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讀大奸臣秦檜的詩嗎? 你會夸贊蔡京的書法嗎? 當(dāng)?shù)屡c才不能統(tǒng)一,是德行重要,還是才華重要呢? 在宋代,有這樣一位詩人,他陷害蘇軾,是“烏臺詩案”的始作俑者,卻寫下一首宋詞,成《宋詞三百首》中的名篇,中間兩句美到哭,成朋友圈分享名句。 這位曾經(jīng)構(gòu)陷蘇軾的人就是北宋詞人舒亶【dǎn】,他的《虞美人》是一首佳作。 《虞美人·寄公度》 芙蓉落盡天涵水,日暮滄波起。 背飛雙燕貼云寒, 獨(dú)向小樓東畔、倚闌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滿長安道。 故人早晚上高臺, 贈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這真是一首絕美的詞,詞人從夏秋寫到冬春。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滿長安道?!苯^美的意境,受到許多人的青睞,成為網(wǎng)上人人分享的金句。 寫下這首詩時(shí),舒亶是十分悲傷的。 十年前,他因?yàn)榕c尚書省意見相左而離開京城,在家賦閑了十年,再次被任用。 重回京城本是高興的事,可是十年后的京城,早已經(jīng)物是人非,親朋故舊早已不再,他感到很孤獨(dú),渴望友人的信息和慰藉,于是寫下這首《虞美人·寄公度》。 公度是他的朋友。 傍晚他獨(dú)自登上小樓,夏天已過,只看到芙蓉凋殘,寥廓的天空與浩瀚的江水相連,蒼茫一片。詞人獨(dú)倚著小樓,看遠(yuǎn)處的燕子,飛入寒冷的云端。 殘敗的荷花,凄冷的意象,無不告訴世人:詞人是憂郁的。 下片,詞人直抒自己的狀態(tài)。 浮生有多少難以消釋的煩惱,真應(yīng)該在醉鄉(xiāng)中老去。光陰荏苒,京城又蓋滿紛紛大雪。 “雪滿長安”既點(diǎn)時(shí)地,又渲染出一派冷寂的氣氛,雪夜把盞,卻少對酌之人,歲暮懷人的孤凄心境可想而知。 他想念朋友,如果朋友也思念他的話,一定會像陸凱一樣,給他寄來一枝江南報(bào)春的早梅吧! 詞人渴望朋友的慰藉,渴望朋友的幫助。 此詞上片寫景,下片抒情,用筆放達(dá)超逸,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清·丁紹儀《聽秋聲館詞話》:縱不識字,亦知是天生好語。 即使是不認(rèn)字的人,也會愛上這天好的好言語。 少有人知的是,寫出這樣“天生好言語”的舒亶是一個(gè)告密者,是蘇軾“烏臺詩案”的始作俑者之一。 1079年,蘇軾遷湖州太守。 按照慣例,他給皇帝上了一道表書——《湖州謝表》。 可是,一堆小人一直盯著蘇東坡,這道例行的表文讓他們抓到了把柄。 表文中有這樣一句:伏念臣性資頑鄙……知其愚不適時(shí),難以追陪新進(jìn)。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yǎng)小民。 一直盯著蘇軾的四個(gè)小人李定、舒亶、張璪、何正臣紛紛上奏章。 何正臣首先上表:蘇軾愚弄朝廷,有啥問題都?xì)w咎到新法頭上,太自大了。 舒亶接著上表:蘇軾的湖州上表,有諷刺朝廷時(shí)事的意思,士子們聽了,都十分憤慨。 最后,李定做總結(jié),給蘇軾列了四條罪狀,稱蘇軾必須要斬首。 彈劾案擺在宋神宗面前,即使宋神宗對蘇軾的印象極好,也不得不將蘇軾立案調(diào)查。 案子交給御史臺,李定是御史中丞,他派人到湖州緝拿蘇軾。 官差臨門,蘇軾非??謶郑瑓s又不得不遵皇命。 蘇軾被押至京師,關(guān)在烏臺,這就是有名的“烏臺詩案”。 蘇軾的這一場劫難,舒亶可謂是始作俑者之一。 舒亶還一直勸皇帝,早點(diǎn)殺掉蘇軾,還奏請將司馬光、范鎮(zhèn)、張方平和蘇東坡的另外五個(gè)朋友一起處死,其心真是毒辣。 宋神宗終于還是沒有殺掉蘇軾,而是將他貶到黃州,令舒亶等人大失所望。 我們讀了詩,是絕美;看作者,確實(shí)是小人。 一位失德的小人寫出的佳作,我們應(yīng)該怎么看呢? 哲學(xué)里有一個(gè)用語,叫“一分為二”。 小七非常贊同“一分為二”地看待舒亶。 他確實(shí)是個(gè)小人,羅織罪名,陷害蘇軾,道德敗壞,我們鄙視他; 另一方面,他的才華高超,有優(yōu)秀的作品傳世,我們應(yīng)理智地欣賞贊揚(yáng)。 就如這首《虞美人》,婉曲含蓄,思致綿密,就是一篇佳作。我們不應(yīng)該因?yàn)樽髡叩娜似范p視它。 詩友們,對于德才不能兼?zhèn)鋾r(shí),你們又會怎樣選擇呢? 是鄙視作者的為人,進(jìn)而不看他的所有作品;還是會鄙視為人,而欣賞優(yōu)秀的作品呢? 留言區(qū)大家一起討論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