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散文選刊》原創(chuàng)版線上平臺:西散原創(chuàng) 西散原創(chuàng)——西散原創(chuàng)紙媒選稿基地 西散原創(chuàng)——中國散文作家成長搖籃 西散原創(chuàng)——最具親和力原創(chuàng)精品散文平臺 手工布鞋,當今已經很少有人穿了。小孩子更不知道手工布鞋是何物,只有我們這些年過半百的農村人,對布鞋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以前每家媽媽都會做布鞋。農家的大人孩子都是穿自己家做的布鞋度過每一個春夏秋冬。 在那個貧窮的年代,巴掌大一塊布頭都是好東西,都不能浪費。每家都把布頭一塊一塊儲存?zhèn)溆谩4禾靵砼R的時候,選一個好天氣。在草鍋里加水燒開,加入適量的面,打成漿糊。把家里吃飯桌子表面抹上一層清水,把一塊塊小布頭鋪上去,鋪好一層涮上漿糊,繼續(xù)鋪小布頭,布與布之間接頭一定要平整,多余的都要剪掉,這時媽媽就像一位畫師,剪刀、布頭、漿糊是顏料。媽媽把她們畫到合適的地方,成就了一幅素描丹青圖。漿糊要抹均勻,層層之間不能有氣泡和疙瘩,得密實平整,正常都是用四層小布頭拼接,鋪滿整個桌面。為了以后做鞋不墊腳又好看,這第一道程序一定要仔細不能有半點馬虎。 最后一層布頭上面抹上一層漿糊搬到太陽下暴曬。一塊厚如硬紙板一樣做鞋的原料很快就曬干了,我們都叫“布烤子”。第二天用大一點布頭做兩層“布烤子”留做鞋幫用。 在下雨天或晚上不能下田干農活時,媽媽就會拿出布烤,按照家里人腳的大小找出“鞋底”樣,分左右腳把鞋樣用針線碼在烤子上。用剪刀沿著“鞋底”樣剪出六片,再把鞋樣拆下留下次用。在最上面一片腳后跟的中間位置,還會有意均勻地多加一點三角形的碎布,為了結實要用新布把碎布蓋住,因為走路得勁,所以盡量多加布以延長鞋子壽命,把葬禮上用過的白色孝布拿出來剪成大約四公分寬的斜行布條,給鞋樣周邊鑲上白色布條。把六片鑲好布條的鞋樣摞到一起,用漿糊沾牢,把一口袋糧食壓在鞋底上,等漿糊干了,硬實了就開始納鞋底子了。布鞋底全用線納。 線麻也都是家里種的,一匹一匹線麻要揉搓成細小長繩,用單獨線陀擰成一根一根麻繩。麻繩不能太長,大約五六尺長就可以了 納底子做鞋都是在陰雨天或晚上,晚上納底子多。吃過晚飯,雞鴨鵝豬進圈呼呼大睡。忙碌喧囂的一天結束,萬籟俱靜,偶爾有幾聲不知誰家的狗瞎叫。在昏暗的煤油燈下,媽媽端出針線匾,坐在桌子邊,拿出麻繩,穿進大號針眼里,把頂針戴在中指上,右手握緊錐子。像石塊般硬邦邦的鞋底從四周稀稀地納兩圈,留出上鞋幫的地方。從腳頭位置開始,第一針線的背面要預留三公分長線頭,把預留線頭均勻地納進后面針腳里。麻繩是不能接死疙瘩,疙瘩大就磨腳,不能穿。先用錐子使勁地在鞋底上扎個針眼,用大號針帶著麻繩穿過去使勁勒。納出的麻繩橫、豎、斜怎么看都是一樣均勻,成行。多層漿糊粘合導致鞋底非常澀、滯針。媽媽就會把錐子在頭發(fā)上向后劃一下,借助頭油的滋潤使錐子快速地扎透鞋底,要用勁和時間納成穿不壞,扎不透的底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常年納底子手上用勁的地方磨出了厚厚的老繭。不會納底子的,錐子常常扎斷了也扎不出針眼。 記得每次納底子我們就會坐在媽媽對面,聽媽媽講故事或猜謎語。故事說,從前有一個壞婆婆,有一天晚上,她讓女兒和媳婦同時納鞋底子,誰先納好誰可以先睡,不納好不許睡覺。