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是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的傳統文化精華之集成,爾后漢唐宋明清,即所謂春秋戰(zhàn)國之諸子百家為源頭,代有傳承接續(xù),創(chuàng)新發(fā)明,皆為立國之本。而新中國之建立,乃“革故鼎新”,開創(chuàng)空前未有之基業(yè),必然會帶來新與舊的對峙,乃至有破舊立新之爭。但是,“新”是從“舊”“蛻胎而來”,萬丈高樓是從基礎上砌起,新文化絕不能割斷舊傳統。我國經歷過一九四九至一九七八年前三十年的“文化革命”,與舊傳統徹底決裂的經驗教訓,認識到優(yōu)秀的中華文化傳統不能丟,“國學”仍然是重要的新文化的思想資源。這就是目前所以出現的“國學熱”的緣由。 當前,隨著國內各大學國學院的建立,國外各國孔子學院的紛紛落成,“國學”的內涵究竟是什么的問題,就自然而然地提了出來,必須講清楚,弄明白。 原來,作為公元前四五世紀時原創(chuàng)性的“軸心時代”的中華文明,就是以儒(孔子)與道(老子)兩家為代表,舉世所公認;在中國思想文化史上,儒、道兩家執(zhí)著一念,各有千秋,又優(yōu)勢互補,缺一不可,也是不爭的事實。如今,卻有的人執(zhí)拗地堅持:國學就是孔孟之道,儒學一家之天下。這顯然是有偏頗,甚至是誤導,與實不符。 如所周知,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植根于宗法社會,言必稱堯舜,法先王,效文武、周公,重經世治國之學,講人性,倡仁義,“克己復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張“三綱五?!?,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差有序的社會結構。儒家學說,到了漢代以后,則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主導思想,并且一直延續(xù)下來。 然而,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主要經典是《道德經》五千言,言簡意賅,盛大而精密。它崇奉先天地而生,萬有之始的“道”。雖比儒家更重在形而上的哲學思考,深邃玄妙,卻絕不容忽視。道家以“道”為萬有之本,講“道法自然”、“無為而治”、“上無為而民自化”。珍視個體生命,貴生,保生,長生。強調“負陰抱陽”、“以柔克剛”。“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特別是道家還認為“損不足而補有余,人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天之道。”由此釀出追求“均貧富”的平等呼聲,在受壓迫者中間,更演化出“替天行道”的號召。這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里,對儒家正統學說是不可或缺的補充。況且,還有老子而后的莊子,提倡“坐忘”,宣揚鯤鵬展翅翱翔九萬里,“逍遙游”等心靈自由,無我之主張。更給沉浸于入世的思想文化壓抑沉悶領域吹進來一股清風,帶來了一絲涼意。實為難能可貴。 儒家學說主陽剛,強調入世干政,即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相反,道家學說主陰柔,強調逸世無為,以柔克剛,即以靜制動,“上無為而民自化”。這兩者一陰一陽,一柔一剛,似乎是對立的,其實是互補的,“一陰一陽之謂道”嗎!而且,據記載(或不確——作者注)儒家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曾西行入周向道家祖師老子請教問禮。爾后答弟子問,仰慕贊嘆:老子形神“猶龍”而不可言說矣!另外,兩家還都共同尊奉眾經之源《易經》為經典。儒家尊《易經》為五經之首,“孔子晚而喜易”,竟至“韋編三絕”。而《道德經》、道家無處不言陰陽,則與《易經》息息相合相通。 儒、道兩家主張雖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與“和諧”這一點上卻是完全一致的。儒家講“和合”,“保合”、“中和”,“太和”,孔子講“合而不同”。道家也講“致中和,守靜篤”,“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和則生物等等。由此可見,儒、道兩家并不是絕對的對立,還有相通互補這方面,應予以特別關注。 因此,在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雖多遵奉儒家為“正統”,但是在經過大動亂和改朝換代、新王朝奠立以后,其開國之君大都要實行休養(yǎng)生息的政策,采納道家“無為而治”的辦法,及遵從“治大國若烹小鮮”的道家治國理政之教導。如經過秦朝十幾年的暴政,再遭受秦末農民起義和楚漢戰(zhàn)爭動亂而后,建立起來的西漢王朝,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就一直遵循“黃老之道”,行“南面之術”,無為而治,勵儉處靜,與民休息,很快就達到了社會安定,經濟恢復的目的,因而出現了“文景之治”。此后,又如在隋末戰(zhàn)亂結束之后建立起來的唐朝,也是如此。唐太宗李世民,遵法李氏祖先老子之道,則成就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天下大治,是為著名的“貞觀之治”,開創(chuàng)了盛唐偉業(yè)。凡讀史者,無不深曉其中的奧妙。 儒學、道家不僅是治國平天下之道,更是歷代的士人,即知識分子們取法的哲學思想和人生智慧之源泉,幾乎不可須臾有離。眾所周知的中國古代讀書人所走過的人生軌跡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也就是說,讀書的士子們若能“學而優(yōu)則仕”謀得一官半職,則入仕干政,以儒家“內圣外王”之道,實現其“致君堯舜上”的理想,為天下人謀福祉。如果一旦仕途失意,或進身無門,則往往是到道家那里找安慰,回歸自然,尋求內心的自由,放浪形骸,悠游自在,即走上所謂的“獨善其身”之路。前者典型代表是癡心于“致君堯舜上”的“詩圣”杜甫,而后者當屬“詩成笑傲凌滄洲”的“詩仙”李白?;仡櫸覈糯R分子滄桑歷史,無處不可尋覓到這兩種類型的影子,很少有人能跳出這個范圍。 而且,儒家學說和道家思想兩者都是開放性的,而不是封閉的思想體系,它們隨著歷史的前進而不斷地豐富和發(fā)展。漢代以后,佛教(也是“軸心時代”的原創(chuàng)文化)從印度傳入了中國,開初,確曾因我國囿于“夷夏之辨”一度顯得孑立。但經過了一番佛與儒、道三家的碰撞、辯駁、演變、磨合,外來的佛教漸漸中國化,到了隋唐之后,就逐漸實現了儒、道與佛的融和,達到了三教合一,共同形成了中國恢宏獨特的傳統文化。這也是世界各國思想歷史上未有先例的一大“典型”。之所以能達到這一點,關鍵在于儒家學說和道家思想這個中華原創(chuàng)文化,具有博大的包容性,具有堅強的“胃”,甚至能把域外的文化,如印度佛教,消化吸收,成為中國化的佛教。所以,史學大師陳寅恪早就指出:中國的傳統文化之精髓是“道家的真精神,新儒家的舊途徑”。故此,我們認為“國學”的根基是儒道互補,缺一不可。而那種把“國學”只看做孔孟創(chuàng)立的儒家學說一家所獨踞的認識,是有重大偏頗的。缺了老子創(chuàng)立的道家思想的補充,儒家獨腳難撐“國學這臺戲”,儒、道兩家,還要加上佛教,三足鼎立才能站穩(wěn)立牢。 至于當今如何研究“國學”,繼承傳統,開新立派,為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和平發(fā)展做出新貢獻,則是目前“國學熱”討論的主題,本文在此不做贅言。 最后,引用一位英國哲人的話,作為結語。史學大師湯因比在《展望二十一世紀》一書中自覺自為地跳出“西方中心論”的窠臼,大膽地指出:“在未來中國文化將取代西方文化,能夠推動人類和諧發(fā)展?!鄙踔令A言:“中華文明將統一世界?!倍鳛橹袊藙t不該妄自菲薄,理應具有文化自覺,為人類做出較大貢獻才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