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回國學:儒釋道哪個是中華文化源頭?南懷瑾和張至順說得都清楚儒釋道三家同屬于國學傳統文化,并沒有高下之分。儒釋道三家都屬于中國傳統文化,都是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來源。 南懷瑾老師曾經做過一個比喻,儒家就像糧食店,每天都要吃的。 釋也就是佛家,佛陀的尊稱叫做釋迦牟尼。所以說,佛家經常用釋來代表。 佛家就像超市,里面的東西很豐富,都是日常所需的必需品。經常去逛一逛,生活會得到很大的便利。 道家呢? 我們的傳統道家就像藥店,平時不管,不去理它也可以。但是一旦出了問題,一定要去找道家才能解決。一個人的思想精神,一個國家的民族文化,出了問題,要糾正過來,也往往是道家的思想文化起作用得多。 南懷瑾老師的這個比喻就很清楚的,能夠讓我們知道,儒釋道三家,并沒有什么高低貴賤之分,只不過是在不同的領域,發(fā)揮著不同的作用罷了。 張至順道長曾經也說得非常明白,在他老人家的著名著作《炁體源流》當中就提到,儒釋道三家,本是一母生。 這以上的種種就說明儒釋道三家的根源是很深的。 所以,首先大家要糾正一個錯誤的思想。儒釋道三家并沒有什么所謂的高下之分,不過是在不同領域發(fā)揮著不同的作用罷了,不過是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表達方式上面的差別罷了。 那么,中華文化的源頭究竟在哪個方面呢?儒家和道家是我們本土與生俱來產生的思想學派,并且在很早的時候,儒家和道家也是沒有分家的。所謂區(qū)分派別的概念,不過是后來那些弟子門人的狹隘觀念造成的罷了。早在老子和孔子的時期,并沒有說兩個是分開的。 所以說儒家和道家是中華文化的源頭的話,這個很容易理解。 有一部分人都以為佛家是外來的一個思想文化,所以就有點排斥它。根據淵回多年來的觀察,這一類人還是比較多的。 不過,我們今天去看這個環(huán)球世界能夠把佛家思想文化非常系統,非常完全保留下來的,只有在我們中國,在我們中華文化當中。 小日本,東南亞等很多地區(qū)的佛家思想文化都是有所欠缺的,都是不完全的,很大程度上都是跟我們學的,比如說小日本完完全全就是我們的文化養(yǎng)子。 東南亞的佛家思想文化,也深深受著著我們國學文化的影響。總的來看,我們國內的佛家思想文化是可以完完全全在理論系統上,包含他們的。畢竟我們這里是大乘,他們那里是小乘。這個展開來說的話是很復雜的,這里不再展開。 印度次大陸的情況是,佛家的思想文化,自從傳入我們東土之后,傳入我們這里之后,在他們當時的發(fā)源地早已經衰落了。 幾千年前,經過無數人的努力,佛家的思想文化已經完完全全轉移到了我們國內,并且完全融入到了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這個框架當中。 舉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禪定的翻譯,前面的禪取得音譯,后面的定是從哪里來的呢?這個定就是儒家四書五經《大學》中講的那個知止而后有定的定。 就這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就很容易發(fā)現,佛家思想文化的本土化做的是多么之好。 這種文化在融入我們的時候,也會保留我們本土文化的一些特點。說白了,就是我們本土產生的一些文化,也會借助佛家思想文化的形式保留下來。 儒釋道三家就像糖鹽水一樣,早已經融入在一塊分不開了。如果儒道兩家,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根源的話,那么佛家也必然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根源。 因為就像上面說的,儒道兩家的一些內容,必定會借助佛家思想文化的形式保存下來。當然,佛家的思想文化也不一定會影響儒道兩家。 事實上,發(fā)展到今天,儒釋道三家已經難分難解了。想要深刻地透徹理解儒釋道三家中的任何一家,都必須非常深入精通其他兩家的內容。 所以,我們就能夠得出一個結論,中華文化的根源源頭就是在儒釋道三家上。或者說是在儒釋道一家上,因為所謂的三家,除去形式上的不同,已經很像是一家了。 作為中華兒女,這樣寶貴的文化,為何要忍痛割愛,把它撇出去一部分呢?都繼承,都弘揚,它不香嗎? 好了,我們這一期的內容就先到這里,以上內容只是淵回的個人經驗,見解不足為論,僅供大家參考,大家如果覺得有幫助,歡迎大家點贊,做到轉發(fā)推薦,讓有限的內容發(fā)揮無限的力量,幫助更多的人,你的點贊支持我,為增加內容更新頻率,最后關注袁慧,能夠第一時間獲取更新,我們的再見,謝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