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位于安徽省的西南部安慶市潛山縣境內(nèi),東臨長江,西連大別山,因主峰雄偉峭拔如“擎天一柱”而得名。天柱山以“奇峰、怪石、幽洞、峽谷”等自然景觀而聞名天下。在天柱山東南山麓,三祖寺西側(cè)有一處狹長的山谷,一條潺潺而流的溪水,兩旁陡峭的石壁,四周茂密的植物,環(huán)境清幽,歷代文人墨客在崖壁盤石及溪谷河床留下風格各異的摩崖石刻,稱之為“山谷流泉”。 山谷流泉文化園里保存著自唐代以來眾多朝代的摩崖石刻,在一千多年間摩崖石刻數(shù)量達400多方,題刻作者達數(shù)百余人,題刻內(nèi)容廣涉天文、地理、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各個方面;題刻文體多樣,有詩詞、歌賦、紀事、題名;題刻字體有真、草、隸、行、篆。故而享有“室外詩書博物館”、“石壁上的書法博物館”、“安徽第一刻”等譽稱?,F(xiàn)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前行不遠,映入眼簾的便是聞名于世的崖壁石刻,長達500余米的河谷,密布著字體各異,精煉雋永的題字,詩詞歌賦、紀事題名,各具特色,各有千秋。雖經(jīng)風雨洗禮,依舊可尋厚重的歷史。這里的摩崖石刻形成了一座天然的藝術(shù)博物館和史料檔案館,為研究歷史人物活動、文學書法藝術(shù)、自然和社會科學等提供了珍貴資料。 黃庭堅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元豐二年他與李公擇同游天柱山,盛贊此地山水,寫了《青牛篇》《書石牛溪大石上》等詩文,并自號山谷道人。石牛洞前石牛溪中有臥牛石,抗戰(zhàn)時期這塊臥牛石為日軍炮彈炸去一角,如今形狀大異。 在石牛洞東側(cè)懸崖頂端,尚存一處黃庭堅的楷書題銘“李參、李秉夷、秉文、吳擇賓、丘揖觀余書青牛篇,黃庭堅庚申小寒”,書法工整穩(wěn)健、筆鋒堅勁、波磔分明,是傳世稀少的真跡,彌足珍貴。(圖片系網(wǎng)上下載) 網(wǎng)上下載照 黃庭堅《題山谷石牛洞》:司命無心播物,祖師有記傳衣,白云橫而不度,高鳥倦而猶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