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榕 編者按: 這個國家歷經(jīng)磨難,但從來不怕磨難。 這是一位久經(jīng)磨難唯一不死,永遠(yuǎn)也不會被打垮的偉大英雄!他的名字,叫做中華民族! 屹立東方5000年的中華文明史,為什么綿延不斷、燦爛輝煌?其內(nèi)涵在哪里?每一位國人都應(yīng)了解。 了解國情,知己知彼,方能增強文化自信,方能加油鼓勁,助推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每一位國人都應(yīng)好好讀讀這篇文章。 一、流傳后世的德虞之治 舜帝是我國上古時期的五帝之一,中華民族的始祖,華夏文明的奠基人,距今約4000多年。在中華文明史上,舜帝開創(chuàng)了“德治”文明的新時代,代表了中華文化的最高成就。史書說“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這是對他的最高評價。 堯舜禹時期,我國的部族分野,大致可分為華夏、東夷、苗蠻三大集團。古華夏部族分為黃帝、炎帝兩大支,在今陜西、山西及河南的結(jié)合部一帶;近東方的東夷集團自成單位的高陽氏(希額項)、有虞氏(帝舜)、商人,在今河南與山東、河北的環(huán)渤海地區(qū),稱為東方夷人;大別山以南則為南方苗蠻之人。 古人將中原地區(qū)稱為“華夏”,將居于我國南部的少數(shù)民族統(tǒng)稱為“南蠻”、“異族”。他們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稱呼。夏商以前稱三苗、蠻夷、和夷、裸國,周朝時稱南蠻、荊蠻、荊越、揚越、百越。南蠻的民族成分相當(dāng)復(fù)雜,大體可分為百越、百濮與巴蜀三大族系。百越族系分布于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qū),百濮族系分布于今湖南、貴州一帶,巴蜀族系分布于今四川、重慶一帶?,F(xiàn)今南方的少數(shù)民族大多由南蠻民族演變而來。 涿鹿之戰(zhàn)蚩尤被殺后,所屬九黎部落經(jīng)過長期斗爭,一部分留在北方,建立了黎國,后來滅于周朝;一部分參加了黃炎部落聯(lián)盟,逐漸融合于華夏族;還有一部分退回到南方江漢流域,建立了三苗部落聯(lián)盟。戰(zhàn)國時的荊楚與今天的苗族、瑤族,就是九黎、三苗的后裔。 據(jù)古史記載,今兩湖與其接壤的江西、安徽的部分地區(qū),歷來就是苗族(古稱三苗)活動的場所,《戰(zhàn)國策·魏策》記吳起之言曰:“昔者,三苗之居,左有彭蠡(今江西鄱陽湖)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今廣西全州)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p> 三苗地域圖 黃帝以后,黃河流域又先后出現(xiàn)了幾位杰出的部落聯(lián)合體首領(lǐng),他們就是堯、舜、禹。這時已是龍山文化的晚期,處于氏族制度行將崩潰的時代。傳說中堯又稱陶唐氏,他的發(fā)祥地在今山西汾河流域,現(xiàn)在山西臨汾市南的伊村有“帝堯茅茨土階”碑,堯廟村有堯廟,臨汾縣有堯陵、神居洞。他的生活非常簡樸,住的是茅草房,吃的是粗糧,喝的是野菜湯,冬天披塊鹿皮,夏天穿件粗麻衣。但他卻勤于政事,將部族管理得井井有條。舜又稱有虞氏,出生在姚墟(今山西垣曲東北)。傳說他在接替堯擔(dān)任部落聯(lián)合體首領(lǐng)之前接受堯的考察時,曾在歷山(中條山別稱)耕田,在雷澤(今山西芮城北)捕魚,在河邊的陶城(今山西永濟蒲州鎮(zhèn)北)制陶,后來堯把他封在虞地(今山西平陸西南),擔(dān)任部落聯(lián)合體首領(lǐng)。舜嚴(yán)于律己,而又寬厚待人。他被推舉為首領(lǐng)后,使天下大治,政通人和。禹的先祖?zhèn)髡f住在河套一帶,禹的時候遷徙到今河南西部。