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2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首次批準了Sacituzumab govitecan(商品名Trodelvy?)用于治療轉(zhuǎn)移性三陰性乳腺癌(mTNBC),并且至少已經(jīng)接受了兩種針對性治療的成人患者。此項批準主要是基于I/II期臨床實驗(NCT01631552)令人信服的療效數(shù)據(jù)。此前,FDA已授予Sacituzumab govitecan突破性藥物資格(BTD)。Sacituzumab govitecan是一種抗體偶聯(lián)藥物(ADC),是由Trop-2的人源化IgG1的單克隆抗體偶聯(lián)了拓撲異構(gòu)酶I抑制劑(SN-38),Sacituzumab govitecan由Immunomedics開發(fā),用于治療包括乳腺癌在內(nèi)的實體腫瘤。sacituzumab govitecan的推薦劑量為10 mg/kg,在21天治療周期的第1天和第8給藥,然后維持連續(xù)的治療周期直到病情進展或者出現(xiàn)不可接受的毒性反應(yīng)。 藥效學與藥代動力學 Sacituzumab govitecan是一種新型、首創(chuàng)的抗體偶聯(lián)藥物,由靶向TROP-2抗原的人源化IgG1抗體與化療藥物伊立替康(一種拓撲異構(gòu)酶I抑制劑)的代謝活性產(chǎn)物SN-38偶聯(lián)而成。TROP-2是一種在90%以上的TNBC中表達的細胞表面糖蛋白。Sacituzumab govitecan的作用機制類似于游離的SN-38,此外,盡管未經(jīng)臨床證明,Sacituzumab的抗體部分可能會發(fā)揮抗體依賴性細胞介導(dǎo)的細胞毒性作用。在體外,Sacituzumab govitecan可提供比伊立替康更高水平的SN-38(高達136倍)。高水平的SN-38可能會克服Rad51介導(dǎo)的表達Trop-2的實體腫瘤中DNA斷裂的同源重組修復(fù),如TNBC。除此以外,Sacituzumab govitecan提供的SN-38是最活躍的非葡萄糖醛酸化形式,這可能部分解釋了Sacituzumab govitecan相比伊立替康較低的腹瀉發(fā)生率。Sacituzumab govitecan已經(jīng)在體內(nèi)和體外實驗中顯示出對三陰性乳腺癌和一系列癌癥,包括宮頸癌,子宮內(nèi)膜癌,卵巢癌和小細胞肺癌,鱗狀細胞肺癌,結(jié)腸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的活性。 在mTNBC患者中,單劑量10 mg/kg注射后Sacituzumab govitecan的平均分布量為0.045L/kg。Sacituzumab govitecan和游離SN-38的平均半衰期分別為16小時和18小時,sacituzumab govitecan的清除率為0.002 L/h/kg。在10 mg/kg的劑量,Sacituzumab govitecan和游離SN-38的藥代動力學在不同癌種的轉(zhuǎn)移患者中與在mTNBC的患者中大致相似。 目前,沒有關(guān)于Sacituzumab govitecan的代謝研究。SN-38通過UGT1A1代謝,在患者血清中可檢測SN-38的葡萄糖醛酸代謝物(SN-38G)。UGT1A1*28等位基因純合子的患者(這導(dǎo)致UGT1A1酶活性降低)接受Sacituzumab govitecan治療時可能增加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的風險。 目前尚無Sacituzumab govitecan在腎功能不全或終末期腎臟疾病患者中的藥代動力學研究,盡管已知腎臟對SN-38的消除作用很小。目前也尚無Sacituzumab govitecan或其組件的正式的藥物相互作用研究。 臨床試驗 Sacituzumab govitecan在轉(zhuǎn)移性實體瘤患者中進行的臨床試驗中(NCT01631552; IMMU-132-01)顯示了令人鼓舞的抗腫瘤活性。在第一階段劑量爬坡部分,Sacituzumab govitecan的劑量為8、10、12或18 mg/kg,在3周治療周期的第1天和第8天給藥(最多8個周期),直至疾病進展或出現(xiàn)不可接受的毒性反應(yīng)。