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當談及古代的婚姻制度時,許多男同胞都會心生羨慕,侃侃而談古時男人們都是三妻四妾,老婆成群,云云。當然,這樣的心花怒放狀態(tài)一定是在老婆不在場的時候。那么古人真的能娶多個老婆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古代的婚姻形式。 近代學者研究中國古代婚姻制度,多是按照西方理論來研究,特別是受美國原始社會史學家摩爾根婚姻階段理論的影響較大,認為婚姻形式是逐漸階段性進化的。我國古代學者研究婚姻制度時,沒有接觸到西方理論,但許多研究結(jié)果卻和摩爾根的理論高度契合,這說明人類社會確實存在許多普遍性。在現(xiàn)在里,我們就根據(jù)摩爾根的理論,并結(jié)合中國歷史實際情況,將古代婚姻制度的演化進程重現(xiàn)給大家,看看古人到底能娶幾個老婆。 最初,人類沒有婚姻,或者說是“雜婚”,就是隨便。你行動范圍之內(nèi)能看見的女人,都可以是你的老婆,只要你能hold得住。《列子·湯問篇》說那時候是“男女雜游,不聘不媒”?!半s游”二字用得非常有畫面感,就是兩性之間隨便歡愉。普天之下,皆可為夫妻。 慢慢地,人們認識到這種“雜游”太過草率了,也不文明,和獸類沒有區(qū)別。特別是和自己的長輩“雜游”,想想都是很惡心的事。于是人類就進化到了婚姻制度的第一階段——血族群婚。所謂血族群婚,就是一個血緣群體,按照輩分區(qū)分,平輩之間可以婚配。這種婚姻形式的出現(xiàn),杜絕了和長輩婚配的情況發(fā)生,是人類最初倫理觀念的體現(xiàn)。在這個階段,你的姐姐妹妹、姑表親戚,都可以是你的老婆,也就是今天所說的近親結(jié)婚。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伏羲和女媧就是兄妹關(guān)系,兩人的婚姻關(guān)系就是血族群婚在傳說中的印證。 總在一個血緣圈子里婚配,時間久了也會膩。另外,有的血緣群體會出現(xiàn)女少男多的情況。比如說部落里總生男孩,搞得整個大家族的一個輩分里“僧多粥少”,婚姻關(guān)系極不和諧。于是,古人就想到了補充新鮮女性的辦法——到族外去搶,這就是“搶婚”制度的由來。搶婚時,選個黃昏朦朧之時,到鄰近的氏族,見到女性扛起來就跑??傅郊揖褪悄愕睦掀帕?,確切地說是兄弟們共同的老婆,因為搶婚是血族群婚的補充形式,大家還是多夫多妻。嚴謹?shù)卣f,搶婚并不是婚姻制度中一個單獨的發(fā)展階段,只是一種補充形式,用來調(diào)劑血族群婚的。 有的朋友會認為搶婚很野蠻,是人類社會的倒退。不盡其然,有的“野蠻”也能使人類有意外的發(fā)現(xiàn)從而加速進步。搶婚的野蠻就讓人類有了一個重大的發(fā)現(xiàn)——搶婚得來的老婆生下的孩子都比較健康,而族內(nèi)群婚生的孩子要么腦殘要么身殘。這就讓人類認識到了近親結(jié)婚可能導致后代畸形的遺傳學害處,推動了人類的婚姻形式進化到第二個階段——族外群婚,摩爾根稱之為“普納路亞婚”。 族外群婚杜絕了兄弟姐妹之間的婚姻關(guān)系,想婚配就得去別的血緣氏族找異性。那是讓男的出去找還是讓女的出去找呢?讓男的出去找,因為女性能生孩子,得留在自己的氏族,以保證人丁興旺。說白了,族外群婚,就是男的倒插門去另一個氏族婚配,婚配完了回到自己的氏族生活,因為“丈母娘家”不管飯。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婚配關(guān)系也不是一對一固定的。打個比方,今天生活在山的東面的氏族里來了一個男子,和我家女兒婚配;過幾天,生活在山的西面氏族的另一個男子也來了我的氏族,也可以和我家女兒婚配,可謂“有男子自遠方來,皆女婿也”。然而問題出現(xiàn)了,過一段日子女兒懷孕了,生下了孩子,卻不知道父親到底是山東面來的還是山西面來的,孩子只知道母親是誰。這種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人們以母系血緣為紐帶生活在一起的社會,叫作母系氏族社會。也就是說,族外群婚時代,不是你有多個老婆,而是你老婆有多個老公,并且生的孩子都不管你叫爸爸。 族外群婚之下,一個女子可以和多個男子婚配。