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常見疾病治癥:食后嘔吐、反胃 【治病策略】 1、黃元御 (1)嘔者,有聲無物,常覺由脅下沖上,甚則嘔出綠色苦味之水。此病雖現(xiàn)于胃,實由于膽經不降,逆而上沖,故胃經不能下行而作嘔也。(清降膽熱,溫補中氣,兼降胃氣,并升三焦經氣。)綠色苦味之水,即是膽汁。吐者,有物無聲,吐后少有繼續(xù)再吐者,不似嘔之連接不已,非嘔不快,日夜不休也。 (2)朝食暮吐者,脾弱不化。(溫補脾土,兼降胃土。) (3)朝食暮吐而尺脈較弱者,水中火弱不能生土。(溫潤腎家。) (4)食入即吐者,胃間有虛熱也,(清降膽胃。) (5)有大便干澀,十數(shù)日始一行,因而胃逆食吐者,則全屬土虛津涸也。(降胃潤腸,兼補中氣。) 2、腎中無水而翻胃者,食下后即吐;腎中無火而翻胃者,食久而始吐也。 3、人身脾土之氣,運化不及,則現(xiàn)腹?jié)M、停食、上吐、下瀉、四肢不舉、全身倦怠等病。土氣填實,則不能運化也。 4、食入即吐: (1)胃家熱實,吃下去就吐掉:大黃甘草湯,粉劑就可以,大黃2錢,甘草1錢,一次1錢。 (2)胃家虛熱,有寒也有炎,但是沒有食物堵住,津液傷了,可能有下利,舌苔或白或黃,比如胰臟癌,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 (3)胃里感到很餓,但是食物一吃下去就吐出來(心中風),上焦燥熱:防己黃芪湯。 (4)胃寒: A、不吃不吐,一吃就要吐,這是肝寒帶動胃寒,吳茱萸湯;如果服藥后吐得更厲害,說明熱在上焦,東西吃下去也會吐,梔子豉湯。 B、里寒稍微厲害一點的,理中湯; C、里寒最厲害的,四逆湯,少陰癥 D、如果食入則吐,表示食物是堆積于賁門處,且無心下痞的癥狀,就不可用大黃甘草湯或調胃承氣湯,確定胃寒,用干姜吳茱萸溫中。 5、嘔酸得很厲害的,吳茱萸湯,瀉心湯沒有用。 6、朝食暮吐,大半夏湯,半夏與人參等量加蜂蜜;嚴重一點的,有胃酸反逆,用吳茱萸湯;更嚴重的,嗝氣得厲害,力量上沖到食道、胸腔,用旋覆代赭湯。 7、濕注太陰所主之腹部,則腹為之滿。濕流于胃,胃不能受則吐。濕停中脘,則食不下。濕滲大腸,則自利益甚。寒濕在下,故腹時痛。此證腹?jié)M自利腹痛,皆四逆湯證。 8、吃飽想吐卻吐不出,變成下利,就是吳茱萸干姜證。 9、胃反,朝食暮吐,用大黃甘草湯。 10、唐容川 (1)嘔吐不食,水飲不得入口者,火熱相拒隔也。宜人參干姜湯:人參三錢,黃連三錢,黃芩三錢,干姜五分; (2)嘔吐能食,食入即時吐出者,兩熱相爭沖也。宜酒蒸大黃湯:大黃三錢,甘草一錢; (3)食久乃吐,兼見大腹脹滿者,脾經乏火化也。宜姜附六君湯:人參二錢,白術三錢,云苓三錢,甘草一錢,半夏二錢,陳皮一錢,干姜一錢,附子二錢; (4)食久乃吐,兼見胸前脹滿者,胃府之虛寒也。宜香砂養(yǎng)胃湯:木香三錢,砂仁二錢,白術二錢,云苓三錢,陳皮一錢,半夏二錢,人參二錢,甘草一錢,大棗四枚,生姜三片; (5)食久乃吐,吐出多帶水液者,腎部之虛寒也。宜仲景真武湯:白術三錢,云苓三錢,白芍三錢,生姜三片,附子三錢。若嘔吐苦水,或酸水,或綠水,而不能飲食者,吳萸黃連濃煎,緩咽; (6)食久乃吐,吐出多帶酸水者,肝藏有寒熱也。宜仲景烏梅丸:烏梅三個,人參二錢,黃柏二錢,黃連二錢,當歸三錢,干姜一錢,細辛五分,桂枝一錢,附子二錢,花椒一錢?;蛘哂脜擒镙菧?/span> 【辯證診斷】 1、然亦有胃熱而嘔者,有胃寒而嘔者,有停飲而嘔者,有食積而嘔者。 (1)病患口燥渴,嘔吐黃水者,胃熱也; (2)嘔吐清涎沫,口鼻氣冷,手足厥冷者,胃寒也; (3)渴飲水而復嘔,咳引脅下痛者,停飲也; (4)嘔吐飲食,胸膈脹痛,吞酸噯腐者,食積也。 2、(1)嘔者,有聲無物,常覺由脅下沖上,甚則嘔出綠色苦味之水。此病雖現(xiàn)于胃,實由于膽經不降,逆而上沖,故胃經不能下行而作嘔也。(清降膽熱,溫補中氣,兼降胃氣,并升三焦經氣。)綠色苦味之水,即是膽汁。吐者,有物無聲,吐后少有繼續(xù)再吐者,不似嘔之連接不已,非嘔不快,日夜不休也。 (2)朝食暮吐者,脾弱不化。(溫補脾土,兼降胃土。) (3)朝食暮吐而尺脈較弱者,水中火弱不能生土。(溫潤腎家。) (4)食入即吐者,胃間有虛熱也,(清降膽胃。) (5)有大便干澀,十數(shù)日始一行,因而胃逆食吐者,則全屬土虛津涸也。(降胃潤腸,兼補中氣。) 