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書友會第2597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yī)人成長 因為公眾號更改推送機制,推文不再按照時間線顯示,可能你在時間線里面就看不到中醫(yī)書友會的文章了。如果你希望可以及時看到書友會的文章,可以這樣做: I導讀:熟悉的王彥權老師的醫(yī)案來嘍~~(編輯/千誠) 衛(wèi)生室臨證醫(yī)案五則 作者/王彥權 醫(yī)案一:方證辨證,簡單的思維,神奇的療效 尚某,男,55歲,偃師市首陽山香峪人,2020年8月22日來診,口瘡,已十幾年,自述十幾年前,因怕上火服大黃、野菊花泡的水,服了三年后誘發(fā)此病,連續(xù)治療了五年,均不效,另兼見一怪證,一張嘴即不停流清水樣口水,口干厲害,大便有時干有時溏。 當時舌象及流口水狀: 思辨:吐清水樣涎沫,久服寒涼藥引起,脾陽被傷,水飲不化,吳茱萸湯證;口瘡,反復數年,虛實寒熱夾雜之甘草瀉心湯證;至于口干,脾陽不振,不能化飲為津所致。 處方:吳茱萸8g,黨參15g,甘草15g,半夏15g,干姜12g,黃連8g,黃芩12g,蒲公英18g,山藥15g,大棗10枚,七劑。 因病較獨特,囑病人輕不輕都來復診。 十天,半月,病人一直未出現,也不知病人病情如何,心里正著急,病人于2020年9月14日來復診啦。病人高興地講,因女兒上班太忙,自己又不會騎車,故耽誤到今日才來,病已大輕,流口水、口干已完全好,口瘡也好九成以上,并且講,這次藥效果太好啦,服上一天即大效…… 9月14日舌象(病人鑲了牙): 按語:此病人吐清水涏沫,吳茱萸湯證明顯;反復口瘡,甘草瀉心湯證顯著;有是證,用是方,合證合方,看似野蠻原始,實則簡單高效。 醫(yī)案二:直腸癌腹疼下血治驗 李某,女,73歲,大便下血幾月,檢查示直腸癌,在他醫(yī)處吃中藥黃土湯加減四個月,血止不住,并伴腹疼下墜,病人于2020年9月17日來診,舌紅,苔黃膩,脈弦。 處方:大黃6g,黃連6g ,黃芩8g,黨參 15g,白術 15g ,干姜 10g ,甘草 10g ,附子 8g ,黃芪30g,三七6g,生地 30g,大棗6枚。七劑。 10月6日病人復診,反映:服上方三劑即大效,七劑服完,下血與腹疼下墜均明顯減輕。 思辨:我考慮此病有三原因:一,局部熱毒,迫血妄行;二,脾腎不足,溫煦失司則腹疼,運化不暢則大便不利,升提無力則下墜;三,局部陰血不足,腸管失濡。從方證藥證辨:大便下血、舌苔黃膩,濕熱為患,三黃瀉心湯對應之;腹疼下墜,脾腎陽虛,溫煦失司,附子理中對應之,因下墜明顯,故加黃芪,升提陽氣,又可益氣攝血;下血為主證,三七為止血之要藥,不可不用,下血日久,傷及陰血,佐生地養(yǎng)陰血,補已損之血,又可涼血止血。實踐證明,此病此證用此方療效明顯。 醫(yī)案三:食管癌痰多流涎,用經方療效神奇 劉某,男,78歲,關林人,食管癌擴張術后,痰涎極多,張口即流口水,如圖: 大便不利,10月1日來診,舌紅,有瘀斑,水滑苔,脈弦。 分析:張口即流口水,痰多,水滑苔,肝胃有寒、水飲不化;大便不利,腸腑不通;舌有瘀斑,瘀血停留。 治則:溫肝健胃,祛痰化飲,兼以通腑化瘀。 處方:吳茱萸8克,黨參15克,甘草15克,干姜8克,陳皮10克,半夏15克,茯苓20克,白術15克,大黃8克,大棗6枚。五劑。 上方服完,病人于10月7日復診,反映,諸證大輕,舌象見圖: 守方又開七劑善后。 按語:脾為生痰之源,四君二陳健脾除濕,以絕生痰之源;張口即流口水,符合“吐涎沫”之吳茱萸湯的特異方證;大便不利,舌有瘀斑,大黃同煎,既通腑,又化瘀。合證合方,因方證對應,方機相合,故取捷效。 