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導(dǎo)讀 在中醫(yī)“望聞問切”四診之中,舌部的望診是非常有特色的內(nèi)容,也是在學(xué)習(xí)中醫(yī)過程中藥重點掌握的部分。雖然舌頭只是不大的一個器官,但從中卻可以反映出人體重要的生理病理變化。今天,小編將帶大家一起跟隨中醫(yī)大家任應(yīng)秋先生,從舌苔一窺人體的“健康密碼”。 苔質(zhì)為舌上絲狀乳頭的角化物,前人亦稱之為苔垢。蓋以病變而生的苔,乃由病邪穢垢之氣上溢于舌而成者,是以名之。因此,臨證察苔的主要目的,是用以分析病邪傳變的表、里、寒、熱關(guān)系。所以《傷寒明理論》說:“傷寒三四日已后,舌上有膜,白滑如胎,甚者或燥、或澀、或黃、或黑,是數(shù)者,熱氣淺深之謂也。邪氣在表者,舌上則無胎,及邪氣傳里,津液結(jié)摶,則舌上生胎也?!惫侍Φ挠袩o、厚薄,即病變深淺輕重的征候。所以驗舌察苔成為臨床不可缺少的診察疾病方法之一。 苔分布于舌面,一般是薄而均勻的;或者在舌的中部和根部稍厚,這是正?,F(xiàn)象。由于中根部內(nèi)應(yīng)胃腸,苔本是胃氣濕熱之所熏蒸,其于中根部略厚一些,這是很自然的。相反,如果中根部無苔,或者極少,這便是“胃陽不能上蒸,腎陰不能上濡”的表現(xiàn)。如果中根部的苔特厚,又常常是胃腸內(nèi)有濁邪積滯,如飲食痰濕之類。《辨舌指南》說:“苔垢薄者,形氣不足;苔垢厚者,病氣有余。苔薄者,表邪初見;苔厚者,里滯已深?!绷硗?,苔由薄轉(zhuǎn)厚,為病邪漸次增加,或潛伏之邪,開始暴露;苔由厚變薄,則為正氣來復(fù),或者是里蘊之邪逐漸外達。當然,在臨證時要配合其他診斷方法來分辨,不過苔的薄厚變化則是征兆之一。 正常舌苔由于口腔內(nèi)唾液腺的不斷分泌,故常滋潤有津,使口適然,而沒有任何異樣感。如果唾液的分泌發(fā)生了不足或太過的變化,舌苔便會因之而出現(xiàn)潤滑與干燥兩種不同的情況。《辨舌指南》說:“滋潤者其常,燥澀者其變。滋潤者為津液未傷,燥澀者為津液已耗?!庇帧恫焐啾孀C新法》說:“濕癥舌潤,熱癥舌燥,此理之常也。”苔薄而滋潤,這是正常的苔。 但滋潤與潤滑是有所分別的,滋潤是津液適度,不多不少,徒見其潤,不見其滑;滑為水濕,是唾液的分泌太多,徒見其苔上水濕溱溱,常有一層半透明或透明唾液黏附于苔上,手捫之則滑利而有水濕,故《辨舌指南》說:“滑者津足,捫之而濕。”這種滑苔,一般是有寒、有濕的反映。凡上、中、下三焦陽氣衰少,不能運化水濕,因之水濕潴留,而為飲為痰,痰飲隨經(jīng)脈而上溢于苔,便見到水濕過剩的滑苔了。《辨舌指南》又云:“滑苔者,主寒主濕也,有因外寒而滑者,有因內(nèi)寒而滑者,如邪初入里,全舌白滑而浮膩者,寒滯中宮,胃陽衰也?;佌?,濕與痰也;滑膩而厚者,濕痰與寒也?!毙l(wèi)陽虛于表,則外寒乘虛而入;胃陽虛于里,則內(nèi)濕因虛而留。這就是滑苔的主要病機。 唾液分泌不足或舌面蒸發(fā)過快,以致舌面缺乏津液,望之枯涸,捫之澀手,這種干燥的苔,總是由于熱盛津傷所致。正如《傷寒論本旨》所說:“干燥者,邪熱傷津也?!钡团R床所見,亦略有區(qū)分:太干燥而色黃,多為胃里熱極;苔干燥而色黑,多為熱極而陰竭,或為痰熱結(jié)胸;苔干燥色黑而中心特厚,屬于脾燥腎竭;如果舌苔全部干燥而黃黑積滯,甚至干焦罅裂芒刺,總屬實熱證。但是亦有苔干燥而并非熱證的,乃屬于陽虛范圍,所以《傷寒論本旨》又說:“干燥者,陽氣虛,不能化津上潤也?!边@種燥苔的見癥是:口雖干而不渴,或者渴而不欲飲,細察其舌質(zhì),多呈淡白,而不紅絳。 