他以天下為己任,率領(lǐng)百姓治理水患,發(fā)展生產(chǎn),受到高度的贊揚。由于堯、舜、禹治理有方,當(dāng)時的社會獲得很大的發(fā)展,呈現(xiàn)一片安寧、祥和的太平景象,“天下大和,百姓無事”,他們也因此被后人尊奉為圣賢人物。 舜帝孝感動天圖 由于虞舜“至孝”的名聲,和耕作、漁獵、制陶等方面的卓越才能,以及人品、人格的獨特魅力,被華夏首領(lǐng)唐堯看中,將娥皇和女英兩個女兒嫁給大舜。大舜不負(fù)圣命初展才華,他治理華夏、東夷流血爭奪的媯汭之地,使其一年成聚,兩年成邑,三年建都,成為雙方的貿(mào)易中心。當(dāng)時天下洪水泛濫,四兇作亂,身為攝政王的大舜殺了治水不力帶頭謀反的鯀,然后啟用鯀的兒子禹繼續(xù)治水,終于降服了水患,發(fā)展了經(jīng)濟。大舜在政治上以德治國,修訂立法,建立五刑,使民族融和,天下和諧。 傳說中堯舜時期,因南方山多地少,水患嚴(yán)重,交通不便,生產(chǎn)力低下,時稱“三苗”的南蠻民族備受歧視,曾與炎、黃集團有過抗?fàn)?。諸侯有苗不服,率眾北上,“堯征而克之于丹水(漢江支流)之浦”;虞舜在位,三苗首領(lǐng)和共工、歡兜、鯀等人被冠以“四兇”之號,分別遭到放逐或殺戮。其中三苗首領(lǐng)有苗被發(fā)配到華夏最南邊,即鄰近“蒼梧”域境的長沙郡邊境地區(qū)(今廣西全州),讓其遠(yuǎn)離朝廷,遠(yuǎn)離自己的部落中心,使之想造反都力不從心。有苗被放逐后,還是不服,大禹治水時帶兵攻打過,欲征服有苗,但沒有成功。因為有苗是蚩尤的嫡系,非常頑強,在部族里影響力非常大。后來,舜帝實施懷柔政策,以文教感化苗民,而且非常誠心。此后,苗人逐漸消除了以往敵視華夏人的心理,接受了華夏政權(quán)的統(tǒng)治。 舜帝啟用大禹治水成功,九州疆界分明,人們重建家園。四海之內(nèi)所有的諸侯國的人民,都可以沿著四通八達(dá)的貢道往京師匯聚在一起了。掌管土、木、水、革、器、貨的六大政府部門,都能各負(fù)其責(zé),將各地的賦稅征收和保管起來;九州的土地都按標(biāo)準(zhǔn)劃定了質(zhì)量等級。舜帝要求中央政府要節(jié)用惜物,謹(jǐn)慎地處理天下的賦稅和財貨,全國各地按照土地的三品九等按時交納賦稅。 這時候中國的領(lǐng)地東臨遼闊的大海,西至遙遠(yuǎn)的沙漠,南至偏遠(yuǎn)的嶺南。舜帝的仁德和聲威已經(jīng)四海傳揚。帝國強盛,禹功不可沒。經(jīng)過多年考察,舜帝決定將大禹定為帝位繼承人。 二、舜帝南巡的故事 舜帝時期,定下“五年一巡狩”的制度。即每隔五年,舜帝御駕到全國各地巡視一番,于是便有了舜帝南巡之說。 史籍關(guān)于舜帝南巡的記載,以《山海經(jīng)》為最早。據(jù)《山海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載:“南方蒼梧之丘,蒼梧之淵,其中有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長沙零陵界中?!彼抉R遷《史記》載:舜“南巡狩,崩于蒼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為零陵”。當(dāng)然,有很多典籍也有記載。如《古文尚書》:“舜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陟方乃死?!比纭吨駮o(jì)年·帝舜有虞氏》:“三十二年,帝命夏后總師,遂陟方岳?!笔钦f舜帝從六十一歲登臨帝位,經(jīng)過了三十二年,也就是九十三歲的時候,命令夏禹做攝政帝,自己就升道南方巡狩。 舜帝南巡圖 關(guān)于舜帝南巡,既有文字記載,更有不少傳說故事流傳,這絕非偶然。 舜帝有沒有過南巡之舉?答案是肯定的,不容置疑。理由明明白白:其一,關(guān)于舜帝南巡的傳說故事生動而具體;其二,關(guān)于舜帝南巡的理由系統(tǒng)而詳盡,其三,考古發(fā)現(xiàn)與傳說故事、史籍記載十分吻合。