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靖(1000~1064),字安道,號武溪,韶州曲江人。自少才調聰華,博學強記,對于歷代史記、雜家小說、陰陽律歷、釋道經卷,無所不讀,以文學稱著鄉(xiāng)里。 宋天圣二年(1024年)中進士第,錄為贛縣(今屬江西?。┛h尉,主理緝捕盜賊,查察奸宄。不久朝廷新置書判拔萃科,余靖又中書判拔萃第一,提為新建(今江西省南昌縣)知縣。 宋景祐元年(1034年)再升為秘書丞,由地方進入朝廷,專職??惫偶O(jiān)掌圖書經籍、國史實錄、天文律數(shù)及起草文書等。隨后,升為集賢院校理。 三年(1036年),余靖為范仲淹鳴不平,越職上 書直諫:“仲淹譏刺他臣,重加譴責,倘若他的言論未合皇上意思,陛下只是聽與不聽,為什么要加罪于他呢?漢代汲黯在朝廷進諫,認為平津侯公孫弘為多詐;吳國張昭論將,認為魯肅精疏;漢武帝及吳主孫權經常聽到毀謗之詞,兩用無猜,豈損令德。陛下自親政以來,屢逐言事者,以后恐怕再沒有人敢說話了?!弊鄷虾螅幢唤德?,貶為筠州(今江西省高安縣)酒稅監(jiān)。 四年(1037年)12月余靖徙任泰州(今江蘇省泰縣)稅監(jiān)。不久余靖母死,服喪三年。 宋慶歷二年(1042年)復為集賢院校理,同知太常禮院。 三年(1043年),余靖被擢升為諫院右正言。與歐陽修、王素、蔡襄同被起用,號稱四諫官。是年,湘東瑤民-,朝廷發(fā)兵進剿,余靖反對,認為官兵枉殺良民,無異“驅民為盜”,因為“千里之民、皆失其業(yè),若不為賊,將何所歸?”由于余靖采取招撫安民,休養(yǎng)生息的策略,整肅軍令,嚴禁掠殺,為時數(shù)載的湘東瑤民-,得以平息。10月,余靖被派出使遼國,為祝賀遼國母正誕的使節(jié)。出使之日,以所奏事書于笏上,各舉一字為目,凡數(shù)十事,仁宗乃命逐條盡奏,直至日西斜才罷,于國事用心如此。 四年(1044年)3月,仁宗任命夏竦為樞密使。余靖奏論其人奸詐,貪財貪色,怯懦怕死,出戍邊城時在軍帳中蓄伎,幾乎引起兵變,切不可為樞密使。前后上疏彈劾達十余次,仁宗終于收回任命。余靖又力陳張堯佐才不當職,不應以后宮私寵而亂公謀。仁宗遂將其罷免。余靖還揭露監(jiān)察御使劉元諭奸邪,賄賂升官,結果劉元諭也被罷免。6月,朝廷派狄青為涇原帥兼鎮(zhèn)渭州,獨當一路,余靖堅決反對,連上奏議四章《論狄青不可獨當一路》,認為狄青行伍出身,“剛悍之夫”,雖有武勇,不具將才,難以獨當大任。余靖在奏議中聲言:“如臣言無可采,則乞還舊官,臣之分也。”不惜舍官以諫,鍥而不舍,以國事為重,力爭到底,確屬美德。8月,余靖以回謝遼國使者,二使契丹。率十余騎出居庸關,見遼興宗于九十九泉(在今內蒙古自治區(qū)涼城),反復辯論數(shù)十次,說明不能失信與西夏絕交的理由,使興宗詞屈。回國后,遷升知制誥史館修撰。 五年(1045年)正月,余靖三使契丹。余靖看出遼意在撲滅西夏,暫無力分兵圖宋,促使宋仁宗下決心冊封元昊。余靖三次出使,學會契丹語言,對遼主作“番語詩”,以示友好。5月,侍御史王平等以此彈劾余靖有失使者體面,貶為吉州(今江西吉安市)知州。靖既失勢,孝標劾其少游廣州曾犯法受笞,不宜在近侍,余靖自請歸鄉(xiāng)侍養(yǎng),改將作少監(jiān),分司南京,許居曲江。杜門謝客,休閑6年。 皇祐元年(1049年)升左神武軍大將軍、雅州刺史、壽州兵馬鈐轄,靖辭不就。 二年(1050年)余靖遷衛(wèi)尉卿知虔州(今江西省贛州市),詢民疾苦,政多惠愛,因父喪支官。 三年(1051年),廣西廣源州壯族首領儂智高起義,叛宋稱帝。陷邕州(今廣西南寧市),燒殺擄掠連破嶺南9州郡,兵圍廣州。10月,余靖改徙知青州(今山東省青州市),再遷吏部侍郎。 四年(1052年)余靖于喪次被起用為秘書監(jiān),知潭州(今湖南省長沙市)旋改知桂州(今廣西桂林市)兼廣南西路經略安撫使,后下詔經制廣州。與狄青、孫沔等共破儂智高,平定-。仍留邕州,安撫流民,整肅吏治。論賞升給事中,再遷工部侍郎。逾年,“撫緝完復,嶺海肅然”。余靖又遣人入特磨道襲取智高及其弟,斬首京師。 五年(1060年),交趾(今越南河內市西北)人申紹泰率族人入侵邕州,殺5巡檢。詔余靖為廣西體量安撫使,下令荊湖兵眾,悉調廣西,擺開戰(zhàn)陣后,余靖移檄交趾,召其用事臣費嘉祐問罪。嘉祐惶恐,即交出5人,送欽州斬首,不用開戰(zhàn),邊亂平息。 六年(1054年),余靖復職桂州,加集賢院學士。 至和二年(1055年),又加戶部侍郎。 嘉祐六年(1061年),余靖以尚書左丞、廣南東路兵馬都經略安撫使知廣州,兼管內勸農市舶使,提點銅銀場公事。廣州一帶物產豐富,盛產奇珍異寶,向為對外貿易繁榮港口,為利招商,余靖首罷番舶裝船稅,奏請嚴禁官吏-,立法戒廣南吏不得買賣南藥及各種番貨。重點開發(fā)岑水場礦產(即今大寶山礦場),促進各地礦業(yè)發(fā)展。在任清廉自重,“不載南海一物”,名重朝野。 治平元年(1064年),拜余靖為工部尚書。余靖自廣州朝京師,行至金陵(今江蘇省南京市)病卒。英宗罷朝一日以示哀悼,特贈刑部尚書銜,謚襄公。 余靖所著詩文有《武溪集》20卷(內含詩135首)、《余襄公奏議》5卷、《三史刊誤》40卷、《漢書刊誤》30卷、《慶歷正誕國語錄》1卷、《隆興奉使審諭錄》及《新建圖經》若干卷。余靖詩幽深情勁、有騷雅遺音。后人紀念余靖,建有韶州曲江風采樓(在今韶關市區(qū))、廣州八賢堂、五賢祠,贛州張、余二公合祠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