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顧】 國旗下講話稿 培養(yǎng)好習慣就是在追求優(yōu)秀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想和大家談談習慣的力量。生活中,我們仰慕優(yōu)秀的人,我們都渴望自己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但是在行動中我們似乎又覺得優(yōu)秀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很難達到。其實,優(yōu)秀離我們并不遙遠,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過:“優(yōu)秀是一種習慣”。所以培養(yǎng)好習慣就是在追求優(yōu)秀。 那些優(yōu)秀的人之所以能夠創(chuàng)造出令人矚目的成就,是因為他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中養(yǎng)成了各種各樣良好的習慣。對于同學們來說:好習慣是珍惜時間,別人可以睡的懶覺自己不能睡;好習慣是勇于承受,別人可以敷衍的責任自己不能推;好習慣是堅持不懈,別人可以視而不見的事情自己不能躲。 在學習上,習慣的重要性尤為明顯。決定一個人學習成績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天分或者說是智商,二是學習條件,三是習慣?,F(xiàn)在,人與人之間智力差異并不是特別大,大家的學習條件也相差不多,關鍵要有好的習慣。 那么怎樣才能養(yǎng)成好的習慣呢?先說說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何養(yǎng)成: 第一是刻苦、舍得花時間 每天保證一定的學習時間,養(yǎng)成習慣。簡單的講要取得好成績,數(shù)理化是做題才做出來的,英語是背單詞背課文背出來的,語文是多讀多寫積累出來的。時間是“抓”出來的,每天一個小時,可以干很多事。道理大家都懂,但卻很少有人為之付諸行動,成功者往往不是贏在起點,而是贏在轉折點。有些事情你覺得難,其實很簡單,只要你堅持做,別人放棄時你依然堅持,積累下來,效果絕對超過你的想像。 第二是要講究方法,少走或者不走彎路 并非一份耕耘都有一份收獲,有可能是種子不對,或者是天氣不好,在這種條件下你再努力,花的時間再多,如果方法不對,盡走彎路效果也不好,還會影響信心,打擊自己的積極性。怎么才能不走彎路呢? 首先起點要對,養(yǎng)成一件事從開始就把它做正確的習慣,不要稀里糊涂,不假思索便開始。等發(fā)現(xiàn)了再改,肯定浪費時間。其次標準要高,養(yǎng)成一下子把事情做到位的習慣。而且用高標準學習和用低標準學習所用的時間是差不多的,可結果卻差很多。既然敷衍也需要付出,那我們又為何不全力以赴呢? 下面再談談良好的行為習慣如何養(yǎng)成: 第一、有計劃地制定具體的目標 美國人約翰-戈達德在他15歲的時候,就把自己一生要做的事情列了一份清單,被稱做'生命清單’。在這份排列有序的清單中,他給自己制定了127個具體目標。比如,探索尼羅河、攀登喜馬拉雅山、讀完莎士比亞的著作、寫一本書等。在44年后,他以超人的毅力和非凡的勇氣,在與命運的艱苦抗爭中,終于按計劃,一步一步地實現(xiàn)了其中106個目標,成為一名卓有成就的電影制片人、作家和演說家。所以計劃習慣,就等于計劃成功。如果你不希望碌碌無為地度過一生,如果你希望擁有一份精彩的人生,那請你也制定一份“生命清單”! 第二從小事做起,注意細節(jié) 一個人的習慣好不好,素質高不高,往往反映在小事上。要明辨是非,隨時提醒自己。比如,注意自己的站相、坐相、走相、吃相,注意每一次作業(yè)或者考試書寫的工整,注意接人待物的禮儀,等等。 第三、開好頭不開壞頭 習慣是通過過程養(yǎng)成的,而過程都有開頭。只要是想好了準備做的事,就要果斷地開頭,不要拖,不要等。這樣一段時間以后,你覺得習慣已經(jīng)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了,好習慣就養(yǎng)成了。相反,壞事千萬別開頭。因為開了頭就會對自己放縱了。 第四、咬牙堅持的習慣 好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培養(yǎng),而將某種不斷重復的行為轉變?yōu)榱晳T,大約需要21天的時間,而一旦你堅持到了最后一天,那么你無疑已經(jīng)進入了習慣養(yǎng)成的最后階段,而這正是你所追求的目標。請相信,僅僅21天,你便可以改變你自己的生活! 第五、不找借口的習慣。 美國西點軍校有一條規(guī)矩,就是:不許找借口!這對于養(yǎng)成好習慣非常有幫助。人最容易原諒自己,事情沒做好,想辦法找一些原因,讓自己心安理得,這是一種壞習慣。它會讓你軟弱,會讓你偷懶,會讓你逃避,結果你喪失了勇氣。 我們經(jīng)??吹揭粭l這樣的標語:“只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借口”,希望這句話能給同學們以自我督促,自我提高,從而造就優(yōu)秀的自己。 同學們,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嘗試一下吧,每天改變一點點,讓我們習慣性地勇于努力,善于思考;習慣性地吃苦耐勞,把困難踩在腳下;習慣性地認真做好每一件小事,堅定不移,樂此不疲,你就具備了成功者的品質。不經(jīng)意間,你也許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你的優(yōu)秀已經(jīng)成為一種習慣。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2018/1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