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之后,孩子們的自由支配時間變多了。這對于學習習慣好的孩子來說,是件好事。但對于學習習慣不好的孩子,挑戰(zhàn)就比較大了。家長該如何引導他們調(diào)整學習習慣?今天的分享一定對你有用~ 開學季,我身邊好多媽媽都在轉(zhuǎn)發(fā)跟開學有關的段子。 朋友圈能看到好多有意思的圖片,莫名的喜感,我看到有個媽媽說,孩子一開學,整個精神狀態(tài)已經(jīng)不能用「煥然一新」來形容,只能說「脫胎換骨」。 點擊加載圖片 不過今年也是挺特殊的,正是「雙減」政策落地之后的第一個學期,學校、老師、孩子、父母,都需要調(diào)整和適應。 我身邊有些父母,是覺得雙減之后壓力小了很多,孩子在學校把作業(yè)做完,回家就是玩兒。輕松了不少。 也有媽媽覺得雙減之后,反而更忙了。孩子雙減了,升學率不變的前提下,壓力更大了。 還有很多人在網(wǎng)上吐槽,雙減之后分層會更加劇,有人會吊兒郎當,有人會一路開光。 我個人是覺得,雙減之后孩子們自己支配的時間肯定是更多了。 對于比較自律、學習習慣好的孩子來說,是很好的事情。那些所謂「一路開光」的,也是這些孩子。 但是對于學習習慣不太好的孩子,挑戰(zhàn)就比較大了。 這類孩子在雙減之前,可能有各種補習班老師催著、盯著,靠著外力的監(jiān)督,隱藏掉了很多問題。 但是砍掉這些培訓班之后,問題就會有一個集中的暴露。就像巴菲特那句名言,“當大潮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 所以面對這種變化,我們必須守住一條:先抓習慣,再抓成績。 都說好習慣成就大人生。孩子有再大的天賦加持,也離不開日常的好習慣。 就像演說家安東尼·羅賓說的:塑造你生活的不是你偶爾做的一兩件事,而是你一貫堅持做的事。 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幫孩子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或改變一個壞習慣,絕非易事。 新學期開始,我也想跟大家嘮嘮:關于培養(yǎng)孩子習慣,很多人不知道的那些事。 點擊加載圖片 單純靠重復很難建立好習慣 身邊有朋友說,聽聞21天就能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她每學期都會督促孩子21天重復做一件事,比如,早起先背一下前一天的課文,或記幾個單詞。 可遺憾的是,別說21天,就是31天過去了,孩子也依然像個陀螺——停留在大人撥撥,他就動動;大人停下來,他也停下來的狀態(tài)。 朋友覺得無奈。 孩子習慣培養(yǎng)不起來,她也不忍心放任孩子,就干脆當起了「直升機」媽媽,時時提醒,事事指揮。 其實,單純靠重復,很難建立一個好習慣,也很難改變一個壞習慣。 習慣的形成,跟大腦中最原始的結(jié)構(gòu)「基底神經(jīng)結(jié)」是相關的。想要建立好習慣,就要明白「基底神經(jīng)」和習慣的關系。 麻省理工學院曾用一只老鼠,做過這樣的實驗—— 他們把老鼠放在T型迷宮的門外: 點擊加載圖片 迷宮的左邊,放上一塊巧克力,當門「咔噠」一聲打開時,小老鼠就會進入迷宮: 點擊加載圖片 它先是在迷宮里左撞右碰,然后去了迷宮右邊探索,最后繞到左邊,才發(fā)現(xiàn)了巧克力: 點擊加載圖片 科學家們對此時的小老鼠大腦進行了掃描,他們發(fā)現(xiàn): 這個過程中,小老鼠的基底神經(jīng)都在快速地運轉(zhuǎn)著。 經(jīng)過一周的訓練后,門只要一響,小老鼠會立刻跑向巧克力的方向——它知道了路徑,形成了習慣。 而此時小老鼠的大腦掃描顯示:基底神經(jīng)的活動,已經(jīng)沒那么頻繁了。只在門響和快到達巧克力時,基底神經(jīng)的運行才活躍。 點擊加載圖片 科學家們由此得出結(jié)論: 習慣養(yǎng)成的標志,就是大腦找到了「最優(yōu)路徑」——我們不用過多的思考,那些曾經(jīng)很難的技能,就能變成自動的。 就像我們拿起牙刷,就知道該怎么刷牙;學會騎自行車后,跨上去就知道怎么騎。 而這個過程中,大腦里,準確地說,大腦的基底神經(jīng),是發(fā)生了變化的。 所以,孩子們做一件事,如果只是機械地重復、重復再重復,而大腦沒有任何參與,也形不成質(zhì)的改變時,孩子是很難養(yǎng)成習慣的。 