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湯《傷寒論》 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 小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人參三兩 半夏半升(洗) 甘草炙 生姜各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一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栝樓實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栝樓根四兩;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四兩;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四兩;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三兩,溫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兩。 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于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默默不欲飲食。藏腑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以法治之。 功效:和解少陽。 主治:傷寒少陽證。婦人傷寒,熱入血室。瘧疾,黃疸以及內傷。 現代運用:感冒、瘧疾、慢性肝炎、慢性膽囊炎、胸膜炎、乳腺炎、睪丸炎、慢性胃炎、胃潰瘍等 陽明病,發(fā)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不去者,與小柴胡湯。 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胎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都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干不得汗,嗜臥,一身及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后腫,刺之小差,外不解,病過十日,脈續(xù)浮者,與小柴胡湯。 吳謙:“在半表者,是客邪為病也,在半里者,是主氣受病也。邪正在兩界之間,各無進退而相持,故立和解一法,即以柴胡解少陽在經之表寒,黃芩解少陽在腑之里熱,猶恐在里之太陰正氣一虛,在經之少陽邪氣乘之,故以姜棗人參和中而預壯里氣,使里不受邪而和,還表以作解也?!保ā夺t(yī)宗金鑒》) 湯頭:小柴胡湯和解功,半夏人參甘草從,更加黃芩生姜棗,少陽百病此方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