自以為聰明的婆婆暗地里給女兒的都是長長的麻繩。給媳婦的都是短麻繩。媳婦一根換一根麻繩快速地納著鞋底子。很快一雙鞋底納好了。她女兒一根麻繩“呼啦呼啦”地拉到半夜,一不留神又拉出來了。結果一夜沒納完一根麻繩。 一顆小紅豆,三間房子裝不下,猜猜這是什么呢?我們就會你一言我一語地瞎猜。媽媽就會提示我們。好好看看你都看到了啥?妹妹說:“我看到媽媽”。我說:“我看到了鞋子”。媽媽說:“不對,三間房子能放多少媽媽和鞋子喲”。聰明的姐姐說:“燈,是燈”。媽媽微笑著說:“對了,是燈,燈光三間房子是裝不下的”。巴掌大,月牙口,除了和尚家家有,猜一個我們天天要用的東西。我們姊妹又開始了瞎猜,什么、牙膏、碟子、酒杯……最后都沒有猜對。最后媽媽說:“梳子,天天早上起來都要梳頭,和尚是沒有頭發(fā)的”。 媽媽納鞋底子時映在墻上忽大忽小的影子,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燈光下一個個兒時的故事,讓我感受到媽媽的聰慧,感覺到家庭的溫馨,多少年過去了,還記憶猶新。 一針一線帶走了屬于媽媽的青春歲月。天天晚上都做著重復地動作,不用仔細看,所有的針眼都那么整齊舒服地躺在鞋底上。像天上的星星眨著眼睛看著媽媽勤勞的雙手為家人縫制布鞋。一直做到雞叫三遍,困得實在不行了,才揉著發(fā)紅的眼睛上床睡覺。一雙鞋底正常要辛苦一個禮拜才能納好。納好的底子有點微翹,放在平整的石頭上,用斧頭使勁地把鞋底錘平整才算完工。 鞋底納好就開始做鞋幫。鞋幫也是拿鞋樣碼在烤子上,沿鞋幫邊剪好。鞋幫烤子都是兩層布,相對鞋底來說,鞋幫烤子布要大點,漿糊要少點,鞋幫常常要洗刷,鞋幫上針眼也少。做鞋面的布要用新的,新的耐穿結實也好看。男鞋都是黑色的燈芯絨布,女鞋多數(shù)都是用紅色燈芯絨或者有碎花圖案的花布,如果女鞋用黑色的燈芯絨布,就會在鞋頭繡上一朵漂亮的牡丹花。鞋口鑲一條和鞋面一樣顏色的布條和一根鞋袢。這時就要上鞋里布了,鞋里布可以是舊布。把鞋里布碼在鞋幫上,用小號針穿上顏色和鞋面一樣的線,從底向上納出三條波浪形的線條,最后把鞋口布對折一公分訂在鞋口鑲條上,鞋幫下面四周鑲上白色斜行布條。整個鞋幫就做成功了。 至關重要的最后一道工序上鞋子。把鞋幫鞋底對齊,不能有半點歪斜。在鞋頭和鞋底中間位置下針過線,這上下兩針位置必須一致,俗話說“衣不加寸,鞋不加分”不能錯一分一毫,鞋跟也用同樣方式固定碼好。鞋幫和鞋底四周對齊用麻繩上緊。一雙全程都是手工布鞋就完美竣工了。做布鞋真的很不容易。 密密麻麻的針眼,鋼鐵似的鞋底,穿起來永遠不會捂腳汗,不會臭腳的布鞋。我們祖祖輩輩穿著它,走遍田間地頭,涉過千山萬水,度過春夏秋冬,經過風風雨雨。如今誰還能記得曾經撐起整個生活重量的布鞋。 現(xiàn)代化機器做出來各式各樣的新式皮鞋代替了手工布鞋,所有的女性也從艱難繁瑣的手工做鞋中解放出來。漸行漸遠的布鞋永遠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里。一雙雙飽含濃濃母愛的布鞋常常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化作我心中醇厚的鄉(xiāng)愁。 作者簡介:張云婷,江蘇泗洪縣人。喜歡文學,相信文字可以帶給大家無窮的快樂。偶有作品在報刊發(fā)表,充實生活,滋潤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