但人是有感情的動物,一個女子的眾多老公之中,可能有一個老公因某方面的優(yōu)勢會更吸引該女子。所以,女子就會慢慢產(chǎn)生“和其一同看日出日落”的固定同居想法。這樣,人類婚姻就進化到了第三個階段——對偶婚。 對偶婚下,女子還是有多個外氏族的婚配對象,但會有一個固定的主夫;男子還是可以去多個氏族婚配,但會在一個氏族有一個固定的主妻。主夫和主妻之間可以相對長時間地同居在女性的氏族,生活個十天半個月的,“丈母娘”不會趕你走。這種對偶婚的出現(xiàn),是人類固定婚姻的萌芽,是家庭產(chǎn)生的基礎(chǔ)。但這種對偶婚也不是十分穩(wěn)定,可以自由離異,哪天不喜歡你了就好生分別,各尋新歡,隨聚隨散。今天云南地區(qū)的一些少數(shù)民族,還保留著這種對偶婚的形式,比如摩梭人的“走婚制”。 隨著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男性的作用越發(fā)重要,其地位也越來越高。農(nóng)耕社會的到來,讓男性逐漸成為人類最先進生產(chǎn)力的代表。人類從母系氏族社會過渡到了父系氏族社會,這一變革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變革之一。人類逐漸產(chǎn)生了私有財產(chǎn)觀念,也逐漸產(chǎn)生了不需要大氏族一起生活的想法,都渴望組成自己的小家庭。于是,財產(chǎn)逐漸集中到以男子為中心的家庭之中,而不再屬于整個氏族社會。我的東西就是我的,別人不許動。我死后,我東西給我的孩子。在對偶婚下,孩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這樣不方便遺產(chǎn)繼承。所以為了傳承財產(chǎn),人類就進入了婚姻制度的最后一個階段——一夫一妻制,一直延續(xù)到了今天。 中國從先秦時代開始的數(shù)千年里,一直都實行一夫一妻制度。即使是貴為天子的皇帝,在同一時間段內(nèi)也只能有一位皇后。有人說不對啊,乾隆那個“大豬蹄子”有仨皇后啊!注意,那不是同一時間段,都是一個皇后死了之后又立了一個,前后一共是三個。有的男同胞們看到此處會失望至極,怎么沒有三妻四妾階段?。空f好的古代社會好呢!不要急,古代的一夫一妻制和今天的一夫一妻制還有個很大的區(qū)別,古代的一夫一妻制有個重要補充形式,那就是納妾,而且可以納多個。所以,古代的一夫一妻制完整的表述應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有人會覺得妻妾都一樣,都是老婆,所以三妻四妾的表述也是沒問題的。這是大錯特錯!妻妾的區(qū)別是很大的,具體有多大? ?妻妾之間的故事,是很多古裝電視劇熱衷的話題。曾經(jīng)熱播的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以下簡稱《知否》),就是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吨瘛芬员彼紊鐣楣适卤尘埃芸諝v史,展現(xiàn)了一幅大戶人家的生活畫卷,充斥著妻妾兒女的勾心斗角,因此也被稱為“宅斗劇”。這部劇相對以前一些粗制濫造的歷史劇而言,在歷史細節(jié)的還原上還是比較下功夫的,特別是對宋人家庭關(guān)系和生活原貌還原得比較到位。很多朋友對劇中正妻王氏和妾室林小娘之間的宅斗情節(jié)印象深刻,驚嘆妻和妾在家中的地位差距如此之大。那妻妾之間的區(qū)別有多大呢?在現(xiàn)在我們就來聊聊。 首先,身份地位不同。妻,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是“與夫齊者也”,意思是說地位與丈夫平齊。妻子的身份實質(zhì)是家庭的女主人,有財產(chǎn)和下人的支配權(quán)。妻子只能有一個,妾卻可以有多個,具體數(shù)量取決于你的家庭條件。妾,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是“有罪女子”。在甲骨文中,妾的寫法是: △甲骨文里的妾字 上面是刑具,下面是一個“女”字,就是戴刑具的女子。妾的身份實質(zhì)是奴婢,是服侍主人的,只是服侍的方式是同主人睡覺生孩子。