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迷時六識五陰皆是煩惱生死法,悟時六識五陰皆是涅盤無生死法。 修道人不外求道。何以故?知心是道。 若得心時,無心可得;若得道時,無道可得。若言將心求道得者,皆名邪見。 迷時有佛有法,悟無佛無法。何以故?悟即是佛法。 【探玄】 第一段探玄 一、迷時六識五陰皆是煩惱生死法 孔子云:“未知生,焉知死。”無知無不知。這也和佛家的:了生脫死從容道,歇此知,即佛知,殊途同歸。 迷惑者在智能機器人的各種功能作用上,乖離本體,從現(xiàn)象上去找永恒,卻于自心自性不曉不解,無知無明,終其一生都是處于迷時。 六識:眼識,是眼見色相而生判斷;耳識,是耳根聞聲塵而判斷;鼻識,是鼻根嗅香而判斷也;舌識,是舌根嘗味而判斷也;身識,是身根與外物外境相觸而判斷也;意識,意根與法對接時而判斷也。眼耳與外塵,所產(chǎn)生的識,皆與實際情況上,全都不一致,大小無定,故非真實。 五陰,即色、受、想、行、識也,標準解釋是:一色陰(有形質(zhì)礙之法名為色),二受陰(領(lǐng)納所緣名為受) ,三想陰(能取所領(lǐng)之緣相名為想),四行陰(造作之心能趣于果名為行), 五識陰(了別所緣之境名為識)。五陰在心迷時,變成負能量了,是煩惱生死法。 凡夫之人很難掌控自己的六識和五陰,需要甚深智慧觀照,才能徹底斷除固執(zhí)己見,并實現(xiàn)回光返照,達于五蘊皆空,進而度一切苦厄。契此和尚有《金屑詩》云: “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塵。 己靈猶不重,佛視為何人?” 達摩大師慈悲為懷,不忍眾生迷惑顛倒,故有此棒喝當下,欲令無量眾生覺悟人生,正如有權(quán)禪師偈語云: “黑漆昆侖把釣竿,古帆高掛下驚湍。 蘆花影里弄明月,引得盲龜上釣船?!?/p> 破迷開悟,就能轉(zhuǎn)凡成圣,深陷迷惑顛倒者,參禪悟道明心見性,是當下擺脫愚癡病患的唯一出路也。 二、悟時六識五陰皆是涅盤無生死法。 覺悟人生之時,人的起心動念不會造作六道輪回之業(yè),六識五陰也就轉(zhuǎn)變?yōu)槟鶚劶澎o,并無生死法可言了。八指頭陀有禪詩曰: “萬事都歸寂滅場,清山空惹白云忙。 霜林搖落西山月,唯有梅花冷自香。” 世人都曉得:“欲要令其滅亡,先要讓其瘋狂?!?老子《道德經(jīng)》也云:“剛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調(diào)柔身心,安靜下來,趨于內(nèi)心的靜謐,就可深入體驗“無上大涅槃,圓明常寂照”的佛性本然,那種一切具足的大圓滿境界。 眼、耳、鼻、舌、身、意,心靈迷時,它們像盜賊般,住在人的色身里,每天都因為癡惑于愛欲,屈從于瞋怒,條件反射般地一味貪看眾生過患,妄說世間是非,甚至誹謗一切,又不切實際地一味打妄想,一味去做不當做的后悔的事情……。 人的本性乃至佛性,被六根的外用功能比如五陰六識等等烏云給遮蔽了?!督饎偨?jīng)》所謂:“降伏其心”,就是要讓禪行者和修道人,先將自己身心靈里的這六個讓人迷惑顛倒的盜賊,徹底降伏,不讓身心語意因其妄動而妄動不已??梢姡谛藿涠ɑ?,勇猛精進參禪悟道,探明:“念佛者是誰?”,幾乎是每個禪行者和修行者最要緊的一件獨一無二的人生大事 ! 《永嘉證道歌》云:“自從識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關(guān)?!?禪法之妙,當下承當,就能當下見性。 第二段探玄 一、修道人不外求道。 禪行者和修道人追求真理智慧具足,都是一心觀照自己心源于當下,而不見世間過失。故有凈玥禪師某日晚參時,說出以下偈語來: “擉瞎金剛眼,何處覓生滅。 掀翻自己珍,欣厭一齊歇。 古殿尚慵登,元途誰肯躡。 撲面寒風吹,鼻頭冷如鐵。 參禪學道流,也好知時節(jié)。 擊拂子曰:還知時節(jié)么?太煞分明,太煞親切。” 一切有形事物全部原諒,全部包容,合成一體,同止同觀,同定同慧,同覺同圓…… 切莫外求道,攀緣太可笑。 內(nèi)觀圓滿在,自證做佛妙…… 二、何以故?知心是道。 自己身心靈里,佛性具足,一尊本來佛,如果認不得,是自己迷失了自己,何以如此難堪?還不是心妙之故。此心功能玄妙用之無窮,或者一念天堂,或者一念地獄。如今遇到達摩大師當頭棒喝,算是宿世有緣,何當不離方寸之心,就能識心達本,明心見性,成佛作祖,最簡易,比人間一切事情都極簡易也。不用修行,不用外求外得。為何世人不信此法?因為簡單得讓人不敢相信也。大根器者,一念醒悟,就是超脫了也。 第三段探玄 一、若得心時,無心可得; 達摩大師與此給出來一個禪行者和修道人得心的標準,那就是:“無心可得?!?/p> 心不自心,了無痕跡,難尋難覓,全隱全顯,未藏未露,當局者迷,開竅即贏。 