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來看,哲學的觀念大概就分為唯物、唯心與不可知三種。 先來說唯物,我家門前有一棵樹,它是客觀存在的,在我出生以前就長在那里,我故去以后,這棵樹仍會存在,這棵樹就是獨立于我的意志而存在的,不能說我沒看到它,它就不存在了。 生命沒有意識以前,世界是存在的,是無意識的客觀世界醞釀出了有意識的生命,所以物質獨立于意識存在。 唯物論,是人類社會運轉的基石,我們吃的食物,看到的景致,相親相愛的伴侶,住房衣服家用電器以及周邊的一切,在我們的各種感官驗證下,都是客觀存在的。 接受唯物,融入唯物,我們才能在現(xiàn)實的世界下生活得更好,唯物論相對來說是積極的,特別是年紀輕一點的人,人生還很漫長,充分的唯物認知,會更努力地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 物質獨立存在 再說到唯心,貓看不見紅色,人能夠看見,到底是貓是對的,還是人是對的,我們當然認為人是對的,這世界上有紅色,因為人的智力高于貓,人就是對的。 假如有一種外星生命,他們的文明比人類更高級,技術更先進,但是他們看不見紅色,那就應該以他們的意識為準,這世界是沒有紅色的。 這樣解釋的意義在于,物質是通過感官進入生物的大腦進行分析然后得出結論,不同的生物感官不同,也就是意識不同,得出的結論就是不同的。 哲學界有個缸中之腦的爭論,馬斯克也在搞腦機接口實驗,如果不久的將來,腦機接口的技術實現(xiàn)了,我們可以通過電子信號刺激腦部某些區(qū)域,讓人不通過接觸客觀世界就能產生現(xiàn)實的空間物質感,那對于接受實驗的那個人,他所經歷的世界是不是真的呢? 我們現(xiàn)在人類所生活的世界與空間,又是不是更高等的生命培育出來的虛擬信號產生的呢? 這個世界就像叔本華說的,是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不同的人,不同的生命,對每件事物的結論不同,沒有哪個意識的結論是絕對正確的、絕對客觀的,世界就是意識化的,是唯心的。 有我在,世界就在,我眼睛沒有睜開,世界就不會醒來。 唯心論 最后來說不可知論,這就要談到康德所講的物自體。 我看到樹上有個圓圓的紅蘋果,之所以我會認為這個蘋果是圓的,是紅的,那是因為我的視網(wǎng)膜告訴大腦產生的判斷,我當然不能認為我看到的就是對的,因為我只是眾多生命形態(tài)的一種,這個蘋果在其他生命的意識里,形狀與顏色又會完全不同。 但是,這個叫蘋果的物體一定會有一個不變的終極的根本性的狀態(tài),是這個不變的根本態(tài)投射到不同生命的感官上被感知,而形成不同的形態(tài),但這個根本態(tài),是不可知的。 因為它一旦被感知,就是主觀的了,到底以哪種生命的主觀為真理呢?這是無法判斷的。 在生命出現(xiàn)以前,地球與宇宙當然是存在的,但它們物自體的根本狀態(tài)是不可知的,因為沒有生命,就沒有意識去感知它,沒有感知,就沒有影像的映射,就不會被了解,就是不可知的狀態(tài)。 好像某位朋友留了一個禮物給你,但是你一輩子都不準打開箱子,箱子里的禮物是肯定有一個固定形態(tài)的,或是籃球、或是糖果,但是不去打開它去感知它,這個本來固定形態(tài)的物品就是不可知的,它確定存在,但你永遠無法知道它到底是什么。 從人生的意義上講,唯物論是我們生活幸福的基礎,唯心論是提高人格修養(yǎng)、開闊心胸的門窗,而不可知論則讓我們認識到人類本身的渺小,在創(chuàng)造新技術的遠景下還能保持必要的敬畏感,也尤為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