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名方,四物湯一直被后世奉為瑰寶。汪昂在他的《湯頭歌訣》中更是盛贊此方曰:四物地芍與歸芎,血家百病此方通,補血調血理沖任,加減運用在其中。四物組方簡練,療效確切。后世醫(yī)家以之為治血疾之通劑,婦科臨床運用之首方。更有甚者,但凡婦人前來求治必以四物湯加于方中,以期大功。 四物湯出自《仙授理傷續(xù)斷秘方》,其書云:“凡傷重,腸內(nèi)有瘀血者用此,白芍藥、當歸、熟地黃、川芎各等分,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弊髡弑疽鉃橹委熑擞兴鶕p傷,瘀血不化,進而內(nèi)陷入里,攻襲腸胃,留而不去,雜癥紛起,變化無窮。 本方以四物等分,熟地黃滋陰補血,味厚而質膩,為走陰之圣藥;當歸補血活血,潤腸通便;白芍益陰斂營,補血柔肝,引藥入肝,肝藏血,以補充其不足;川芎行氣活血,為血中氣藥,使補血而不留瘀。全方共湊補血之全效。 全方雖然補藥居多,但仍以攻伐為主。倘若此方功能補血,然藺道人何以用四物而療腸中瘀血,豈不是愈補愈不通,愈補瘀滯愈嚴重!后世自然不乏大家名流,加減變化用之得當而得速效者。奈何迷途之人雜亂用之亦不在少數(shù)。故引本論以清其源流。 俗語云:中醫(yī)不傳之秘在于劑量。四物湯固然為治血病之通用方,關鍵在于對于方藥用量的把控。用藥如用兵,雖然同為海陸空三軍,但是各兵種兵力分配決定了整體的戰(zhàn)斗力。進攻的兵力多自然是進攻性,防守的兵力多自然是防守為主。用藥何其相似,此多非量大之意,在于力大之意。 川芎走竄,行氣之力遠遠大于熟地黃與白芍,而當歸能行能止,合川芎其力更大,故四物湯四物等量其意在于先攻瘀血,而后白芍熟地動而能補,使瘀血去而新血生。 倘若人身血分虛弱為之奈何,四物不用何方可擇。非四物不用,補血難求。此時當重用守城大將熟地黃與白芍藥,其量可四五倍于川芎,即以川芎作為使藥,使熟地黃、白芍藥補血而能動,此補血之大法。倘若只以熟地白芍,雖然血能得補,但只是死血。譬由一潭死水,生機何來!川芎雖不是水,卻是推動水運行的動力。 何藺道人以四物湯治療傷重腸內(nèi)有瘀血者?《傷寒論》云:太陽病,下之后,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表不解者,尚未可攻也,表已解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此熱與血下結膀胱,故有此癥。但以桃核承氣湯下瘀血,給邪氣以出路。四物湯亦是此意,何以知之。 請看吳鞠通《溫病條辨》增液湯用地黃,以補陰之品作通下之藥,誠然非是智者不能如此。當歸亦能潤腸通便,合川芎活血化瘀,導瘀血從大便而去。芍藥何用?《傷寒論》云:太陰病脈弱,其人續(xù)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真武湯方后又云:若下利者去芍藥加干姜。可見芍藥者亦能通利大便。此治瘀血之不二法門,給邪氣以出路,導邪氣從大便而出。比之活血化瘀內(nèi)消之法,其功更勝幾籌。熟地、白芍、當歸,以補血之品變換用之攻邪,法甚微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