傳說故事,史籍記載、考古發(fā)現(xiàn)三位一體,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對舜帝是否南巡過提出質(zhì)疑。 專家考證舜帝南巡路線是:“從蒲坂出發(fā),經(jīng)安邑(山西夏縣)南行過黃河,過鳴條(河南封丘東),過宛(今南陽),渡淮河、漢江南行,再經(jīng)夷陵(今武漢)過江入巴陵(今湖南岳陽),沿湘江南下,至南岳衡山(今湖南衡陽)。之后,再南行至零陵(今廣西全州)。 據(jù)《后漢書·東平王蒼傳》載,舜帝南巡途中還探望了弟弟象的一家,并說象的封國在“有庳”。這個地方在哪里?就在湖南道縣北??芍吹圩阚E所到不止五嶺,蒼梧之野的華夏邊境、象的封地、三苗居住地都曾經(jīng)是他巡視的地方。 舜帝南巡所經(jīng)過的區(qū)域 關(guān)于舜帝南巡的動因,學(xué)術(shù)界認(rèn)為有四:一是了卻夙愿。舜帝曾有過多次巡狩,但是南巡也只到過南岳衡山,沒有到過真正的南疆。因此老來決心南巡直達(dá)南疆。二是感化南蠻。舜帝以仁德感化三苗,實現(xiàn)“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抱負(fù)。三是憑悼亡靈。舜封其弟象于南方的有庳(今湖南道縣北)。經(jīng)舜教化后的象在有庳做了不少好事,死后當(dāng)?shù)厝肆⒂邢箪簟S锈剡b遠(yuǎn),舜從未去過,老來心感不安,所以有心到有庳憑悼。四是回避矛盾。大禹治水成功,攝政以后,功高震主。舜帝圣明賢達(dá),耄耋之年毅然決定遠(yuǎn)避南疆,免得矛盾激化后難于收拾,當(dāng)在情理之中。 綜合所有典籍來看,舜帝南巡的真實目的應(yīng)該是“德服三苗”。舜帝雖有平四兇、四罪之功,卻并不迷信武力,對三苗采取懷柔政策,所以才會一路宣講著道德教化,同時伴隨著音樂熏陶,并身體力行地率先垂范,最終“勤民事而野死”,還將自己的圣體留在了九疑山,再加上二妃的淚灑斑竹、殉情瀟湘,終于感化了三苗部落,心悅誠服地加入了華夏民族的大家庭。這在史書里舜帝與三苗“樂與天地同”,“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fēng)》”“誕敷文德,舞干羽于兩階”得到確證。 舜帝十分注意處理各族之間的關(guān)系,施行撫民相安,以德感召教育為先的治國方針。他定期巡行,溝通中央與地方的關(guān)系,封爵晉官,使諸侯臣服,使中華民族逐漸聚攏團結(jié),以致后來形成了一個多民族組成的團結(jié)的國家雛形,并日益發(fā)展壯大,逐漸向心聚集,凝聚成東方世界的一個偉大民族。 舜帝南巡的終極之地,便是“蒼梧之野”零陵,也就是今天的廣西全州。 全州在歷史上稱為零陵。公元前221年,統(tǒng)一中國后的秦始皇為了紀(jì)念舜帝,遂將舜帝晚年活動過的“蒼梧之野”設(shè)置為一個縣,取名零陵縣,隸屬長沙郡,縣治設(shè)在今廣西全州鳳凰鎮(zhèn)。當(dāng)時零陵縣轄含今永州的大部、邵陽市西南部、衡陽市西南部、廣西桂林市大部分。 漢武帝于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將零陵縣升級設(shè)立了零陵郡,將其從長沙郡獨立出來。另在今全州縣城的北邊(永歲鎮(zhèn)梅潭村)置洮陽縣,作為原零陵縣治所。東漢時期光武帝劉秀將零陵郡治東遷至泉陵縣(今湖南永州市)。因此,舜帝南巡終極之地和所葬之地零陵,是廣西全州,而不是后來的湖南零陵。 西漢時期的零陵郡區(qū)域圖 也許是舜帝年事已高,長途爬涉,亦或許是舜帝從北方而來,水土不服,舜帝竟在零陵一病不起。 舜帝死后,遺體不可能運回北方,只好就地安葬,就葬在了當(dāng)?shù)乇环Q之為“龍脈”的九龍山。依據(jù)堯舜葬制,“不封不樹”,不封是不壘墳堆,不樹是不立墓碑。因舜帝崩葬于此,二妃尋陵不見,但見“九峰相似,望而疑之”,因而九龍山又名九疑山。秦始皇在祭祀舜帝時,將找不到舜帝陵墓的地方取名“零陵”,意思是舜帝崩于斯葬于斯而又沒有陵墓的地方,是使人涕淚飄零的地方。