點擊加載圖片 點擊加載圖片 習慣的養(yǎng)成有3個因素 那么,習慣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科學家們進一步研究又發(fā)現(xiàn):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需要3步循環(huán)——暗示、慣常行為和獎勵,三者缺一不可。 還拿小老鼠來舉例,它養(yǎng)成直達目標尋找巧克力的過程,也有三步: 第一步,當門打開時,「咔噠」的聲音,對小老鼠就是一種暗示,這能讓它迅速調(diào)動大腦,開始行動。 第二步,習慣形成時,小老鼠穿過迷宮,它大腦的基底神經(jīng)幾乎是一條直線狀態(tài),沒有任何活動,這說明,對小老鼠來說,穿行這段路,已經(jīng)是一種「慣常行為」。 第三步,就是獎勵,也可以說是目標。小老鼠得到適當?shù)莫剟睿_成目標,又強化了之前的行為。 人也一樣,當孩子做一件事,這三步都達成了,大腦就會形成一個完整的「組塊」: 「暗示」和「獎勵」交織在一起,孩子的大腦就會產(chǎn)生期待和渴望,這時,大腦不用完全參與決策,孩子也不需要多余的思考,只要有提示,習慣就自動展開了。 點擊加載圖片 看上去很神奇對不對? 這樣一看,習慣的培養(yǎng)一點也不難了。 很多父母之所以很難培養(yǎng)出孩子的好習慣,就是因為,他們知道「重復路徑」的重要性,卻不懂得利用「暗示」和「獎勵」。 無論成人還是孩子,都可以用這個辦法來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 第一步,明確需要養(yǎng)成的習慣。 比如,每天聽讀英語20分鐘。 確定習慣后,要立刻為這個行為找一個獎勵。 我家孩子當時的獎勵是,每天只要認真聽讀20分鐘,老師就會在聽讀表上,蓋一個卡通章。 點擊加載圖片 孩子很希望每天得到這個章,所以開始時堅持的很好。 當然,這是一個大概的思路。每個家庭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靈活的調(diào)整。小獎狀、小徽章、甚至給孩子一個鼓勵的擁抱,都是可行的。 第二步,就是找一個「暗示點」,開始行動。 這個暗示點可以簡單一點,我家的「暗示」節(jié)點是晚飯——吃完飯后立刻去做。 第三步,就是重復。在觸機和獎勵之間,重復行為。 孩子每晚認真聽讀后,第二天老師都會給小印章做獎勵,孩子很開心,這個過程,又強化了下一次的重復。 當然,有段時間孩子也很松懈,這就需要我們再次強化孩子的「渴望」。 我當時是這樣鼓勵孩子的——如果老師扣滿一頁的卡通章,把它拍下來做屏保,會不會很有意義? 最終孩子堅持了下來。 一段時間后,每晚聽讀英語,就成了一個自然而然的習慣了。 點擊加載圖片 點擊加載圖片 改掉壞習慣同樣也要有方法 養(yǎng)成好習慣有方法,改掉壞習慣,也同樣有原理。 但美國學者查爾斯74杜希格認為:習慣很難被消除,只能被替代。 在《習慣的力量》里,他講過這樣一件事: 他每天下午3點左右,都要停下工作,去買一盒餅干。 查爾斯想改掉這個習慣,他就開始分析: 自己每天去買餅干,是因為饑餓嗎?好像不是。 是因為想吃甜食嗎?也不是。 是因為想趁機休息一下?也不是。 最終他發(fā)現(xiàn),他養(yǎng)成買餅干這個習慣,背后的「獎勵」機制竟然是——他每次買餅干,都為了能跟別人交談一會兒。 后來,查理斯就適當進行了調(diào)整:每到下午3點左右,他就停下工作,找人閑聊十分鐘。 滿足了內(nèi)心的社交需求后,查理斯就再也不想買餅干了。 點擊加載圖片 改變孩子的壞習慣,也是一樣的道理。 孩子每一個看似不好的習慣,背后都掩藏著我們難以發(fā)現(xiàn)的「獎勵機制」,找到它,順著「獎勵機制」調(diào)整一下,孩子的壞習慣,就很容易改變了。 比如,孩子喜歡咬鉛筆頭,觀察一下,每次咬鉛筆頭時,孩子是因為無聊?還是因為遇到困難,感到緊張? 針對不同的「獎勵機制」,教孩子順勢調(diào)整下「慣常行為」,比如,無聊時,搓搓手掌,緊張時,嘗試深呼吸,咬鉛筆的壞習慣,慢慢就能調(diào)整過來了。 一項研究表明:人每天的活動中,有超過40%的行為,都是習慣的產(chǎn)物。 孩子們也一樣:周一到周五背起書包去學校;下課后習慣性地去廁所;放學后不用認路,就能找到自己家…… 習慣對孩子的學習、生活,以及精神狀態(tài),都起著巨大的支撐作用。 哲學家西塞羅說:習慣能造就第二天性。 孩子們小時候,正是養(yǎng)成好習慣,調(diào)整壞習慣的黃金時期。 抓住習慣的「本質(zhì)」,堅持下去,相信每個孩子都能在好習慣中,成就更好的自己。(作者:小樹媽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