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一、杜甫生平 杜甫,字子美,遠祖杜預,祖父杜審言。 三十五歲前,讀書漫游時期。“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壯游》),“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他還喜歡漫游,曾經(jīng)南游吳越,北上齊趙。當時他意氣風發(fā):“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壯游》)天寶三載(744),杜甫和李白結(jié)識在洛陽,兩人從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杜甫說:“余亦東蒙客,憐君似弟兄。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同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在這一階段,杜甫寫下了《望岳》《畫鷹》《房兵曹胡馬》等名篇?!姼枰鈿怙L發(fā),具有盛唐精神。 三十五歲至四十四歲,困守長安時年。天寶五載,長安求仕,次年玄宗下詔求賢,卻落入李林甫操縱騙局。在長安期間,希求汲引“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碧鞂毷哪辏?/span>755),杜甫44 歲,被任命為河西(今陜西合陽)縣尉,杜甫不愿接受這個“鞭撻黎庶”“拜迎長官”的官職,于是被改任為右衛(wèi)率府胄曹參軍。正在他離開困守了十年的長安,回奉先縣探望妻兒的時候,安史之亂爆發(fā)。 十年長安的坎坷潦倒的經(jīng)歷,使杜甫遍嘗生活的悲辛和屈辱。但苦難沒有改變詩人“窮年憂黎元”的初衷,反而使他更深入人民,體貼民間疾苦,這時期他創(chuàng)作了《麗人行》《兵車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等詩。特別是《詠懷五百字》是杜甫長安十年生活和思想的總結(jié),標志著杜甫的創(chuàng)作走上了現(xiàn)實主義的道路。 四十五歲到四十八歲,陷賊與為官時期。天寶十五載(756)六月,杜甫把家小安頓在鄜州(今陜西富縣)的羌村,自己只身奔赴肅宗所在的靈武(今寧夏靈武),半道被安史叛軍擄至長安。他在淪陷的長安,時刻關心時局的變化。馬嵬兵變的消息傳來,他寫了《哀江頭》,撫今追昔,感慨萬千;唐軍在陳陶斜、青坂兩敗于安史叛軍,杜甫寫了《悲陳陶》《悲青坂》,心情無限沉痛。特別是《春望》一詩,集中體現(xiàn)了杜甫憂時傷亂的心情?!案袝r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兩句,借花鳥之感時、恨別,傳達出詩人內(nèi)心的深哀巨痛。第二年四月,杜甫歷盡辛苦,終于到達肅宗所在的鳳翔(今屬陜西),“麻鞋見天子,衣袖露兩肘”,可見其危險及艱難。肅宗授杜甫以左拾遺,但不久,杜甫就因勸諫觸怒肅宗,被貶華州(今陜西華縣)參軍。第二年,杜甫因生活困頓和對肅宗的失望而離職,從此開始了長期漂泊西南的生活。第三期時間雖短,但杜甫的經(jīng)歷和感受卻十分豐富,除了被拘留在長安時作的詩篇之外,《北征》、《羌村三首》、“三吏”、“三別”都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其中“三吏”“三別”,是杜甫詩歌創(chuàng)作活動的里程碑,表明詩人的寫實創(chuàng)作達到了一個頂峰。 四十九歲后,流寓西南荊湘。 杜甫在朋友的幫助下,在成都的浣花溪畔,搭蓋了一座草堂,這就是著名的杜甫草堂。 765 年,因好友嚴武去世,他失去了依靠,于是來到夔州。當時巴蜀內(nèi)亂不休,杜甫不得已又離開了夔州。杜甫想還鄉(xiāng),可是北方藩鎮(zhèn)割據(jù),軍閥混戰(zhàn),阻斷了他北歸的路,于是只好南下,一路屢經(jīng)變故,經(jīng)過公安、岳陽,最后到了潭州。當他途經(jīng)耒陽方田驛時,正逢大水,孤舟難以行進。心力交瘁的詩人,在風雨之中,病逝在破船之上,終年 59 歲。 杜甫在漂泊西南、荊湘大約十年里,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詩歌,蜀中詩和夔州詩加在一起,占了杜詩的三分之二,其中還不乏名篇佳作,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秋興八首》《登岳陽樓》等。這個時期杜甫詩歌的藝術性更強,思想更有深度。 二、杜甫的深情 與盛唐時代倜儻英逸的詩人相比,杜甫的感情更為真摯深厚。深情是杜甫個性的一個重要側(cè)面。因此,梁啟超先生稱其為“情圣” 對于國家、君主。詩歌中反復訴說:“戀闕勞肝肺”“葵藿傾太陽”。晚年流落夔州,偶食異味,他還想到:“君王納晚涼,此味亦時須?!碧K軾說:“流落饑寒,終身不用,而一飯未嘗忘君?!