所以司馬遷所說:舜帝“崩于蒼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為零陵”(《史記·五帝本紀(jì)》)。 古蒼梧郡位置圖 舜帝駕崩后,當(dāng)?shù)氐陌傩諡楦屑に赐醯墓Φ拢驮诋?dāng)?shù)亟巳磸R(又名虞帝廟),塑了舜帝神像,他們將舜帝奉為虞神,奉湘沅二妃為水神,四時朝拜,香火不絕。每逢大旱或大澇時節(jié),他們便備祭品,舉會首上九疑山或到舜廟,耍龍燈祭祀舜帝,祈求風(fēng)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有關(guān)請舜帝和神龍祈雨或祈晴的過程,柳宗元在《舜廟祈晴文》一文中有詳細(xì)記載。從其祭祀儀式中“大堂請圣”的唱詞“東岳治天堯舜帝,南岳師天堯舜皇,西岳松天堯舜皇,北岳安天堯舜皇,五岳五天堯舜帝,五岳五天堯舜皇”看,這里的民俗深深地打上了舜文化的烙印。 舜帝南巡“德服三苗”“勤民事而野死”,還將自己的圣體留在了九疑山。舜帝創(chuàng)造的“以孝治家”、“以德治國”和“以德樹人”成為了世人所追求的最高的道德標(biāo)準(zhǔn)和理念。所以歷代歷朝從皇帝到臣民都非常崇敬舜帝,紛紛建廟祭拜,以示紀(jì)念,留下了眾多歷史遺跡和故事傳說。 秦統(tǒng)一中國后,秦始皇為了紀(jì)念舜帝,遂將舜帝晚年活動過、并在那里駕崩的“蒼梧之野”設(shè)置為一個縣,取名零陵縣。漢武帝于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直接將零陵縣升級設(shè)立了零陵郡,足見我國古代對舜帝及舜帝文化的重視。 舜帝南巡時在南方留下了大量的舜跡遺存,有許多與舜帝所葬及祭祀有關(guān)的地名。比如湖南境內(nèi)的君山、德山、韶山、崀山、舜皇山、九嶷山。與湖南交界的廣西全州(當(dāng)年歸湖南管轄),有九疑山、虞帝嶺、天子嶺、望夫山、鹿鳴村、零陵屋、祀山、大屋壇(祭壇),桂林市區(qū)有虞山、堯山等。每一個地名,都聯(lián)系著一個與舜帝南巡有關(guān)的故事。 據(jù)全州縣志記載:在全州西北山嶺有紀(jì)念舜帝的九疑山、舜皇山。縣境內(nèi)有三座舜廟,有虞帝嶺、大舜巡行處、行宮。還留下了舜帝二妃娥皇、女英在全州三江口北渚李家山即湘川“赤壁”為舜帝殉情的悲凄傳說。早在漢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荊州牧劉表就在此建了湘源二妃廟。 《全州縣志》對舜葬全州有明確的記載(圖片提供:蔣咸喜) 九疑山是位于廣西全州縣大西江境內(nèi)、一直綿延到西延(今資源縣)的一座大山,由九條山脊共一山頂,名九龍山,山勢因有“九龍歸位”地相而名。后因舜帝崩葬于此,尋陵不見,又名九疑山。《全縣志》地理(第63頁)記載九疑山在全州的西北山嶺之中:全州“西北山地,為越城嶺之支脈?!渲饕叻迦缍Y山、覆釜山、謝花峰、靈家山、祝融山、九疑山等普通海拔七百余公尺?!逼渲芯椭v到了全州有這座九疑山。 眺望九疑山 舜皇山又名舜山?!度菘h志》載,在全州縣西北與湖南東安縣(古屬全州)交界的大西江鎮(zhèn)和文橋鎮(zhèn)境內(nèi)有舜帝巡行過的舜皇山。清代嘉慶《全州志》卷之一輿地(第15頁)記載全州縣境內(nèi)有舜山巖和舜山:“舜山巖在三都去城七十里,有水北出會舜山?!薄稏|安縣志》也有載:“永之東安縣有舜山、玉陛源,皆祀有虞氏?!蛩囱册魉?jīng)也。”。 全州還是舜帝二妃殉夫之地。漢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全州境內(nèi)就有了為舜帝二妃娥皇、女英所建的二妃廟。沅湘二妃廟位于全州縣城南灌江、湘江、羅江三水相會處的北渚(又稱三江口),即李家山三角洲。該廟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廟內(nèi)置有柳宗元《二妃廟碑》和柳開《諷虞嬪詩并序》等石刻碑。