電視劇《知否》的前段中,是妾室林小娘掌管家族財務,這在古代是極不正常的現(xiàn)象,所以男主人被指責為“寵妾滅妻”。 其次,出身不同。妻一般都出身正經(jīng)人家,講究門當戶對,而妾的出身就無所謂了,多數(shù)比較低微,否則也不會委身去給人家做妾。最初,妾都是部落之間戰(zhàn)爭的戰(zhàn)利品——打敗對方部落,把俘虜回來的女子當妾用。后來的妾,一般都出身于貧苦人家,有的則出自青樓。北宋名臣范仲淹,就納了一個青樓女子為妾,名叫甄金蓮,是一位色藝俱佳的女子。妾也有出身較為富裕家庭的,但依然遵循門當戶對,富裕家庭的女子肯定是到更富貴的人家才肯當妾。從禮法上講,皇帝的嬪妃都是妾,只有皇后是妻。 第三,獲得方式不同。娶妻要經(jīng)過三媒六聘、婚姻六禮等繁瑣的程序,明媒正娶后才能進門。即便貴為皇家,也不能違背。古代迎娶皇后,有著比民間娶妻更為繁瑣、鄭重的禮儀。清朝皇帝大婚時,迎娶皇后的路線都有講究?;屎笠獜幕食堑恼T——大清門抬進來,然后依次經(jīng)過天安門、午門等中軸線正門,再進入后宮。而其他新進宮的嬪妃,只能從皇宮后面的神武門入宮。在清朝,大清門是只有皇帝才能走的門,皇后入宮也走,體現(xiàn)了夫妻地位的平齊。 妻子是娶來的,妾則是納來的,正所謂“娶妻納妾”。納字的意思是接收,像東西一樣,花錢了就可以買。既然是買來的,自然也可以賣出,古代的妾是可以用于交易的。那價格一般是多少呢?《夷堅志·丙志》記載,北宋“衢州龍游人虞孟文,以錢十四萬買妾”。這里的十四萬指的是制錢14萬文,合180貫左右。北宋一貫錢的購買力大約合今天800元,計算下來,納妾需要花今天15萬元左右。宋代買妾,服務年限上也不盡相同,有終身者,也有只服務幾年的。另外,如果妻子死了,妾一般是不能上位成為妻子的。唐朝法律明確規(guī)定:“妾乃賤流”“以妾及客女為妻,徒一年半”。假如將妾升為妻,就是觸犯了刑律,兩口子要服刑一年半,而且事后照樣得遵法離婚。 第四,法定準入條件不同。娶妻只要男子到了結(jié)婚年齡就可迎娶,但是納妾是有條件的。在宋代,許多家族的家法都規(guī)定“四十不納妾”。如浦江鄭家的《鄭式規(guī)范》里就規(guī)定“若年四十無子,許置一人”。也就是說,男子娶妻后如果四十歲了還沒生兒子,這時候才可以納妾。到了明朝,更是將此項要求寫入了法律。《大明律》規(guī)定:“凡男子年滿四十而無后嗣者,得納妾。”從這一點要求上來看,納妾的最主要目的是給主人生孩子,妾只是個生育機器。有的朋友可能會失望,原來古人也不是妻妾成群的啊,連納個妾都這么麻煩!別急,法律是法律,現(xiàn)實是現(xiàn)實,只要你有錢有地位,想納幾個納幾個,想什么時候納就什么時候納。另外,古代男子不納妾也可收養(yǎng)女子,除了妾還有家妓。宋代的商人和士大夫都有蓄妓的習慣,有的多達數(shù)十人甚至上百人,這也得看家里的條件了。另外,納妾是需要征得妻子同意的,如果妻子不同意,你就納不成。有的時候,妻子進門時帶過來的陪嫁女子,也會成為丈夫的妾。 第五,家庭待遇不同。既然妻的身份是主人,妾的身份是奴婢,那妻妾之間在家庭中的待遇也就大不相同。比如說,明代法律規(guī)定:妻打妾,只要打不殘打不死就沒事;而妾打妻,是要杖一百的?;ㄙM待遇上,妻妾差距也很大。《紅樓夢》里,正妻王夫人的月例銀子是20兩,妾室趙姨娘的月例銀子只有2兩,相差10倍。另外,妻妾死后的待遇也大不相同。正妻死后可以和丈夫同穴合葬,而妾不可以。 最后,妻妾身份不同,生育出的子女地位也不同。妻子生的子女叫嫡出,妾生的叫庶出。庶出的子女,在法理上是要將父親的正妻作為母親來侍奉的,稱為大母、嫡母。而對自己的生母,則稱為親母或生母。至于《知否》中“小娘”的稱法,在宋代一般是不會用來稱呼母親的。因為在宋代,青樓妓院的女子才會被喚作“小娘”,類似今天的“小妞”。 文末還要跟大家說一下古代妻子對納妾的態(tài)度。古代妻子對丈夫納妾看得比較包容,畢竟地位懸殊,不會產(chǎn)生太多醋意——何必跟一個下人計較?甚至有的妻子會主動提出為丈夫納妾,并會被看作是妻子通情達理的表現(xiàn)。北宋仁宗時,王安石的妻子為丈夫花了90萬錢納了一個妾,這些錢的購買力至少合今天70萬元。花這么大價錢納來的妾,想必是色藝俱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