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與春節(jié)“教” 劉耐崗||河北 元旦過后是春節(jié)。日報副刊版編輯高海濤新近寫了一篇散文,題為《春節(jié)和“春節(jié)教”》,文中講,作為一種精神上的寄托與心靈上的絕對崇敬,春節(jié)也是一種宗教——“春節(jié)教”。高老師感悟可謂深矣,我在淺一層面的感悟,則是來自母親對我們過春節(jié)時的教育,姑且簡稱春節(jié)“教”吧。 母親是一個非?!爸v究”的人,我說的“講究”,意思就是禮數多。別看母親只是小學文化,又年近70,但記性蠻好,過年的習俗,婚喪嫁娶的習俗都裝在她腦子里,隨時能拎出來?,F代人有手機了,交流多了,卻留不下當時的情境。反而是口口相傳、事事體練的東西會流傳良久。 過年才能買新衣服,是小時候母親常說的話。這句話對我影響極深,雖然現在也會搶“雙十一”,參加狂歡節(jié),也無非圖個便宜,反正勤儉是落下根兒了。 但每年的臘八飯是儉不下來的。母親再忙,也不會忘記起大早熬臘八粥。頭天晚上,母親就把七八樣豆子泡好了,有自家樹上打的棗,有從街坊鄰居那里串兌的綠豆、紅小豆。母親教我們洗米、泡果、剝皮、去核,然后告訴我們怎么熬。母親讓我們給村里的王大娘、李大爺送粥去,母親說,把粥給窮苦的人吃,更是為自己積德。 臘月二十三是“小年”,也是民間“辭灶”的日子。母親對灶王爺畫像上的對聯有自己的一番解釋。她把“上天言好事”的“言”字當“做”講,教育我們做個好人多做好事,對得起國家、家庭和自己,這樣才能“回宮降吉祥”,和諧美滿。母親是把春節(jié)宗教式的禮儀轉化成了自己家庭的教育,讓春節(jié)成為一種滿滿的正能量,安放在我們心里。 母親貼春聯,一定要我們自己作。她說,自己作的對子才有意思。二十七八,母親就買來紅紙、筆墨,請來會寫毛筆字的劉大爺,把我們作的對子寫上去,貼起來。一胡同的人都來看,評論這個寫得好,那個寫得也不賴。還請劉大爺也給他們順便寫一幅。后來我參加完楹聯比賽,母親邀功,說不是她每年讓我鍛煉著寫,哪來的獎呢。 年三十晚上,擺完供品,掛上家堂,一家人坐在炕上包餃子。母親給我們講老祖宗、老奶奶和爺爺奶奶。書上說,吳橋人大多是燕王掃北時,從山東即墨和山西洪同遷來的移民。我們的老祖宗卻是江西贛州過來的,家譜記載,我們的先輩們從武、從文,多有建樹。老奶奶帶著我爺爺,孤兒寡母,撐著一個干貨鋪。爺爺特別孝順,每天完工回家,必定先去母親屋里坐坐。爺爺當過生產隊長,有回隊里在一處地主老宅挖出金條,爺爺拿回家讓家里人看看,又拿回去。母親說,我們劉家還沒有出現人性不好的人,以后也不會有。這是我們家族的驕傲,也是我們對祖輩的承諾。 我們一直沒有改變年初一早晨吃素餃子的習慣。所有的念頭都被母親打消。母親說,新年頭一天吃素,一年素凈。素凈,是母親對我們最簡單的又最凝重的期盼。素凈即平安,平安即團圓,一家人和和美美,吃團圓飯,共飲團圓酒,有什么場面比這更溫馨呢?素凈也簡單,簡單即快樂,拋去過多欲念,追求心底的踏實,有什么結局比這更完美呢? 我們家拜年一拜就是一天。上午是一家八檔,街坊鄰居,下午親戚朋友,同學同事。小時候,我們喜歡拜年,新鮮刺激,間或有壓歲錢入賬。大了,就覺得累,認為是個過場。就盼著過年下場雪,哪都不去,蒙頭一覺。 母親不以為然?!斑@是過年嗎?那跟過周末有什么區(qū)別。”想想也是,平常過周末,無非睡個覺,帶孩子逛逛超市,看看電影,哥幾個喝個小酒,再不然打打球。和鄰居和親戚等等疏遠了很多,有些事是打個電話,發(fā)個微信辦不到的。母親告訴我,那天見著老鄰居李大娘了,李大娘說,告訴你家臭小子,過年給我來拜年啊,剛生下來那會兒還吃過我奶呢,這會兒出息了就見不著人了。 “咱不能忘本哪。”娘說。 “春節(jié),浸淫在每個中國人的身心,并且從言行與觀念等細枝末梢開出了‘春花’?!备呃蠋煹倪@句話,在我的普通的母親身上,得到了生動的詮釋。在我們的大春節(jié)里,我也在想,我也會當好春節(jié)老師,把母親的春節(jié)“教”,繼續(xù)教下去。 插圖/作者 作家簡介 劉耐崗,男,筆名沉香。生于1976年,河北省吳橋縣人。河北省散學學會會員,河北省民俗協(xié)會會員、滄州市青年作家協(xié)會會員。于2010年開始發(fā)表作品,至今已發(fā)表數百篇,作品散見于《燕趙都市報》《燕趙晚報》《滄州日報》《滄州晚報》《東方煙草報》《滄州廣播電視報》等幾十種報刊。 長|按|二|維|碼|關|注 用詩和遠方,陪你一路成長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譽顧問:戢覺佑 李品剛 文學顧問:周慶榮 王樹賓 白錦剛 法律顧問:王 鵬 總編:瑯 瑯 副總:蔡泗明 倪寶元 編審:孟芹玲 孔秋莉 主編:石 瑛 趙春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