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人 都說林則徐、魏源是近代開眼看世界的人物,但如果以1500年為世界近代史的起點,其實早在明末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人才,他就是大明乃至1840年以前的中國,對西學最有研究、最具開闊眼光的全能人才徐光啟。說起徐光啟,學過高中歷史的朋友對他的了解,大概僅限于他寫的《農(nóng)政全書》。徐光啟給人的印象似乎就是一個文人、農(nóng)學家、數(shù)學家。但在真實的歷史上,徐光啟官拜禮部尚書、內(nèi)閣次輔,他以西學為基礎(chǔ),曾大力主張引入西方科技,提高明軍戰(zhàn)力;為了擊敗后金,在徐光啟的推動下,崇禎三年(1630),明軍招收了一批葡萄牙雇傭兵,這些傭兵不僅幫明軍打仗,還負責訓練明軍戰(zhàn)法,練成了明末最精銳的火器軍。但可惜的是,這支火器軍因為漢奸的出賣,白白便宜了后金,反而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徐光啟像 一、第一次引入西人的夭折 徐光啟1562年出生,上海人,萬歷時期進士,1603年加入天主教,師從利瑪竇。1619年薩爾滸慘敗之后,明軍在遼東轉(zhuǎn)為守勢。以徐光啟為代表的明朝開明派官員力主師夷長技以制夷?!睹黛渥趯嶄洝肪驼f,徐光啟曾大力上奏“西洋大銃可以制奴,乞招香山澳夷,以資戰(zhàn)守”,這是明朝內(nèi)部首次提出招收葡萄牙人加入明軍。1621年,在徐光啟授意下,徐的學生張燾、孫學詩成功從葡萄牙人盤踞的澳門購置了西方新式大炮4門、西式火藥炮彈若干,并引進了葡萄牙炮術(shù)專家24人,同年一并帶回北京。 葡萄牙人來大明 西人入京,遭到了明朝傳統(tǒng)士大夫的反對,這24名葡籍專家隨即被攆回澳門,但西方火器留了下來。這4門西式大炮在接下來的寧遠大戰(zhàn)中發(fā)揮了巨大作用,參與這次大戰(zhàn)的明軍將領(lǐng)袁崇煥、孫元化見識到了西式火器的犀利,他們二人成了明末最推崇火器的明軍將領(lǐng)。但寧遠大戰(zhàn)之后,閹黨得勢,袁、孫二人皆被罷免。明末第一次引西法練兵失敗。 葡萄牙人 二、中外合作 崇禎帝登基后,閹黨被罷黜,袁崇煥、孫元化等人被再度提拔。在這些將領(lǐng)的鼓動下,崇禎帝開始找西人練兵。崇禎元年,崇禎帝命兩廣總督李逢節(jié)購置西式大炮、引入西式人才。當時的葡萄牙澳門管理機構(gòu)澳門議事會經(jīng)商討之后一致同意了皇帝的要求。 當年9月,葡萄牙人和廣東官府商議:葡人公沙為統(tǒng)領(lǐng)帶隊進京,其隊伍包括炮術(shù)專家6名、火器工匠4名、翻譯2名、軍官15名、助手13名,攜帶各式大炮10門,葡軍裝備的制式火銃 30支。經(jīng)費方面:明朝給統(tǒng)領(lǐng)年薪150兩,另每月伙食費15兩;火器專家年薪每人100兩,另每月伙食費10兩,其余人視能力酌情增減,最低待遇為助手,年薪40兩,另伙食費3兩。這個待遇,如果只看明朝官僚賬面上的薪俸收入,按《大明會典》的標準,大明從一品官僚年薪不過約180兩白銀,正七品年薪27兩。如此對比,可見雇傭兵薪水之高。 崇禎帝 三、葡人入京 崇禎二年二月,葡人隊伍從內(nèi)河水路北上,因大炮難行,至9月才到了徐州???0月發(fā)生了“己巳之變”,皇太極突破長城進入關(guān)內(nèi),北京告急。崇禎帝問計于群臣,徐光啟以寧遠之戰(zhàn)為例,主張用炮守城。崇禎帝遂派人催促葡人加快進程,但運河結(jié)冰,葡人只得選擇陸路奔赴北京,至11月才到了涿州。 此時皇太極已經(jīng)得知葡人臨近北京的消息,遂兵分兩路,一路圍北京,一路打涿州。公沙等人便用火器守衛(wèi)涿州。葡人在大戰(zhàn)爆發(fā)前,調(diào)炮試炮,“奴虜聞知,離涿二十里,不敢南下”,涿州保衛(wèi)戰(zhàn)成了己巳之變中唯一的亮點,徐光啟后來就說涿州無重兵,但后金不敢進攻涿州就是因為“畏銃”。此后后金持續(xù)圍困北京,至12月26日撤圍。到了崇禎三年正月,葡人才真正進入北京。 