在25名患者中,有2名獲得了部分緩解(PR),其中16名病情穩(wěn)定。總體而言,有三名患者的腫瘤組織減少了≥30%,最大耐受劑量為12 mg/kg。在第一階段的8和10mg/kg的劑量為可接受耐受水平。因此, 8和10mg/kg劑量被選為第二階段研究。在IMMU-132-01的II期劑量擴展實驗部分,178例晚期實體瘤患者使用Sacituzumab govitecan 8或10 mg/kg治療。總體而言,10mg/kg劑量相比8 mg/kg表現(xiàn)出更好的客觀反應(yīng)率和臨床受益率,因此,選擇10 mg/kg的劑量用于進一步實體瘤患者的臨床研究。 隨后開展的針對既往接受過2線以上治療的mTNBC患者的II期臨床實驗中,研究共入組108名患者?;颊呓邮躍acituzumab govitecan 10mg/kg,第1天、第8天給藥,21天為1周期的治療,直到出現(xiàn)疾病進展或不能耐受的不良反應(yīng)。結(jié)果顯示,客觀緩解率(ORR)達到33.3% (95% CI 24.6–43.1),達到了實驗的主要終點。其中3名為完全緩解(CR),33名為部分緩解(PR)。臨床獲益率(CBR:CR+PR+SD>6個月)為45.4%(95%CI 35.8-55.2)。中位反應(yīng)持續(xù)時間(DOR)為7.7個月(95%CI 4.9–10.8)。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5.5個月(95%CI 4.1–6.3)和中位總體生存期(OS)為13.0個月(95%CI 11.2-13.7)。中位隨訪時間為9.7個月(數(shù)據(jù)截止到2017年12月)。 不良反應(yīng) 在IMMU-132-01的II期劑量擴展部分中,89例晚期上皮癌患者接受了Sacituzumab govitecan 10 mg/kg,最常見(發(fā)生率≥5%)的≥3級不良事件(AEs)為中性粒細胞減少(36%),白細胞減少(12%),貧血(12%),腹瀉(10%),疲勞(9%)和高熱的中性粒細胞減少癥(7%)。中性粒細胞減少是最常見的劑量限制性毒性,它與血清中g(shù)ovitecan水平或UGT1A1基因型無關(guān)。Sacituzumab govitecan的安全性總的來說,是可預(yù)測和可管理的。 在108例mTNBC患者中接受sacituzumab govitecan治療的IMMU-132-01中,有66%的人發(fā)生3級AE,最常見的(發(fā)生率≥5%)是中性粒細胞減少(26%),貧血(11%),低磷血癥(9%),WBC減少(8%),腹瀉(8%),惡心(6%)和嘔吐(6%)。19%的患者發(fā)生了4級AE,并且包括中性粒細胞減少癥(16%)和白細胞減少(3%)。31%的患者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yīng),最常見的(發(fā)生率> 1%)是高熱性中性粒細胞減少(6%),嘔吐(5%),惡心(3%),呼吸困難(3%),腹瀉(4%),貧血(2%),胸腔積液(2%),中性粒細胞減少(2%),肺炎(2%)和脫水(2%)。不良反應(yīng)導(dǎo)致45%的患者中斷治療,最常見的是由于中性粒細胞減少癥(33%)。兩名病人因與治療有關(guān)的不良事件而終止治療?;颊咴谄骄形粫r間5.1個月的時間內(nèi)接受了平均9.6個周期的Sacituzumab govitecan。 免疫反應(yīng) 與所有治療性蛋白一樣,Sacituzumab govitecan具有潛在的免疫原性。在大約2%(2/106)的mTNBC患者中檢測到了抗抗體。 關(guān)于TNBC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見的癌癥類型,全球每年確診超過200萬例。三陰乳腺癌(TNBC)約占所有乳腺癌比例的15%,與其他類型乳腺癌相比,TNBC在50歲以下女性中更為常見。TNBC特指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及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三者均為陰性表達的乳腺癌,進展迅速,預(yù)后極差,5年生存率不到15%。TNBC對激素療法和HER2靶向療法(如羅氏赫賽汀Herceptin)均無效,臨床治療選擇非常有限,主要依靠化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