倍鸥οM軌颉爸戮龍蛩瓷?,再使風俗淳”。在看到山海破碎之時,內(nèi)心無比沉痛。如《哀江頭》,此詩寫玄宗、楊妃,詩中雖有所不滿,但更多是變現(xiàn)深切同情、悲憫。 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 憶昔霓旌下南苑,苑中萬物生顏色。昭陽殿里第一人,同輦隨君侍君側(cè)。 輦前才人帶弓箭,白馬嚼嚙黃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墜雙飛翼。 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游魂歸不得。清渭東流劍閣深,去住彼此無消息。 人生有情淚沾臆,江水江花豈終極!黃昏胡騎塵滿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杜甫一生流落饑寒,卻不沉溺于一己之痛,往往推己及人,“窮年憂黎元”,念及百姓苦難?!蹲跃└胺钕瓤h詠懷五百字》,寫到家時,不滿周歲的孩子已經(jīng)餓死,他感慨“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但卻馬上聯(lián)想到“默思失業(yè)徒,因念遠戍卒。憂端齊終南,澒洞不可掇”。又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又如《又呈吳郎》 又呈吳郎 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不為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zhuǎn)須親。 即防遠客雖多事,便插疏籬卻甚真。已訴征求貧到骨,正思戎馬淚盈巾。 對家人:《月夜》《述懷》。 月夜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述懷(節(jié)錄) 寄書問三川,不知家在否。比聞同罹禍,殺戮到雞狗。 山中漏茅屋,誰復依戶牖。摧頹蒼松根,地冷骨未朽。 幾人全性命,盡室豈相偶。嶔岑猛虎場,郁結(jié)回我首。 自寄一封書,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來,寸心亦何有。 漢運初中興,生平老耽酒。沉思歡會處,恐作窮獨叟。 對朋友《夢李白》: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 魂來楓葉青,魂返關塞黑。君今在羅網(wǎng),何以有羽翼。 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水深波浪闊,無使皎龍得。 甚至關懷微小生物:“盤餐老夫食,分減及溪魚”“簾戶每宜通乳燕,兒童莫信打慈鴉”。 三、杜甫新題樂府 杜甫用古體寫時事,這些古體詩,有數(shù)十首采用與樂府詩相近的標題,但不用舊題,而是“即事名篇,無所依傍”。這些詩歌在客觀敘述中融入深切感慨,感懷時事,傷民病痛,在精神上與詩經(jīng)、漢樂府一脈相承,后人稱之為新題樂府。 《兵車行》《麗人行》《哀江頭》《洗馬行》“三吏三別”。 這些詩歌學習繼承民間樂府手法,如選擇具有典型性并震撼人心的場景,在詩歌中塑造形象,在敘述中融入感慨。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四、杜甫律詩 杜甫是初唐律詩定型以來,創(chuàng)作律詩最多的詩人。 杜甫開拓了律詩的表現(xiàn)領域,杜甫之前,律詩大都用來應制、酬贈、寫景、詠物、抒情。由于篇幅短小,沒有人用律詩寫時事,杜甫卻用律詩寫時事,書寫感慨。他還用組詩形式擴大律詩容量。如《秋興八首》。八首詩意脈相連,宛如頓挫回環(huán)長詩。 杜甫律詩造詣極高。既重視律詩規(guī)矩法度,又達到無意為工,任意縱橫的境界。如《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又呈吳郎》《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五、詩史 杜甫的詩,被后人稱為“詩史”。晚唐孟棨《本事詩·高逸第三》說:“杜逢祿山之難,流離隴蜀,畢陳于詩,推見至隱,殆無遺事。故當時號為'詩史'?!薄缎绿茣の乃噦鳌ざ鸥髻潯氛f:“甫又善陳時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號'詩史'?!彼脑姳环Q為“詩史”,在于他用詩記錄了安史之亂中發(fā)生的許多重要事件,反映了百姓在戰(zhàn)爭中承受的種種苦難,而且能以生動的形象、飽滿的感情,展現(xiàn)了整個社會生活的廣闊畫面。正如楊義所說:“杜詩的一大本事,就是把敏銳深刻的詩性直覺,投入歷史事件和社會情境之中,把事件和情境點化為審美意象,從中體驗著民族的生存境遇和天道運行的法則。”(《李杜詩學》下編) 六、沉郁頓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