腐苔是比較厚的一種苔,顆粒大而松疏,形狀頗與豆腐渣相似,厚厚地堆鋪舌上,極易刮脫,多為陽熱有余,蒸發(fā)胃中腐濁邪氣上升而成,所謂“厚腐之苔無寒證”是也。臨證診察腐苔,大體上有三種情況:首先是正氣勝邪的苔象?!夺t(yī)原》說:“風(fēng)寒風(fēng)溫……漸次傳里,與胃腑糟粕相為摶結(jié),苔方由薄而厚,由白而黃而黑而燥,其象皆板滯不宣,迨下后,苔始化腐;腐者,宣松而不板實之象,由腐而退,漸生浮薄新苔一層,乃為病邪解盡?!逼浯?,是常見于內(nèi)癰諸證的膿腐苔,苔色白帶淡紅,舌上黏厚一層,有似瘡膿。如肺癰及下疳結(jié)毒,苔多為白色的膿腐;胃癰多為黃色的膿腐;肝癰多為灰紫色的膿腐等。再次為霉腐苔,有的舌上生一層白色膜,有的出現(xiàn)飯粒樣的糜點,叫作口糜。每因于胃脘腐敗,津液悉化為濁腐蒸騰而上,循食道上泛咽喉,繼則滿口,直至唇齒、上下腭都是糜點。《醫(yī)原》說:“因其人胃腎陰虛,中無砥柱,濕熱用事,混合蒸騰,證屬難治?!笨傊?,膿腐苔與霉腐苔的病變,都不是輕淺的。 膩苔,一般都在舌的中根部較厚,邊尖部較薄,顆粒細小致密,緊貼舌上,揩之不去,刮之不脫,舌面罩著一層呈油膩狀的黏液。《舌診研究》謂:“如以放大鏡觀察,可見膩苔之絲狀乳頭數(shù)目及其分枝增加,其中包埋者很多黏液及食物顆粒?!倍嘁娪跐駶?、痰飲、食積、頑痰等陽氣被陰邪所抑的病變。凡苔厚膩而色黃,為痰熱、為濕熱、為暑溫、為濕溫、為食滯、為濕痰內(nèi)結(jié),腑氣不利;苔滑膩而色白,為濕濁、為寒濕;苔厚膩不滑,粗如積粉,為時邪夾濕,自里而發(fā);苔白膩不燥,自覺悶極,屬脾濕重;苔白厚黏膩,口發(fā)甜,吐濁涎沫,為脾癉,乃脾胃濕熱氣聚,與谷氣相摶,滿而溢上之候。 要之,苔腐多為邪熱有余,苔膩每屬陽氣被抑。 苔的消退和增長,是正氣和病邪互為消長的表現(xiàn)。凡舌苔由無而有,由薄而厚,一般都是說明病變的進展;相反,由厚而薄,由多而變少,一般都是說明正氣的漸次恢復(fù),病邪的逐漸消退。不過,無論苔的增長和消退,都以逐漸轉(zhuǎn)變?yōu)榱迹仁钩霈F(xiàn)驟增退現(xiàn)象,多為病情暴變的征候。例如,薄苔在短時間內(nèi)突然增厚,則表示正氣暴衰,邪氣的急遽入里;若滿舌厚苔,突然迅速消退,又往往為胃氣暴絕的反映。《察舌辨證新法》云:“苔之真退真化……真退必由化而退,假如苔由厚而退薄,由板而生孔,由密而漸疏,由有而漸無,由舌根外達至舌尖,由尖而漸變疏薄,乃里滯減少,是為真退。由退而后生薄白新苔,乃胃氣漸復(fù),谷氣漸進的吉兆?!?br> 如果不是真退,臨證時要注意幾種情況:一種是苔驟然退去,不再生新的苔,以致舌面光潔如鏡,這是脾胃津氣衰竭的現(xiàn)象。一種是苔呈多塊剝落,而舌面上仍斑斑駁駁地存留,有如豆腐屑鋪在舌面一般,東一點,西一點地散亂存在,仍為胃氣胃液兩被傷殘之候。一種是滿舌厚苔突然退去,但舌面仍留膩澀污質(zhì),或者殘留朱點,或者殘留著發(fā)紋狀的東西,都屬于假退,稍隔一兩天便要繼續(xù)生長厚苔的。一種是滿舌厚苔,只有舌中部剝落一瓣,有的呈現(xiàn)罅紋,有的呈現(xiàn)凹點,舌面色紅而燥,這便要慎防其津液脫失,中氣衰竭。一種是厚苔忽然退去,舌面光而燥,每見于胃氣漸絕的時候。凡此種種,都是苔的假退,而不是真正的消失;都屬于病變的增進,而不是病變的好轉(zhuǎn)。 |
|
來自: 紅了櫻桃綠芭蕉 > 《03-中醫(y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