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多年前,中國有“陽明心學”; 400多年前,日本有“石門心學”。 稻盛和夫先生雖是科學家出身的企業(yè)家,但他終生追求的問題,也是“心”的問題。所以,《心》這本最新著作,是稻盛先生十余年的夙愿。 本篇萃取了《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托》一書的部分觀點,凝結為“心”的10條法則。 對企業(yè)來說,比起科學技術,比起經營戰(zhàn)略等,人心才是最根本的問題。 心在哪里呢?我也不知道,但心的本質就是真善美。人生的一切,都始于心,終于心。 ——稻盛和夫 01 一切始于心,終于心 心靈才是塑造人生最重要的因素。無論什么人,能擁有的都只是“當下”這一個瞬間。以怎樣的心態(tài)活在當下,將決定我們的人生。 稻盛和夫經常用“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 × 熱情 × 能力”這個方程式,來說明人生。 在這個方程式中,熱情和能力的打分范圍,都是從0到100分,但思維方式卻是從負100分-正100分。三者相乘才是關鍵。 也就是說,不管一個人的熱情和能力有多高,只要思維方式是負數,一切都是負數。正因如此,不管我們是身處順境還是逆境,都必須時刻提醒自己要自我反省,決不能忽視了對心靈的修持。 02 不管境遇是好是壞,都要感謝 不管現在多么一帆風順,這種情況不可能永遠持續(xù)。我們不能沉溺于順境而自傲,必須用謙遜的態(tài)度,對自己的言行進行嚴格約束,不可忘記感謝之心。 而當逆境和困難發(fā)生時,更是表達“感謝”的絕佳機會。因為這種嚴酷的環(huán)境,嚴峻的局面,能鍛煉我們的心志,磨煉我們的靈魂。 現狀越艱苦,人就越容易發(fā)牢騷、鳴不平,怨天尤人。但是,這些牢騷與不滿,又會兜兜轉轉,回到我們自己身上,導致自身境遇不斷惡化。 所以,不管遭遇怎樣的苦難,不管面對何種境況,你都要以“感謝之心”去面對。 “無論何時何事,都要表達感謝”,用理性將此道理銘記于心。在心里做好準備,讓“謝謝”可以隨時脫口而出。 03 大自然教給我們“知足”的生存方式 自然界中,存在著人類世界所沒有的“節(jié)制”。為了生存,動物需要做成最低限度的努力;但是它們絕對不會讓欲望過度增加,都具有“知足”的本能。 稻盛先生分享了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專家的發(fā)現: 一般認為黑猩猩是草食動物,但有時它們也會襲擊牛羊等大型哺乳動物。因為動物蛋白營養(yǎng)高,味道好,所以整個族群都會興高采烈地一起享用。 既然如此,為何黑猩猩不會經常捕獵呢?據說它們捕食,只是為了補充生存必需的那部分營養(yǎng)。所以,它們不會過度捕食,不會貪得無厭。 即便是百獸之王的獅子,在一次捕獵成功、填報肚子之后,在一周左右,即便獵物在身旁,他們也不會發(fā)起襲擊。 急劇膨脹、過于龐大的事物,在其成長達至頂峰時,宇宙的原則和規(guī)律,一定會讓它們走向崩潰和衰退。 04 埋頭工作,就能觸及“宇宙真理” 每天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心靈就能得到凈化。當心靈處于純粹狀態(tài)時,人就能觸及所謂的“宇宙真理”,也就是觸及事物的本質。 稻盛先生在創(chuàng)辦京瓷之前,曾在一家陶瓷公司,從事新型陶瓷的研究工作。那是一家很糟糕的企業(yè),經營連續(xù)虧損,工資拖欠已成家常便飯,研究設備更是極其匱乏。 