北宋古文運動的先驅(qū)、殿中侍御史柳開曾在知廣西全州任上考證:古書今俗,舜帝二妃娥皇、女英在全州的殉夫地就叫“沅湘”,并建有二妃廟。 在全州九疑山附近,還有一個村莊叫鹿鳴村,流傳著“雙鹿悲鳴”的故事。相傳舜帝南巡時,有雙鹿相伴左右,至蒼梧之野舜帝不幸病故,“萬民大慟,雙鹿尤為悲切,繞山疾駛,啾啾悲鳴,哀哀三日,聲聞九天”,后來雙鹿要到洞庭湖向娥皇、女英二妃報喪,奔至橫溪源口,仰山高路遠(yuǎn),江河擋道,悲鳴欲絕。好在有城隍土地神為雙鹿指引,改走水路沿夷襄水河谷順流而下,到達(dá)洞庭,“途遇娥皇、女英二妃,跪報噩耗”,二妃聽到噩耗悲慟萬分,前來九疑山尋夫。后來這個雙鹿悲鳴并有城隍土地神為其指路的橫溪源口,便稱之鹿鳴村。 舜帝去世后,歷代帝王祭祀不斷。從夏禹起,就開始祭舜,其形式有大致兩種:望祭、遣祭。望祭是帝王親自在高處往九疑山方向遙祭,見于正史記載的有三次。第一次望祭的是禹,第二次望祭的是秦始皇,第三次望祭的是漢武帝。 遣祭是帝王派遣朝官,以欽差御祭身份到舜帝陵或舜帝廟祭舜。由于舜帝崩葬之地零陵(全州)沒有修墓,無從查找。加之東漢光武帝劉秀將零陵郡治東遷至泉陵縣(今湖南永州市)后,為了祭祀方便,便在湖南寧遠(yuǎn)的九嶷山修建了一座舜帝陵和一個舜帝廟,以供祭拜。 所以,舜帝崩葬之地是在最初署名零陵的廣西全州,而非漢朝東遷零陵的今日之湖南永州,更不是湖南寧遠(yuǎn)。 舊時皇帝或官員祭祀還有專門的祭文,如唐朝皇帝唐玄宗派遣張九齡赴九嶷祭舜,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派遣翰林院編修雷燧赴九嶷祭舜。據(jù)史志記載,明代遣祭15次,清代遣祭45次,保留下來祭碑30通。 舜葬地零陵(今廣西全州)及九疑山一帶的民眾,為了感謝舜帝的功德,先后多次建造舜帝廟來表示他們的崇敬與懷念。聽老輩人說,過去這里香火一直很盛,一直到解放后才逐步衰落下來。 遺憾的是,歷經(jīng)幾千年的風(fēng)霜雪雨,特別是抗日戰(zhàn)爭中的日軍侵占全州,燒殺搶掠,有關(guān)舜帝南巡的遺存已經(jīng)蕩然無存,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作為一代帝君,舜帝畢生“勤民事”“苦憂人”“只為蒼生不為身”,畢生推行“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五常教化。從我們后人的眼光來看,舜帝之所以成為中華民族的大英雄,不僅因為他一生推行開誠議政、道德教化、治水安民、安定天下的政治主張,開創(chuàng)了中華民族原始社會的輝煌時期,還因為舜帝有個一次震古爍今、名垂青史的南巡活動。 桂林虞山的虞帝廟 三、舜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頭 舜帝南巡既帶來了民族大融合,也帶來了文化大融合,奠定了“大一統(tǒng)”的基礎(chǔ)。自此以前,北方的華夏集團,與南方的三苗、九黎戰(zhàn)爭不斷,形成兩大對立的陣營;自此以后,這種現(xiàn)象不復(fù)存在,無論中原大地如何動蕩分裂,最終都?xì)w于統(tǒng)一。 舜帝南巡“德服三苗”“勤民事而野死”,還將自己的圣體留在了九疑山。舜帝創(chuàng)造的“以孝治家”、“以德治國”和“以德樹人”成為了儒家所追求的最高的道德標(biāo)準(zhǔn)和理念。 舜帝青年時代以孝行聞名,名列二十四孝之首,因朝臣四岳推薦,堯經(jīng)過多方考驗,禪位于舜。舜在位四十九年,他召見諸侯,考察民情,選賢事政,明定賞罰,進(jìn)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政治興革,勵精圖治,實現(xiàn)政通人和、人民安居樂業(yè),并選拔治水有功的禹為繼承人?!八暮V畠?nèi)咸戴帝舜之功”、“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天下呈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清平局面。