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故事之五十四:老子(二) 日本炮彈不會炸的老子廟 鹿邑,我心中美好的地方。早在上世紀(jì)八十年代,好友小聚,拿兩瓶鹿邑大曲,扣開鐵瓶蓋,茶杯里一人順半杯,頓時氣氛就融洽了很多,知心話也就像開了閘的水。那時候就想著,鹿邑的酒好喝,地方也一定很美。后來接觸了《道德經(jīng)》才知道,我們平時供奉的太上老君,原來就是誕生在鹿邑的老子。太上老君誕生的地方,誰不想去看看啊。 那年春節(jié),終于下定決心,走一趟東南線,看看鹿邑的太清宮,看看渦陽的天靜宮,親身體會一下老子文化的博大精深。 來到鹿邑太清宮鎮(zhèn),看看太清宮門前寬闊的廣場上,巍然屹立的五門石牌坊,就彰顯一種神圣的氣勢。中間的橫額是“老子文化廣場”,緊挨著兩邊門上的橫額分別是“和光同塵”、“微妙玄通”。 據(jù)《后漢書》和《鹿邑縣志》記載,太清宮建于東漢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始名老子廟。當(dāng)時漢桓帝兩次派大臣到鹿邑朝拜老子建老子祠,并立老子祠碑。以后歷代皇帝對此十分重視,要么擴建,要么加封。唐高宗李治追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并增建“紫極宮”、“太清樓”,改廟名為“玄元廟”。武則天又冊封老子母為“先天太后”,在漢李母廟的基礎(chǔ)上,擴建成洞霄宮。 唐玄宗李隆基還專門題寫了《御制老子贊》,“愛有上德,生而長年。白發(fā)垂像,紫氣浮天。含光默默,永劫綿綿。萬教之祖,號曰玄元。百王取法,累圣攸傳。函谷關(guān)右,徑留五千。道非常道,玄之又玄“。 老子在人們心目中的神圣地位豈止在帝王中,這一點還可以從張巡固守睢陽看出。 安史之亂爆發(fā)時,國遭大難,許多州縣聞風(fēng)而逃。當(dāng)時真源(鹿邑古縣名)縣令張巡,在太清宮老子像前痛哭一場,率眾誓師抵抗,在孤立無援的境地,堅守雍丘達六十多天,直至彈盡糧絕。 清代汪繹作詩《老聃》為張巡事感嘆。 仙李蟠根天上栽,玄元皇帝廟崔嵬。 神仙不作兒孫計,一任張巡慟哭來。 太清宮的主體建筑就是太極殿。太極殿前的古柏,相傳是老子親手栽植。這兩顆柏樹的樹干都有螺旋狀紋路,就好像被風(fēng)旋轉(zhuǎn)了一樣。這樣的樹之前在三門峽唐洼娘娘廟里見到過,但在太極殿前再一次端詳,感覺出了老子無為思想的體現(xiàn)。樹干旋轉(zhuǎn)著生長,而且旋的方向是八卦圖中陰陽兩魚旋轉(zhuǎn)的方向,無論是風(fēng)力也好,外來引力也罷,樹都會順其自然地生存下來。這不就是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體現(xiàn)嗎?再看看這兩棵樹,一個高大,有陽剛之氣;一個秀氣,有陰柔之美。這不就是陰陽和諧嗎! 在太極殿前還找到了“柱下史“的出處。柱下史是周秦的官名,漢以后成為御史的代稱。老子曾經(jīng)是周的柱下史,以后就用柱下來代指老子。太極殿前一側(cè)有一根一米多高的鐵柱,群眾稱之為”趕山鞭“。其實這是周天子恩準(zhǔn)在朝堂內(nèi)專門樹個鐵柱子,讓老子倚在上面寫字記錄用的。這樣既減輕了老子記述勞累,又表示對史官尊重。柱下史,就是由此來的。 據(jù)說古代詩人來這里的題詠很多。但我在園內(nèi)也沒有發(fā)現(xiàn),或許是年久失散了吧。手頭能找到的有一首清代陳維崧的《念奴嬌·用前韻酬鹿邑張子武》: 升仙臺上,說當(dāng)年風(fēng)景,縈青繚白。曠望層湖窗撲水,雁子鳧雛千百。物換星移,海枯石爛,劫手棋逢敵。至今廢館,野花叢草沾臆。 久矣仙不如頑,哀多于樂,且把鵝笙炙。漢武秦皇今縱在,也飽炎風(fēng)朔雪。飲酒千場,讀書萬卷,此外非吾急。醉人須恕,懷中幘墮難拾(老子鹿邑人,邑有升仙臺)。 詞中的升仙臺,就是老君臺。當(dāng)年日本侵華,以為有墻環(huán)繞的十幾米高的老君臺是個工事,連發(fā)十三發(fā)炮彈,全是啞彈。知道真情后,認(rèn)為是老君顯靈,嚇得跪地求饒。事后,人們在墻壁、樹杈上找到了幾枚啞彈,現(xiàn)在還存在老君臺為游人展覽。 老子反對戰(zhàn)爭,倡導(dǎo)和平,他說,“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就是不要以武力去侵略別人。這句真言,日本人是應(yīng)該好好學(xué)學(xué)了。 太清宮里還有很多石碑?!疤崎_元神武皇帝道德經(jīng)注碑”,碑文是唐玄宗對道德經(jīng)的釋文,為文物之珍品。金續(xù)修碑、清重修碑。還有元世祖忽必烈皇帝為保護太清宮頒布的,叫“太清宮圣旨碑”。 看看太極殿前的御碑和古井,望望廣場上聳立的老子塑像,感嘆老子文化的精深博大,感嘆老子文化對后世的深遠影響。做一聯(lián): 謁鹿邑太清宮 玉階畫棟蟠龍,御筆龜碑蓄勢,林園九百畝盡彰氣派; 古井清泉潤墨,柏枝竹葉繪文,道德五千言大蘊妙玄。 悠雲(yún)作于北海拾貝齋 2021/12/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