但在當時,他除了在極為有限的條件下,他全身心地投入到這項研發(fā)工作中。而當全神貫注投入工作時,雜念便從心中消失了。 如同修行僧的坐禪,達到了無我的境界。當心靈處于清澈純粹狀態(tài)時,就會冒出不知來自何處的智慧語言。 而這些想法和思考,都被他記錄在筆記本上。這些筆記后來成為“京瓷哲學”的企業(yè)哲學的原型,支撐著京瓷公司的成長與發(fā)展。 05 人生的一切,都是自己內心的投射 從降生人世,到生命終結,無論對誰而言,人生旅程都是一出波瀾萬丈的戲劇。 人生中所發(fā)生的一切事情,都是由自己的內心吸引而來的。猶如電影放映機,將影像投映在屏幕上一樣,內心描繪的景象,會在人生中如實再現。 心靈塑造現實,心靈驅動現實。 正因如此,面對眼前發(fā)生的事情,抱什么想法、以怎樣的心態(tài)去對待,人生將發(fā)生巨大變化。 06 在“利他”的地基上,才能建立成功的大廈 如果動機是善意的,事情自然會朝著好的方向發(fā)展;如果動機只為一己私利,那么不管多么努力,最后都不會有好的結局。 “利他”并不是宏大高尚的理念,這個詞本身就很簡單,“有利于他人”,就是先人后己,把“為自己”放后面,優(yōu)先“為他人”。 只要有利于他人,不管事情多么微小,即便是做人的樸素單純的行為,都有助于利他心的萌芽。 “心不喚物,物不至”。抱利他之心,行利他之事,命運自然會好轉,這是宇宙儼然存在的因果法則。 07 將做人的“正道”,作為經營的“原點” 稻盛和夫成立京瓷后不久,就將“作為人,何謂正確”作為經營判斷的唯一基準??赡苡腥藭X得這一基準太幼稚、太簡單了。但他認為:事物的本質就是單純、明快的東西。 行為的規(guī)范不是基于得失,而是基于作為人應走的正道。 稻盛和夫在受命重建日航、出任會長職務后,雖然是臨危受命,卻通過貫徹這一簡單的判斷基準,幫助日航重新渡過難關。 08 覺得"不行"的時候,才是工作真正的開始 稻盛先生認為:成功人士和非成功人士,只有毫厘之差。這其中的關鍵就在于,當你遭遇前所未見、如同絕壁一般的巨大障礙時,能不能在那一瞬間,對自己說“一定能跨越”,并走出第一步。 如果認為自己“可能不行吧”,哪怕有一點點躊躇和猶豫,命運就會截然不同。 所以,首先要堅定地相信自己“能行”,相信光明的未來必定到來。帶著這樣的強大心靈不斷前進時,我們就能逐漸看清前進的道路,理清走向成功所需的種種線索。 09 常懷謙卑之心,才能萌生感謝之心 如果缺乏對他人的謙卑之意,感謝之心是無法萌生的。自己之所以有今天,是長期以來,許多人幫助支持的結果;公司之所以能夠存續(xù),是依靠員工辛勤的勞動,還對虧那些下訂單的客戶。 我們不應將其,只用于自身,而要將其用于他人和社會。 自己擁有的才能和能力,絕不是自己的私有物,不過是偶然被賜予的。那些我們認定是自己的東西,不過是現世一時,寄存在我們這里的東西。 10 是否適合當領導者,由“心根”來決定 稻盛和夫認為:選擇領導者,判斷他是否合適的基準,就是看他擁有怎樣的心根。“聰明能干”不過是三流資質,“深沉厚重”才是領導者的第一等資質。 人格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不斷變化的。很多具備優(yōu)良品性的領導者,在獲得一定的成就后,因為接受周圍人的吹捧和奉承,真的相信杰出成就的取得,都是自己的實力所為,不知不覺就會升起傲慢之心。 一個人,不管才華多么出眾,只要表現出“只為自己”的、野心家式的人物,他認為都應敬而遠之。甚至,他會推舉即使有些愚鈍,但卻謙虛又勤奮的好人。 來源丨蓋洛普領導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