他所到之處,無不受到人們的崇敬,故《史記·五帝本紀(jì)》稱“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不是沒有道理的。在中華文明史上,舜帝開創(chuàng)了“德治”文明的新時代,具有里程碑式的歷史意義。舜帝之所以成為“三皇五帝”中流傳故事最多、被后人歌頌最多的人物,就是與他對中華民族的千秋功業(yè)和巨大貢獻(xiàn)有關(guān),特別是與舜帝南巡事件有關(guān)。 全州舜文化公園 舜帝的妻子湘妃,又稱湘夫人、湘君、湘靈、湘女、二妃,即娥皇女英姐妹二人,是唐堯的女兒。關(guān)于娥皇與女英,史學(xué)界、文學(xué)界都曾涉及,都有一定的地位和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幾個方面:一是中國女德的典范。娥皇、女英均為賢妻良母,以其聰明才智助舜經(jīng)歷種種考驗,度過道道難關(guān),而且在促進(jìn)民族的融匯和團結(jié)方面,起了粘合劑和潤滑劑的作用,幫助虞舜成就了帝業(yè)。娥皇、女英與舜帝患難與共,夫妻恩愛,讓世人景仰。二是中國愛情故事的源頭。有了舜帝南巡這個史實,有了娥皇、女英與舜帝之間牢不可破的夫妻情愛,就有了二妃尋夫淚染竹斑的慟天地、泣鬼神的愛情故事。這故事流傳了數(shù)千年,是我國最早的一個愛情故事。三是中國古典文學(xué)的固定意象。從屈原開始,湘妃故事頻繁出現(xiàn)在包括詩詞、散文、音樂、繪畫等的古典文藝中,與之有關(guān)的事物如湘水、瀟湘、九疑山、斑竹、湘妃淚等等,由于被反復(fù)歌詠,因而成為古典文藝中的固定意象,在中國古典文學(xué)中具有重要的影響。 后來,有關(guān)舜帝與娥皇、女英二妃在全州沅湘殉情的傳說,還被演變成湘水之神湘君與湘夫人的愛情神話。 由于“舜德大明”,被后人尊為中華民族始祖之一,在古代被尊為五帝之一,華夏文明的重要奠基人,深受后世敬仰。夏禹、秦始皇、漢武帝、唐玄宗、明太祖、康熙、乾隆等歷代帝王都非常注重祭舜,宋之問、李白、劉長卿、元結(jié)、張謂、戴叔倫、劉禹錫、韓愈、柳宗元等文人墨客亦寫下了數(shù)以百計的詩文作品。 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在其作品中也曾寫到,“濟沅湘以南征兮,就重華而陳詞”(《離騷》),“令沅湘兮無波,使江水兮安流”(《九歌·湘君》)。他寫到自己到過“沅湘”,并根據(jù)沅湘當(dāng)?shù)孛耖g傳說創(chuàng)作了《湘君》和《湘夫人》這兩首祭祀湘水之神的優(yōu)美而古老的戀歌絕唱。 唐代詩人高駢詩詠:“虞帝南巡去不還,二妃幽怨云水間。當(dāng)時血淚知多少?直到而今竹尚斑。” 唐代詩人劉長卿到全州(唐朝稱湘源縣)時作《斑竹》詩:“蒼梧千載后,斑竹對湘源。欲識湘妃怨,枝枝滿淚痕?!?/p> 唐代詩人李嘉佑作《雜曲歌辭·江上曲》云:“蒼梧秋色不堪論,千載依依帝子魂。君看峰上斑斑竹,盡是湘妃泣淚痕?!?/p> 宋代詩人陶金作《過全州》詩:“南北東西幾萬峰,郡城如在畫圖中。何人裁斷湘妃竹,半蘸秋江作釣筒。” 明代顧璘謫知全州,舉觴浮白,憑吊二妃,詠嘆:“淚竹斑斑空灑血,玉輦而今何處?” 一代偉人毛澤東曾揮筆寫下了“九疑山上白云飛,帝子乘風(fēng)下翠微”的壯麗詩篇。 毛主席題詩 舜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頭。其道德文化與炎帝農(nóng)耕文化、黃帝政體文化共同構(gòu)成了中華文化三座里程碑。千百年來,舜文化潤澤著我們這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舜帝的德行感召著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 (未完,待續(x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