醫(yī)案四:父親血尿,當中醫(yī)大夫的我,拒絕了住院治療 2020年8月24日下午,我正在門診看病,一向樂觀的父親表情嚴肅對我講:“我尿的像血一樣,剛才看見沒來及接住”,我一聽,趕緊問:“尿時痛不痛?”“不痛,一點也不痛”,父親回答,一聽不疼,不像泌尿系感染,考慮父親平時大便七八日一行,略干,從中醫(yī)角度看,陰虛火旺體質,圖方便,先用中藥免煎劑知母、黃柏、生地、甘草,各1包,沖服。兩小時后,父親慌慌張張又來啦,手中拿著用小塑料瓶接的尿讓我看,一看,嚇我一跳,尿如醬油色,結合無尿路刺激征表現,高度懷疑膀胱Ca,看父親也害怕,我對父親講,等一會再把中藥免煎劑喝一頓,等我把這幾個病人看完,咱去醫(yī)院查一下…… 等到了我們縣醫(yī)院,門診已下班,直接去急診室,找大夫開了檢查單,尿常規(guī)及彩超,等待結果的過程是個煎熬的過程,明知道病不好的多,但還想讓出點奇跡,結果出來啦,懷疑膀胱 Ca,檢查單: 當時血尿情況(晚上去醫(yī)院尿檢時照片): 醫(yī)生直接說,住院吧,我心想,住院咋治,手術?放化療?84歲的老人,走路昂首挺胸,不痛不癢,晚飯還喝一大碗米湯,吃一個饅頭,手術后還能起床嗎?化療后還能吃飯嗎?自己父親,自己做主,就近去藥店買了云南白藥膠囊,揚子江產的頭孢拉定膠囊,讓父親晚上先吃上,告訴父親“病不大,發(fā)炎啦”,明天到門診開點中藥吃吃。 第二天舌象: 處方:黃芪36g,生地30g,大黃3g,黃連5g,黃芩5g,白茅根30g,三七6g (打碎同煎),干姜5g,甘草15g,大棗9枚。開了三付,吃了兩天,8月27日血止住啦。 用方思路:初起脈大數,平素大便幾日一行,血熱妄行,三黃瀉心湯清熱涼血止血為君,加白茅根三七清熱利尿止血,因尿血量大,恐失血太多,故以大量生地甘草,養(yǎng)陰血,既補已損之陰,又可涼血止血,加黃芪一味,防氣隨血脫,又可益氣攝血。三劑服完,血止,脈亦轉小沉,知病已控制,飲食正常,大便也正常,父親在我診室和病人說笑話,聊家常,精神頭依舊,守方又開五劑。 服藥不到八劑,九月十日舌象: 八劑藥服完,因已無不適,父親不想再服藥啦,我想再鞏固一下療效,又開七劑藥,煎藥機煎,一天煎了三袋,父親說感覺啥病沒有,一天吃三袋,太麻煩,一天只喝一袋..…… 從發(fā)病到今天,已將近兩個月,剛才我還在和父親聊天,父親煙癮依舊大,笑容照樣甜,思辨還是敏捷,口才和以前一樣一流…...我也不知道這病將來會怎樣,反正現在好好的,吃、喝、睡覺、大小便一切正常,我會密切觀察,盡力保護父親健康。 醫(yī)案五:一躺下即胸悶,中醫(yī)怎么看? 張某,男,44歲,魯山人,2020年10月4日來診,自述一躺下即胸悶上不來氣,已數月,伴大便溏薄,口唇青,舌質淡紅,苔白膩,脈沉弦。 處方:黨參15g,白術15g,干姜8g,甘草10g,附子8g,杏仁10g,茯苓15g,枳實8g,薤白15g,桂枝15g,丹參10g,川芎10g,大棗6枚。七劑。 藥服完,病人于10月11日微信反映,胸悶消失。 思辨:病人胸悶上不來氣,可能有三原因,一、痰濕阻滯,肺氣不利;二、心陽不振,心脈瘀阻,胸痹;三、腎不納氣。此病人一躺下即胸悶上不來氣,為啥躺下加重,肺內水濕停聚,水往低處流,躺下時痰飲阻塞氣道,故胸悶明顯,故以杏仁茯苓甘草湯,化水飲,理肺氣;肺為儲痰之器,脾為生痰之源,大便溏薄,脾虛為患,故以理中湯健脾助運;口唇青,血瘀之侯,結合胸悶,心陽不振,氣滯血瘀,故以枳實薤白桂枝湯加丹參川芎,理氣、通陽、活血;加附子一味,補腎納氣,振奮陽氣,強心利水。 此病常見于西醫(yī)講的心功能不全,因本方很好的完成了強心(附子),利尿(杏仁茯苓甘草湯、理中湯),擴血管(枳實薤白桂枝湯加丹參、川芎)的任務,故取得了明顯的療效。 |
|
來自: 醫(yī)國疑難病研究 > 《辨證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