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推薦一本屬于今天的書 《萬物之要義:牛津英語詞典編纂記》:《牛津英語詞典》系列英語學習詞典被譽為“全世界擁有最多讀者的英文詞典”,以其權(quán)威性在廣大英語學習者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以至于現(xiàn)在人們提起英語學習詞典,就首推“牛津”系列無疑。不斷推陳出新的牛津系列英語學習詞典及其在世界各國的本土化雙解版本,充分證明了“牛津詞典”品牌恒久的學術(shù)影響和巨大的商業(yè)成功。然而,在《牛津英語詞典》編纂之初,這一切是誰也意料不到的。本書就描述了始于160多年前的詞典編纂故事,基于英語民族與語言的發(fā)展狀況刻畫了與詞典編纂休戚相關(guān)的人物眾生相,有點有面,有血有肉,引人入勝,可能性很強。本書作者溫切斯特以擅長描述歷史事件著稱,其寫作風格主要體現(xiàn)為優(yōu)美的文筆、幽默的韻味、獨特的視角,氣勢宏大但不忽略細節(jié),常常通過有杰出影響的人物所表現(xiàn)出的個性氣質(zhì)與習慣來描述一些復雜的大事件,小中見大的手法運用靈活自如。除本書外,主要作品還有:《改變世界的地圖》《世界邊緣的裂縫》《世界中央的河流》《熱愛中國的人:李約瑟傳》等。 《牛津英語詞典》 :當代最全面和最權(quán)威的英語詞典,被稱之為英語世界的金科玉律。1884年2月1日,由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發(fā)行了第一版第一冊,至1894年已出版11分冊。自1895年起,詞典才開始用《牛津英語詞典》的名字,但僅出現(xiàn)在分冊的封面上。最后分冊即第125冊,于1928年4月19日出版。第一版實際編寫用了49年、全部出版共花了71年。西語詞匯類圖書的編修起步很晚,英語17世紀末才有真正意義上的英文詞典。到了1850年代,英國語言學會有感于當時英文詞典之不足,發(fā)起編寫計劃。1857年6月,成立了“未被收錄詞匯委員會”,旨在列出并未被當時詞典收錄的詞匯,并針對當時詞典的缺點研究完善措施,1858年該學會決定編寫新的詞典,并命名為《按歷史原則編訂的新英語辭典》。理查德·特倫奇是編纂計劃的發(fā)起人,在計劃初扮演重要角色,但他的教會工作繁重,難以兼顧編纂工作,只得退出,由語言學家赫伯特·柯爾律治接替并成為詞典的首位主編。1860年5月12日,編纂工作全面展開。1861年4月,詞典部分初稿出版,但就在當月,柯爾律治因肺結(jié)核病逝,年僅31歲。此后詞典編纂工作陷入困境,直到1876年,語言學家墨里接手主編工作才得以繼續(xù)。同時,英國語言學會開始找出版社合作,經(jīng)多年的艱苦協(xié)商,牛津大學出版社終于同意出版,并向墨里支付版稅,計劃10年完成。1884年2月1日,詞典的雛形終于出現(xiàn),樣版正式出版。初版時書名為《基于語言會所收集的材料、以歷史原則編纂的新英語詞典》,全書3522頁,收錄了由A至Ant的詞,僅印4000本。之后主編工作數(shù)易其人,在墨里、布拉德利、克雷吉、奧尼恩斯以及美國的馬奇等多位語言學者的相繼努力下完成了詞典第一版的編纂。第一版時英語國際音標尚不成熟,所以使用了其獨有的注音方式。對于詞匯的釋義非常詳盡,其中set一詞就有400余項解釋,很多詞從公元八、九世紀起釋義,每一項釋義更是將每100年的用例列舉1至2個。因此,與其說這是一部英文詞典,還不如說是一部英語史巨著。1957年開始編纂第二版,用了29年,最終于1989年出齊,采用英語國際音標。詞典出版后還根據(jù)語言發(fā)展出版了幾冊《詞典增編》。后又出了縮印版、網(wǎng)絡版,牛津大學出版社還在此基礎(chǔ)上出版了《新牛津英語詞典》《牛津簡明英語詞典》《牛津高階英語詞典》《牛津美語詞典》《牛津詞源詞典》等一系列英語學習工具書。國內(nèi)英語學習者常用的《新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牛津現(xiàn)代英漢雙解大詞典》等,即是此系列的本土化雙解版本。 關(guān)鍵詞:辭典 英語
|
|
來自: someonethere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