二、若得道時,無道可得。 換個說法,由無心可得,到無道可得,都是殊途同歸。一起說出來,你那里自心相應(yīng)就是,不在于別人說得對錯如何。若不相應(yīng),可再從更細處解析、理解和參悟,那就是:有心即佛。無心是道。 道可道非常道。道非道名為道。心可心非常心。心非心名為心。乃至即心即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一切現(xiàn)成,無位真人…… 得其中一句相應(yīng),就是“一句話驚醒夢中人”也。開門只需一把鑰匙,開悟只需一句名言。 千經(jīng)萬論里,千言萬語中,總有一句名言,是你智慧大鎖唯一的那一把金光閃閃的金鑰匙。能夠廣學博聞?wù)?,自然機緣成熟就會得之。誦經(jīng)者誦無所誦,念佛者念無所念,則明心一刻,很快到來,甚至當下現(xiàn)前。 有求之心誦經(jīng)念佛,迷之即遠,微妙難尋。本心真性,歇即菩提,不礙修行,智者方知也。 愚者聽聞:禪心無修無證,就不去修證,是迷在心上,死在事上也。很多人:誤聽禪語,反而不會生活和工作了,皆外道心作用之下,二元對立意識與知見,強悍者也。 禪道之妙,得無所得,不得而得。觀察自心,是否暗藏有得之心?有的話,背道而馳了也。于無所得處,于無所得時,無所不得也。當下承當就是 更無余法可修可證也。 三、若言將心求道得者,皆名邪見。 不會心法,將心求道,適得其反,被我達摩大師當下棒喝:“皆名邪見”,也是個回頭是岸的轉(zhuǎn)機現(xiàn)前也。 調(diào)轉(zhuǎn)航向,向不可求取處下功夫,才是正途。閉上眼見不看,其也了了分明者,是什么?收回聽覺不聞,還能震耳欲聾者,是什么?你放下一切,一切還是照常運行,為什么?把自己從萬象中摘出來,此心本空而大能,才能顯現(xiàn)也。這些臨機施設(shè)禪宗手段,相應(yīng)你就心知肚明,不相應(yīng),還是拴驢橛,容易卡機也。 莫言將心求,動念即乖離。 動上有清凈,無為運有余…… 或曰: 邪見怕明悟,老實本分真。 狂風多暴雨,晴朗自無塵…… 第四段探玄 一、迷時有佛有法 達摩大師當頭棒喝,太過慈悲也:“覓時有佛有法?!?人在迷時,于法皆作于有想,都是妄想了也。佛魔之間,必定成魔。二元對立,意識心作怪,必然是生滅法,不是真如理體,不是一真法界,與道違背,自然傷心害性,不是慈悲人也,不是智者所行也。 孫悟空在《西游記》上半集里,要做“齊天大圣”,反而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也。后半集里,孫悟空未曾想成佛,而最終不求而得,到達西天而成斗戰(zhàn)勝佛,實乃無求之典范,實乃本心即是也??梢姡?/p> 前半集有圣,猴心未降伏。 后半集伏魔,功到自然佛。 二、悟無佛無法。 悟者:心中空明覺了,不會起佛見,也不會起魔見。悟者:心知肚明,大家皆演員,隨隨便便法,或利己或利人,不失道心,不離本愿。迷者:萬有當真,弄巧成拙,假戲真做,苦海無邊也。悟者:信己信人,隨方解縛,遇緣成德,無不利他,不起心動念,不造善惡業(yè),自然清凈無為方為道,無為無不為也。 三、何以故?悟即是佛法。 既然達摩大師告訴我們:“悟即是佛法?!保梢姡憾U宗頓教法門,教外別傳,莫作教解,就是悟之佛法。 那么,什么是悟?答曰:明心見性是悟。識心達本是悟。了生脫死是悟。見性成佛是悟。大開圓解是悟。徹見本來面目是悟。知道念佛是誰是悟,等等…… 悟即佛法:正信者悟之。有新吟偈語為證: 妙明真心人人有,各各不缺先圣證。 己根佛智雙正信,離此別信外道行。 即此悟,即佛法?;蛟唬?/p> 悟即名佛名如來,亦名法性或法身。 亦名涅槃?wù)嫒珉H,亦名總持或圓覺。 亦名本來正法眼,更名主人無弦琴。 或名娘生本來面,或名一真法界全。 也名實相般若體,亦名清凈圓明體。 總之無名無不名,見色聞香也不妨。 恒沙妙用等空花,明月光中共一家…… 取經(jīng)團隊到達西天,取經(jīng)取到了什么經(jīng)?當然,由禪宗初祖迦葉尊者和禪宗二祖阿難尊者,共傳的都是《無字真經(jīng)》。祖祖相傳都是此唯一:真經(jīng)無字,無字真經(jīng)。達摩大師當頭棒喝,慈悲為懷,當然還是不改初衷,傳的還是此無字真經(jīng)也。 悟無,無悟。真經(jīng)若此。即字非字,即說非說。不會這個,也是這個。 自心空,無字經(jīng)。眾生有,有字經(jīng)。但為眾生,不怕辛苦,取回有字經(jīng)。當今中國夢,邁進新時代,亦需如此:荷擔如來家業(yè),重振闡教雄風。這真是: 但自心中無文字,何怕文字運騰騰。 七十二變不邪用,勝佛雖戰(zhàn)心猿定。 此分達摩禪宗旨,再參,再悟,皆悉菩提。 妙處難與君說,還請驗明正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