皇太極 四、徐光啟的軍事改革 早在崇禎二年年末徐光啟就連續(xù)上書,闡述改革軍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核心就是以西法練兵。徐光啟力主以葡人帶入北京的火器為基礎(chǔ),將之仿造量產(chǎn),同時改良戰(zhàn)法,不再對冷兵器肉搏投入過多精力,而是集中精力招募精兵,訓練西式火槍陣法,野外遭遇,則結(jié)車為營,火槍御敵。崇禎對此事頗為重視,表現(xiàn)就是在葡人入京后,崇禎親賜他們進貢的大炮為神威大將軍炮。 神威大將軍炮 葡人向明朝官僚演習了西式火器戰(zhàn)法,徐光啟、周延儒、熊明遇等開明派官員都前往觀看并對葡人的火器表示滿意。之后徐光啟等人將結(jié)果報告皇帝。崇禎大喜,2月3日便下圣旨,令徐光啟會同京軍將領(lǐng)就練兵改革、制造火器之事進行討論。徐光啟主導了改革全過程,核心“用盡西術(shù)”。徐光啟計劃訓練15個西式營,每營4000人,配大炮16門,中炮80門,斑鳩銃(比明軍裝備的一般鳥銃長、威力大,地位類似于今天的反器材狙擊槍)100支,標準鳥銃1200支。此事因明朝財力虧空而作罷,但小規(guī)模改革已經(jīng)開始。 大明火器軍 當月中旬,百余名京軍士兵在葡人教導下,練習西法,旬月之后,卓有成效。地方各鎮(zhèn)總兵遂都上書請求皇帝分派火器練習西法,但徐光啟以資源有限為由予以拒絕。同時,葡人的火器工匠正式進入了明朝中央兵工廠——兵仗局,開始教授中國人制造西式火藥,中國人很快就掌握了西式火藥技術(shù)。到了5月,徐光啟開始訓練中國的新式炮手;9月,明朝首批系統(tǒng)接收西式炮術(shù)教育的百名火炮手歸營。同月,明朝自制的西式320斤小炮實現(xiàn)量產(chǎn)。 因為登萊巡撫孫元化是徐光啟的徒弟,所以在中央改革后,徐光啟優(yōu)先將這批葡萄牙雇傭兵和火器工匠送到登萊,幫助孫元化改革登萊軍事。孫憑借葡人的支持,訓練成了明末最精銳、裝備西方火器、熟悉西方戰(zhàn)法的登州火器軍幾千人,著名的大漢奸孔有德、耿仲明就是火器軍中的一員。 大漢奸孔有德 五、軍改的失敗 崇禎四年6月,孫元化將公沙等葡人派到皮島。6月17日,爆發(fā)了麻廂(皮島附近)之戰(zhàn),公沙以火器抵抗住了后金的攻擊,打死后金軍700余人,史稱“麻廂之捷”。此戰(zhàn)被明朝稱贊為“海外從來一大捷”。8月,爆發(fā)了大凌河保衛(wèi)戰(zhàn),公沙帶火器軍渡海參戰(zhàn),但公沙等人遭到臺風,武器盡喪,遂乞求回歸澳門。孫元化見皮島優(yōu)勢喪盡,當月,便令公沙率火器軍撤回登州。 明朝督撫 9月,游擊將軍孔有德率麾下軍隊在山東叛變,史稱“吳橋兵變”。12月,孔有德進攻登州,公沙等葡人就隨孫元化的軍隊一起出城抗擊孔有德。但孫元化一側(cè)的登州遼東籍士兵和孔有德早有勾結(jié),中途叛變;加上耿仲明又在登州城內(nèi)造反,多重壓力之下,登州淪陷。登州之戰(zhàn)共26名葡人參戰(zhàn),包括公沙在內(nèi)陣亡12人,其余皆負傷。至此明末軍改夭折。 文史君說 吳橋兵變影響十分深遠。被打殘的葡萄牙雇傭兵回到了澳門,此后澳門葡萄牙管理局拒絕再派雇傭軍來大陸;而孔有德、耿仲明挾持登州火器軍7000人、各式火炮300門,并火器工匠若干投靠后金,使得后金火器突飛猛進;孫元化、張燾則因兵變之事被斬首;積極推進軍隊西化的大官僚周延儒、熊明遇被罷官;徐光啟見兩位愛徒之死、軍改成果便宜了后金,也心灰意冷,此后淡出政局,崇禎六年(1633)病故,大明乃至1840年以前中國最開明的士大夫病死,明軍的西化改革徹底失敗,軍隊西化之事自此煙消云散。反觀后金,因掌握了火器技術(shù),對明朝的戰(zhàn)爭更加順利,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參考文獻 劉旭:《中國古代火藥火器史》,大象出版社,2004年。 黃一農(nóng):《天主教徒孫元化與明末傳華的西洋火炮》,《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96年第4冊。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