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高門 博陵崔氏 東漢以來,博陵崔氏以儒學隆行于世,世代顯宦,成為士家大族。綿延至唐代,崔氏再度崛起,當時天下有“言貴姓者莫如崔盧李鄭王”的俗諺。崔即博陵崔氏。唐代崔氏被公認為“天下第一高門,北方豪族之首”。 姓氏由來 崔氏始祖,本為周朝開國功臣姜尚,姜尚封于齊,子伋繼為齊侯。伋死后,其子季子,讓位于叔乙。叔乙把崔邑(今山東章丘西北)賜給季子作為食邑,季子定居崔邑,去世后,后代就以崔為姓氏,尊季子為始祖。秦朝時,第十五代孫崔意如被封為東萊侯,長子崔業(yè)襲爵,居清河東武城(清河),次子仲牟另居博陵(安平)。史稱清河崔氏、博陵崔氏。 煊赫天下 東漢,博陵崔氏以學術著稱于世。時有三崔,崔骃、崔瑗、崔寔,崔骃博學通百家,善作文,與班固齊名;崔瑗尤善草書,其書為后代草書典范;崔寔沉淪于典籍,名于文壇,與蔡邕齊名,號稱崔蔡。 唐代,博陵崔氏更是人才輩出,滿門宰相。整個唐朝,科考263次,其中狀元有名姓籍貫的151人中,博陵崔氏就有9人。為宰相者16人。除6人沒有注明進士出身外。其余十人都是科舉考試,進士及第者。 士家大族瓜瓞延綿,歷幾百年甚至千年不衰,朝代輪換,官位不倒,可以說鐵打的士族,流水的王朝。高門之間,互相通婚,盤根錯節(jié),勢力盛大,為民間所望,即使皇帝也要禮讓三分, 唐初,高士廉等修訂《氏族志》,通攬?zhí)煜伦V諜,辨以史籍,對天下士族進行排序,博陵崔氏為天下第一,“崔、盧、李、鄭”為唐朝四大士族。唐太宗見到初稿后,很生氣地說:“比有山東崔、盧、李、鄭四姓,雖累葉陵遲,猶恃其舊地,好自矜大,稱為士大夫。每嫁女他族,必廣索聘財,以多為貴,論數定約,同于市賈,甚損風俗,有紊禮經。既輕重失宜,理須改革?!痹谔铺诘母深A下,士族重新進行排序,以皇族為首,外戚次之,崔氏降為第三。 魏晉以來,世家大族的觀念在民間根深蒂固,士庶高寒之間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士家大族之間互相通婚,恥于與其他姓氏為婚。按北魏以來的傳統(tǒng),清河崔氏與隴西李氏、范陽盧氏世代為婚姻;趙郡李氏則與博陵崔氏世代為婚姻;范陽盧氏與滎陽鄭氏世代婚姻,隴西李氏與范陽盧氏世代婚姻。盛唐宰相薛元超曾言:“吾不才,富貴過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進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國史。以薛之地位身分,猶不能與崔盧李鄭王通婚,何況他族。其實就是皇族,人家也未必買帳。唐文宗曾向宰相鄭覃求婚,希望鄭覃能把孫女嫁給皇太子,被鄭覃婉言謝絕。過了一段時間,居然把孫女嫁給時為九品官的崔某。為此,文宗很郁悶:“民間修婚姻,不計官品而上閥閱。我家二百年天子,顧不及崔、盧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