3、人身脾土之氣,運化不及,則現(xiàn)腹?jié)M、停食、上吐、下瀉、四肢不舉、全身倦怠等病。土氣填實,則不能運化也。 【辯證治則】 1、食入即吐: (1)吃下去就吐掉:大黃甘草湯,粉劑就可以,大黃2錢,甘草1錢,一次1錢。 (2)胃里感到很餓,但是食物一吃下去就吐出來(心中風),上焦燥熱:防己黃芪湯。 2、病人有饑餓的感覺,但是嘴巴吃不下東西,就是胃的津液傷到了,但是脾臟的功能還很好,這是虛證,處方有大半夏湯。 3、(1)凡不渴而厥吐,是寒虛吐也,宜理中、吳茱萸輩。 (2)凡渴而得食即吐,是火吐也,熱實宜黃連解毒湯。熱虛宜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或竹葉石膏湯。 (3)渴而飲,飲而吐,吐而復渴,水逆病也,宜五苓散。 4、吳茱萸湯的藥是大溫大熱,真正有熱的嘔,越吃嘔越厲害,那應該是柴胡證。 5、心中風: (1)中風波及到心臟,風主火,心是火臟,風又是陽邪,兩陽相爭,所以要翕翕發(fā)熱。熱傷氣,所以人不能起。黃芪、防風以泄風(師用防己黃芪湯)。 (2)心懸,想吃但是一吃就吐,胃狀熱,狀火食氣,大黃甘草湯降逆。 (3)心中風,但得偃臥,不得傾側。 6、厥陰癥的消渴,餓但是不想吃,胃里感到疼而且熱,這不是大黃甘草湯癥,而是肝血虛,血虛則內風生,肝燥而膽不濡,則浮火易動,風與火相搏,于是肺液耗損,引水自救,水能勝有形之火不能勝無形之風,燥于是飲者自渴,按癥選方:黃連阿膠湯,合百合地黃湯,陳修園謂當于烏梅丸。 7、食后欲嘔、噫氣者,是胃腑有病。嘔者,言其聲,嘔無物也。乃下焦之寒上犯于胃,食物停滯,氣逆而欲發(fā)嘔。吳茱萸湯散寒降逆止嘔,使宿食得以消化也 8、(1)嘔吐不食,水飲不得入口者,火熱相拒隔也。宜人參干姜湯。 (2)嘔吐能食,食入即時吐出者,兩熱相爭沖也。宜酒蒸大黃湯。 (3)食久乃吐,兼見大腹脹滿者,脾經乏火化也。宜姜附六君湯。 (4)食久乃吐,兼見胸前脹滿者,胃府之虛寒也。宜香砂養(yǎng)胃湯。 (5)食久乃吐,吐出多帶水液者,腎部之虛寒也。宜仲景真武湯。 (6)食久乃吐,吐出多帶酸水者,肝藏有寒熱也。宜仲景烏梅丸。 (7)單吐痰涎,或兼咳嗽頭痛者,胃中有痰飲也。宜加味二陳湯。 (8)單吐酸水,或兼頭痛如破者,肝寒氣上逆也。宜加味左金丸。 (9)嘔吐不止,兼見腹痛下利者,脾氣之虛脫也。宜附子理中湯。 (10)嘔吐發(fā)熱,或兼口苦胸滿者,少陽之逆氣也。宜原方柴胡湯。 (11)卒然嘔吐,兼見發(fā)悶惡心者,感瘴厲異氣也。宜藿香正氣散。 9、(1)胃寒:干姜三錢 吳茱萸五錢; (2)吃飽想吐卻吐不出,變成下利,就是吳茱萸干姜證; (3)餓時胃痛,飯后不消化,屬胃寒:吳茱萸干姜; (4)每次飯后胃都很難過。因為食物堵在胃里面,把胃里面壓壓,壓得更低,胃就更難過,也是吳茱萸湯。 10、朝食暮吐,大半夏湯,半夏與人參等量加蜂蜜;嚴重一點的,有胃酸反逆,用吳茱萸湯;更嚴重的,嗝氣得厲害,力量上沖到食道、胸腔,用旋覆代赭湯。 11、濕注太陰所主之腹部,則腹為之滿。濕流于胃,胃不能受則吐。濕停中脘,則食不下。濕滲大腸,則自利益甚。寒濕在下,故腹時痛。此證腹?jié)M自利腹痛,皆四逆湯證。 12、餓但是吃不下、一吃就吐,吳茱萸湯。 【辯證比較】 1、(1)旋覆代赭湯:心下痞硬,常噫氣,大便硬,或反胃,或噦逆,或噎食等。 (2)旋覆代赭湯治反胃噎食,氣逆不降者,神效。 (3)生姜瀉心湯:為肋下有氣而致下利。 2、(1)嘔病諸經皆有,因表邪入里,里氣拒格,上逆作嘔,故為殃屬少陽也,宜小柴胡湯。 (2)心下硬而煩,或不大便,宜大柴胡湯。 (3)表不解之嘔屬太陽也,宜柴胡桂枝湯。 (4)食谷欲嘔,屬陽明也。屬中寒,宜吳茱萸湯; (5)得湯更嘔屬表熱,宜葛根加半夏湯。 (6)嘔吐涎沫,或嘔吐蛔,屬厥陰也。宜吳茱萸湯; (7)吐蛔者,宜烏梅丸。 (8)嘔而下痢,是有水氣,屬少陰也,宜真武湯。 (9)飲而嘔,嘔而飲,飲嘔相因不已,是停水也,宜五苓散。 3、(1)吃壞肚子,吐得已經不想吃東西了,吐的太過了,餓但吃不下,大半夏湯; (2)早上吃的稀飯到晚上吐出來還是稀飯,就給吳茱萸湯。朝食暮吐就是胃下垂了; (3)大半夏湯是專門對胃,吳茱萸湯更強、是進入脾臟的; (4)噯氣很厲害的時候,加上旋覆代赭湯。 4、朝食暮吐:吳茱萸湯為胃虛證的。吃了不消化,就用吳茱萸湯。朝食暮吐有實證,胃里有壞死食物東西堵住,舌苔是黃的,用大黃甘草湯,可用粉劑。 