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看,無論開發(fā)商是裝也好,還是硬撐也罷,還沒有從實質上對購房者進行讓步。但是并不代表市場尚有大幅上升機會,種種跡象表明,無論是開發(fā)商還是中介機構,甚至包括炒房者,都快撐不住了,至少漸漸地會將爭取購房者作為下半年的頭等大事,購房者的買方市場即將到來。 檢驗市場好與壞很簡單,不用看開發(fā)商怎么說的,也不用完全依賴于數據統計,看看中介們的生活就一葉知秋了。安家融媒認為,判斷市場好壞最直接的就是二手房市場,而不是新房市場,因為新房市場基本上是受政策影響很大,不能直觀反映市場情況,所以二手房市場才是市場冷暖的晴雨表。 之前我們已經聽說過不少中介需要靠逼業(yè)主調低價格來促進成交了。中介關門更是家常便飯,并不是你個人的原因,而是市場真的變了,過去那一套不行了。最近三個月,某位中介一單都未談成。和他一樣陷入窘境的,還有不計其數的經紀人和中介門店。云房數據顯示,目前近9成的中介都面臨“零成交”。前所未有的生存考驗,也預示著邁入“二手房時代”的一線城市樓市,將迎來中介行業(yè)的深度洗牌與變革。 另一項數據顯示,鏈家百日成交量比調整前100天回落70%,目前9成的交易量都是依靠調低價格來實現的。也就是說,沒有調低價格,幾乎根本就沒有成交。完全打破了那句購房者“買升不買落”的思維定式,其實百姓不是因為便宜了不買,而是因為大家都在抱有投資的心態(tài)。 一些經紀人在樓市火熱時,月工資甚至能夠接近十萬元,如今落至幾千元的“保本兒”工資,有的只有2000元,好在市場好的時候賺了不少,否則連老本都沒得吃。 二手房市場成交已經到了不調低價格就沒法成交的地步,而新房市場雖然還沒有到調低價格的份上,但是很顯然似乎正在醞釀著一場為購房者準備的大讓利,因為開發(fā)商也不是大款,雖然表面上有錢,但是房子如果沒人買,那就不叫錢。 前不久,融創(chuàng)已經開了調低價格的口子,有媒體報道說,6月24日,鄭州融創(chuàng)某項目開盤時,在周邊高層市場均價1.3萬/平以上的行情下,該項目高層均價1萬/平,落幅超過了20%。但融創(chuàng)提出前提條件是客戶全款購房。安家融媒認為,這或許恰恰是一些城市市場在發(fā)生變化下的主動調整,不過前幾年,曾記得,孫宏斌在公開場合表示過,自己的項目不會調低價格。但是他那時候指的是京滬的豪宅項目。 也就是說,調不調價,跟城市有關,跟開發(fā)商有關。以前都是市場僵持情況下,開發(fā)商哪怕有調低價格的沖動和動機,誰也不敢開這個頭,一直等著有大的房企做出個表率,畢竟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調價也是個技術活,不是誰都能hold住。 那些指望政策放松的倒不如多花點精力琢磨下,在現有條件下,該如何做好產品本身,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安家融媒告訴你,此次圍繞房子是用來住而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展開的系列政策不可能一時半會就退出,打擊炒房行為也一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各地對于樓市的約束政策不僅不會放松還會持續(xù)加碼。 如果市場不穩(wěn)定到去年的水平,可能都沒法交代,或許這個應該相信。這也意味著對于很多城市來說,后續(xù)將有明顯的政策加碼可能性。 數據顯示,6月各線代表城市成交量普遍回落。一線城市成交量同比均落,除深圳外其余三個城市環(huán)比均下降,二三線代表城市月度周均成交量環(huán)比落幅收窄,同比擴大,均超15%。其中,南京、武漢、成都、惠州等熱點城市在政策影響下,落幅較為明顯。整個上半年,樓市出現先揚后抑的趨勢。大部分熱點城市成交面積明顯下調,比如南京、福州、上海、深圳分別下調61%、60%、40%、57%。 成交量是房子價格的晴雨表,成交量的下滑意味著將來可能會出現價格的調整。尤其二手住宅成交量普遍降溫,投資客離場跡象明顯,房屋正逐漸回歸居住屬性,未來整體價格下行調整的可能性較大。 但是開發(fā)商下半年會下調價格嗎?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簡單,因為調價那是個技術活,更何況不一定是你調了人家就買賬,所以開發(fā)商下半年面臨的壓力會很大,一方面是死撐的壓力,一方面是調價的壓力,但似乎也沒有比調價更好的出路。安家融媒認為,要問開發(fā)商的主觀意愿,當然不愿意,但是恐怕到時候不是你愿意不愿意,而是必須如此,奉勸一句,主動點比被動了好,免得措手不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