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朗月行 (節(jié)選) 古朗月行 (節(jié)選) 唐·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詩題《古朗月行》,“朗月行”是樂府古題,屬《雜曲歌辭》。李白的偶像鮑照寫過《朗月行》,寫的是佳人對月弦歌。李白仍然用這個題目,所以叫做《古朗月行》。 “節(jié)選”說明不是全篇。全篇如下: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作者李白,就不多介紹了。一般認為這首詩有政治目的,說是寫在安祿山叛亂之前,月是臣子,蟾蜍代指安祿山。這就有點像劉心武先生“秦學(xué)”的路數(shù)了。我個人不這么認為,我覺得李白的政治敏感程度沒有這么高,僅僅把這首詩當(dāng)成文學(xué)作品在看就行了。 第一句“小時不識月”,明白如話?!都t樓夢》第四十九回蘆雪廣雪中聯(lián)句有這么一段“鳳姐兒想了半日,笑道:'你們別笑話我。我只有一句粗話,下剩的我就不知道了。’眾人都笑道:'越是粗話越好,你說了只管干正事去罷?!P姐兒笑道:'我想下雪必刮北風(fēng)。昨夜聽見了一夜的北風(fēng),我有了一句,就是'一夜北風(fēng)緊’,可使得?’眾人聽了,都相視笑道:'這句雖粗,不見底下的,這正是會作詩的起法。不但好,而且留了多少地步與后人。就是這句為首,稻香老農(nóng)快寫上續(xù)下去。’”曹雪芹告訴我們,會作詩的起法都是粗淺平易的,留地步的?!靶r不識月”正是如此。 第二句“呼作白玉盤”緊接上句,但明顯由俗入雅。用了個比喻“白玉盤”,這明顯是富貴人家氣象,平常人家哪里見過。當(dāng)然“呼作芝麻餅”降的不止是富貴氣象,整首詩格調(diào)都下去了。“呼”字用得好,和上句遙相呼應(yīng),因為是“小時”,所以才沒有忌憚,大聲喊將出來,又沖動又有趣的頑童形象躍然紙上。 第三、四句“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再用一個比喻,這比剛才的“白玉盤”又上一個檔次,“白玉盤”是人間富貴,“瑤臺鏡”卻已經(jīng)是仙家珍品了。前面還是人間有,此時已是世上無。這個比喻不僅僅是類比,還有明顯的遞進。月亮在這兩個比喻中從可以褻玩到只能遠觀,甚至膜拜。隨著對月亮的理解不斷加深,心理也在產(chǎn)生變化。這都是為后面月亮的陰晴圓缺做鋪墊。 《古朗月行》(節(jié)選)寫了小孩眼中的月亮,告訴我們?nèi)绾斡帽扔?,更重要的是告訴我們寫詩、作文要如何開頭。從最淺近、最平常的地方寫起。當(dāng)然,王安石詩云“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好詩、好文章要寫得舉重若輕,還是還下苦工的。 小貼士: 李白詩中的月亮: 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 花間一壺酒,獨酌天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fēng)直到夜郎西。 秋月照白壁,皓如山陰雪。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秋風(fēng)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fù)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綠水凈素月,月明白鷺飛。郎聽采菱女,一道夜歌歸。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fēng)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詩人余光中曾盛贊李白:"酒放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
|
來自: 昵稱4X6owk9e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