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羅伯特·勃萊《獨自呆了幾個鐘頭》
今天我獨自呆了幾個鐘頭,窗戶 慢慢轉暗,留下我一人,赤著身, 沒有父親、沒有叔叔, 出生地不是任何國家……我是一綹光, 穿過天空, 田鼠身后的雪地里拖著一條小徑, 一件有著簡單愿望、 一兩種需要的東西,就像谷倉因為下雨而陰暗。 有東西從敞開的窗戶進來。 我感覺著它,稍稍向左 轉身。然后我注意到陰影對我來說很親,那些陰影 在靠近湖邊的雜草中, 在我所坐的寫下如此句子的寫字臺下。 “隱士不在這兒; 他在山中采藥?!?/span> 隱士的侍童這樣告訴尋訪隱者的 來客。然后我意識到我確實還愛著, 說到底,田鼠 簡單的快樂已降臨到我身上。 我不再是 一個石頭堆,老的 從下面來參觀。 “山上彌漫著霧…… 我不知道他在哪兒……我想你找不到他?!?nbsp; 2
3 看似很普通的景色,在詩人眼里就是一行行膾炙人口的詩篇;本是心情惆悵,讀了幾句王維的詩,一定讓你心情大好,如沐春風。 王維一生作品豐富,佳篇奇想無數(shù),比如他寫過“十里一走馬,五里一揚鞭”,“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濟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爾一男兒”;也寫出過“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等等。 今天讀王維的一首小詩《山中》,談談感想。 01 原文: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譯文: 荊溪潺潺流過,白石粼粼顯露,天氣變得寒冷,紅葉稀稀落落。彎曲的山路上原本沒有雨,但蒼翠的山色卻濃得仿佛就要潤濕了人的衣裳一樣。 02 初讀起來,似乎很平淡的一首小詩,作者在山中游玩賞景,荊溪也與其它山澗里的溪水沒有多少區(qū)別,但是與后一句連起來,就體現(xiàn)出第一句的味道了。 紅葉稀當然是因為秋天的自然現(xiàn)象,但是作者在詩中卻絕口不提一個秋字,讓讀者自己去體味天寒秋冷、葉落花枯的感覺。此時再四顧觀望兩邊山景,聽著潺潺的溪水聲音,更加顯得秋寒。 天寒水淺,山溪變成涓涓細流,露出磷磷白石,顯得特別清淺可愛。由于抓住了秋寒時山溪的主要特征,讀者不但可以想見它清澄瑩澈的顏色,蜿蜒穿行的形狀,甚至仿佛可以聽到它潺潺流淌的聲音。 03 后兩句由寫景轉為抒情,雖也是很常規(guī)的方法,但是有的就會轉得突兀,有的卻讓人覺得很自然、通順,一氣呵成,不見雕琢。 王維不僅是詩人,還是畫家,對于色彩的敏感尤其強烈。眼前雖然是一篇蕭瑟的場景,但是在畫家和詩人眼里,早已在心里勾勒出一幅生動的山水畫面,并用詩行帶給我們極大地享受。 蒼翠的山色本身是空明的,不像有形的物體那樣可以觸摸得到,所以說“空翠”??沾涫遣粫獫褚路?,它是一個抽象的詞匯。 但是人行空翠之中,就像被籠罩在一片翠霧之中,整個身心都受到它的浸染、滋潤,而微微感覺到一種細雨濕衣似的涼意,所以盡管“山路元無雨”,卻自然感到“空翠濕人衣”了。 04 將這種構思拓展開來,我們還可以體會到,作者其實也在教育我們,每個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每天都要呼吸空氣,接受陽光照耀,更要與人交流。 人即使不必同流合污,也不能獨善其身。人是環(huán)境的產物,不能脫離環(huán)境和人群單獨存在。沒有物質和信息交換,人就會像一潭死水。 一棵小樹,只有積極地適應環(huán)境和社會,才能茁壯成長。山路元無雨,只要愿意停留在這個空翠的環(huán)境中,就會被浸潤,打濕衣服。俗話說,近朱者赤。只要處在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中,也會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性格和興趣,以及意志、品行都會改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