5、(1)小半夏湯:谷不得下,嘔吐最急,故尚未至痞,因胃中有飲,隨氣上逆阻于谷入之道。 【經典回顧】 1、傷寒發(fā)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轉屬陽明也。 2、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鞭滿,干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 3、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飲食,腹中寒,上沖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大建中湯主之。 4、心中懊憹而熱,不能食,時欲吐,名曰酒癉。 5、產婦郁冒,其脈微弱,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頭汗出,所以然者,血虛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虛了厥,孤陽上出,故頭汗出。所以產婦喜汗出者,亡陰血虛,陽氣獨盛,敢當汗出,陰陽乃復。大便堅,嘔不能食,小柴胡湯主之。 6、食谷欲嘔,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 7、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飲實,不可下也,當吐之。若膈上有寒飲,干嘔者,不可吐也,急溫之,宜四逆湯。 8、傷寒本自寒下,醫(y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主之。 9、肝中寒者,胸中痛,不得轉側,食則吐而汗出也(《脈經、千金》云,時盜汗、咳,食已吐其汁)。 10、心中風者,翕翕發(fā)熱,不能起,心中饑,食即嘔吐。 11、食已即吐者,大黃甘草湯主之。 12、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沖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即吐,下之利不止。 13、蛔厥者,當吐蛔,今病者靜而復時煩,此為藏寒,蛔上入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當自吐蛔。蛔厥者,烏梅丸主之。 14、問曰:病人脈數(shù),數(shù)為熱,當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師曰:以發(fā)其汗,令陽微膈氣虛,脈乃數(shù),數(shù)為客熱,不能消谷,胃中虛冷故也。脈弦者虛也,胃氣無余,朝食暮吐,變?yōu)槲阜础:谟谏?,醫(yī)反下之,今脈反弦,故名曰虛。 15、寸口脈微而數(shù),微則無氣,無氣則榮虛,榮虛則血不足,血不足則胸中冷。趺陽脈浮而澀,浮則為虛,澀則傷脾,脾傷則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脈緊而澀,其病難治。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16、胃反嘔吐者,大半夏湯主之。(《千金》云:治胃反不受食,食入即吐?!?/span>外臺》云:治嘔心下痞硬者) 17、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茯苓澤瀉湯主之。 18、尺脈浮為傷腎,趺陽脈緊為傷脾。風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氣不消,胃中苦濁,濁氣下流,小便不通,陰被其寒,熱流膀胱,身體盡黃,名曰谷疸。 19、陽明病,脈遲者,食難用飽,飽則發(fā)煩頭眩,小便必難,此欲作谷疸。雖下之,腹?jié)M如故,所以然者,脈遲故也。 20、谷疸之為病,寒熱不食,食即頭眩,心胸不安,久久發(fā)黃為谷疸,茵陳蒿湯主之。 |
|
來自: 仲景中醫(yī)交流 > 《經方治癥(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