之外,還要到墓前進行祭祀。尤其以清明節(jié)的墓祭最為突出,上山掃墓,在墳前供奉酒食,是先今中國尚有土葬地區(qū)常見的事情。宋代理學家程頤說過: “葬只是藏體魄,而神則必歸于廟。既葬則設木主,既除幾筵則木主安于廟,故古人惟專精于廟。” 也就是說,古人認為,祭祖是祭祖先之靈,而非生前的軀殼。墓葬是很重要,是祖先長眠之處,但是一但入土為安之后,就不能再去墳上叨擾先人,祭祖也就理所當然的發(fā)生在宗廟之中。 然而在經歷了戰(zhàn)爭洗禮,歷史變遷,如今的中國除去較少的大氏族之外,還有宗廟的人群少之又少,甚至有的姓氏連族譜都已缺失,到了清明時分都不知該向那個方向遙祭祖先,中國講究“四世五服”,如果連四世之內的祖先都不知葬于何處,還有何可祭呢? 因此,后世的中國人選擇墓祭的主要原因,是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限制下不得已的決定。 “小宗五世則遷,大宗百世不遷”——古代禮儀墓祭之始 古人是否從不墓祭呢?非也,先秦時期對于墓祭如此抗拒的原因之一是先古時期人們相信“靈魂說”,他們認為,人死后靈魂永存,而寄托之物就是神位,所以祭祖只需祭祀祖先神位即可,而非已經與塵土合為一體的祖先體魄。因此也就不需要墓祭。 但是到了秦代,禮儀墓祭就開始出現(xiàn)了,前文有提到,古代庶民是無權建造宗廟的,只有貴族可以,所以禮儀墓祭就為古代平民百姓祭祀先祖提供了一條新道路,但是這也不是一次對平民權利的放縱,在《禮記》中對于祭祀的等級中就有著明確的規(guī)定,所以即使庶民來到墳前向祖先供奉,還是沒有禮法可循,這也是今天各地祭祀風俗大不相同的原因,所謂“禮不下庶人”,古代的等級制度之森嚴,就表現(xiàn)在對平民祭祖權利的限制上。 在面對墓葬時,現(xiàn)代人與古人的態(tài)度截然不同,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墳墓在中國的演變史。中國是否自古就有墳墓呢?這是一個嚴肅的考古問題,很多學者都在研究這個話題?!皦灐迸c“墓”其實是相對獨立的兩個個體,它們并非同一時代誕生,墳說的是墓上凸起的土堆而春秋戰(zhàn)國時期,埋葬先人的時候,大部分是挖坑平掩,并沒有上面的土堆,所以常有不知祖先葬于何處的現(xiàn)象。 這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同樣是禮節(jié)上的限制,孔子說過: “古也墓而不墳” 直到周王朝末年,諸侯割據,天子失去了該有的權威,禮將不禮,大家也都紛紛越制立墳,這樣墳墓才算是以完全體的形態(tài)出現(xiàn)。 這種禮儀墓祭,卻無法可循的狀況一直延續(xù)到了宋代,理學家朱熹制定了一部書《朱子家禮》,這才將古代祭祀禮儀完成了一個歷史上的總結。 朱熹注意到,尋常百姓家囿于禮法不能修建宗廟,在祭祀時也沒有適用于庶民的規(guī)章制度,針對這一點,朱熹在前人立家廟的基礎之上,設立了祠堂制度。祠堂應當設立在居寢正東之處,可祭四世之祖,之前說到,古人有四世五服之說,只能祭祀四世祖也是將“五世而遷”的小宗思想貫徹在其中。而只有在宗廟中祭祀的大宗,才有“百世不遷”的權利。 此外朱熹對于祭祖時的類別有了明確的規(guī)定,其中甚至包括了祭祖的用語,對于后世有很大的指導作用。 '今唯墓祭”——祭祖活動成為一種精神寄托 敬畏上天,尊重逝者,是傳統(tǒng)中國人的人文情結。祭祖是一種神圣性的人文活動,對于倫理綱常尊重與信奉的表達。曾子就說過: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不忘初心是每個中國人都應該要有的信念,追念先人也是對于后人的一種教誨。他反射出的不僅僅是對于鬼神的敬畏,更多的是對生命本身的尊重與熱愛。 時過境遷,現(xiàn)如今的中國人,對于宗廟,祠堂的概念已經非常模糊,祭祖活動更多的變成了一種民俗活動,政府性的公祭也是為了悼念在戰(zhàn)爭中奉獻生命的英雄,它本質上與中秋團圓,元宵猜燈謎一樣,都是一種寶貴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資源。祈求上天保佑家人身體健康,幸福美滿,在現(xiàn)代社會不能算作封建迷信,而是一種對美好生活的愿景。 結語 清明剛過不久,很多朋友都已經祭過先祖,人的生老病死是人生的經歷,是對靈魂的一場歷練,不必在這種無常中苦執(zhí)才能擺脫痛苦,勇敢地生活。 而對于逝去的人,我們應該去悼念,卻不應該困頓于悲痛之中。世間生死相繼,哪有一直長存的道理,生者雖然懷念逝去的親人,但也要懂得這個道理,既要祭奠逝者,以表懷念之情,也要從死執(zhí)中把自己解脫出來,舍掉這死執(zhí)的障礙,才能脫離悲苦,恢復生活的力量。這才應該是祭祖的本意所在。 參考文獻: 《一幕爭取“祭祖權利”的歷史長劇》 |
|
來自: 村頭月夜夏忠聯(lián) > 《25、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