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說:君子之澤五世而斬,此語用來表達家族傳承的艱難恰當(dāng)不過。但是,縱覽中國歷史卻仍舊不乏能夠跳出此論的名門望族。這些名門望族傳承千載而不斷絕,影響力巨大,后人更是為其冠以“世家”之稱謂,正所謂“世家,謂世世有祿之家也”是也。
在隋唐時期,“五姓七望”便是當(dāng)時極有代表性的世家大族。他們的政治地位超然,而為了能夠鞏固世家地位,他們更是互為姻親,外姓宗族人員即便是當(dāng)時的皇室宗親也極難融入他們之中。
你知道這“五姓七望”是那幾大世家嗎?他們又有何淵源嗎?
“五姓七望”是指的隴西李氏、 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其所屬為“五個姓氏”,但李氏、崔氏又各有兩個郡望,是以才有“五姓七望”之說。
姓氏作為家族血緣關(guān)系的標(biāo)志、符號,歷史淵源悠久,而“五姓”的由來亦是如此。其中李氏源自上古顓頊孫皋陶之后;崔氏則源于姜姓,據(jù)傳是炎帝之后;盧氏亦是出自姜姓,為齊國姜尚后裔,后因封地才改姓為盧氏;鄭氏則是姬姓、子姓、姜姓改姓居多,以周朝鄭恒公為始祖;王氏則是源自周靈王之子太子晉之姬姓。
這些姓氏,可以說都是出自名門,但顯然這并不是他們能夠延傳千年,并藉由此而長盛不衰的原因 。而要解答他們?yōu)楹螘L盛不衰,并在隋唐時成就“五姓七望”的盛況,顯然這與時代是息息相關(guān)的。
在中國歷史上,相當(dāng)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士族政治都占據(jù)著重要地位。細(xì)究其歷史淵源,則發(fā)端于東漢中期。在漢武帝朝時,“獨尊儒術(shù)、罷黜百家”得以推行,而藉由此儒學(xué)也成為了備受統(tǒng)治者推崇的學(xué)說,與之相伴的還有漢朝的取士制度——察舉制的確立和推行,這樣的學(xué)習(xí)內(nèi)容以及取士方式,也讓本就在各大郡縣占據(jù)了眾多生產(chǎn)資料的世家們有了可以左右政治的資本。
于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也成為了必然。晉升途徑的被壟斷,也讓士族政治成為了一股重要的甚至能夠左右政局的力量。而與這種局面形成相符的也是各大世家對于“門第”的重視,“門當(dāng)戶對”也就成為了他們維系既得權(quán)利的必然選擇,表現(xiàn)在婚姻嫁娶上就是士族通婚,互為依仗;至于士族與寒門之間的婚配,則極為少見。
及至東漢末年時,一如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便都已是世家門第。清河崔氏中崔琰曾投曹操門下,成為山東望族;范陽盧氏中盧植為儒學(xué)大師,名顯東漢,盧欽、盧志也是高官顯達;滎陽鄭氏則以鄭渾、鄭泰為始,鄭當(dāng)、鄭興等皆為權(quán)貴。
而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九品中正制的選官制度以及“占田蔭客制”的推行,也進一步延續(xù)了士族政治的強勢,這些名門世家占據(jù)了各種生產(chǎn)資料以及晉升途徑,甚至于皇帝都難免被掣肘。
孝文帝時便有“范陽盧敏、清河崔宗伯、滎陽鄭羲、太原王瓊四姓,衣冠所推……”的說法,這四姓高門亦是當(dāng)時天下士族的最高門。又另有隴西李氏以其李沖名終天下,是以“五姓”之列遂成,而崔氏、李氏中又分別延傳出清河崔氏、博陵崔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是以“七望”亦成。
在隋唐時,中國的選官制度以及經(jīng)濟制度出現(xiàn)了巨大的變革,科舉制推行、占田蔭客制被廢除,這似乎為士族政治 以及背后的世家的衰弱埋下了引線,但不得不說的是即便是李唐皇室有李世民這等千古一帝,可在面對“五姓七望”時也無絕對的壓迫力。
這里既有李唐皇室鮮卑族裔,自稱隴西李氏的不正常原因,又有“五姓七望”對于權(quán)力的把持力太高的原因。
單以崔氏為例,有唐一朝便出了29位宰相,其他的高官不勝枚舉。時有諺語“言貴姓者莫如崔盧李鄭王”,它也成為了公認(rèn)的天下第一高門,豪族之首。沒錯,比唐王朝的本性還要尊貴。
而這種尊貴,還體現(xiàn)在社會的公認(rèn)度上。太宗李世民曾命修《氏族志》,意圖打壓士族,抬高皇室,但是編修者卻仍舊以博陵崔氏為天下第一,即便是后來打壓也于事無補。
對于李唐皇室的打壓,五姓七望又是如何掣肘的呢?
方法很是簡單,他們"恃其族望,恥與諸姓為婚",也就說仍舊是一成不變的聯(lián)姻通婚。清河崔氏、隴西李氏、范陽盧氏世代通婚, 趙郡李氏與 博陵崔氏世代通婚,范陽盧氏又與滎陽鄭氏婚配……
而這種結(jié)果就是連盛唐時的名相薛元超都要自嘆一生的遺憾是未能娶五姓之女,有趣的是唐文宗時 ,唐文宗想要鄭氏女為太子妃,卻被斷然拒絕。五姓七望權(quán)勢之大,可想而知。
當(dāng)然,不得不說的是即便是如此之世家,如此之名門望族,在歷史洪流面前卻還是難以抵擋大勢。而隨著五代十國這樣一個被史家冠以“季世”的時代的開啟,士族被屠殺殆盡,武人政治的興起,也讓“五姓七望”成為了中國政治上的最后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