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暑假就要進入尾聲,許多“寶寶”即將變換身份,正式成為義務教育階段的一名“同學”。從幼兒園到小學,是一次學習生涯的轉折,對于孩子來說,他們將面臨完全不同的情境。如果說幼兒園是集體玩游戲,尋找玩伴;那么小學就是照章行事,課堂教學是主陣地。作為準一年級學生的家長,不僅要做好角色的轉變,提前開啟“小學生家長”模式,還要幫助孩子做好學段銜接,共同迎接新旅程的到來。1.從孩子準備上小學開始,有意識地用孩子的大名來稱呼孩子,通過名字營造儀式感。2.建議年輕的父母們在孩子入學前的8月底,找個時間,帶著孩子到照相館去照一張標準的入學照片,也是增加儀式感。3.和孩子進行一次深度溝通:以“我要成為小學生”為主題,開展一次親子交流暢想和規(guī)劃未來的小學生活。4.幫助孩子積累自信心。如:與孩子進行一些親子游戲,設置一些能夠實現(xiàn)的小目標,讓孩子在完成任務后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悅。5.激發(fā)孩子的入學興趣。家長要提前和孩子交流,讓孩子知道上學是長大的表現(xiàn),可以學到很多知識。6.培養(yǎng)孩子的規(guī)則意識。開學前家長要和孩子強調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讓孩子入學之后盡快適應校園生活與幼兒園的不同。7.培養(yǎng)孩子的“任務意識”。比如分配給孩子一兩項家務勞動作為每天必須完成的任務,如掃地、擦桌子、洗碗筷、倒垃圾等。8.幫助孩子建立時間觀念。可以給孩子買一個鬧鐘,并要求TA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任務。9.給孩子傳遞簡單的健康、安全知識,如覺得身體不舒服、或者身上弄傷都應該告訴老師;上下樓梯靠右邊;課間活動不吵鬧,放學不亂走等等。10.共讀繪本或玩游戲大轉盤,設計一些小游戲,和孩子一起玩耍,比如聽音尋寶、角色扮演等。11.親密的肢體接觸,帶給孩子溫暖和安全感,舒緩孩子上學時和家長分離的焦慮情緒。2.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能力。堅持每晚共讀半小時,早期要進行“無壓力”閱讀,只和孩子聊書,不檢查孩子閱讀成果。3.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能力。為孩子選取單獨一個房間或房間里的一個區(qū)域作為學習空間,記得書籍有序擺放、桌面干凈整潔,準備好學習用品。4.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告訴孩子遠離手機,關掉電視,靜下心專注做一件事,這個過程家長要起到示范作用,身體力行。5.培養(yǎng)孩子的自制力。跟孩子共同制定規(guī)則,規(guī)則以內的可以及時滿足,規(guī)則以外的要延遲滿足。6.培養(yǎng)孩子的收納能力:教會孩子每天按著課程表自己整理書包、收拾文具,以便能帶齊學習用品。1.姿勢習慣:注意坐姿,適當練習;執(zhí)筆姿勢,正確練習。2.閱讀習慣:營造書香小窩、每天閱讀20分鐘、培養(yǎng)閱讀興趣。3.自主習慣:學會洗臉、洗手、如廁;學會穿衣、脫襪、系鞋帶;學會掃地、擦桌、理書桌。4.禮儀習慣:排隊,課上發(fā)言先舉手,遵守集體生活的規(guī)則。5.社交習慣:尊重他人,會禮貌問好;遇到困難會主動求助,也樂于幫助別人;不與陌生人交往,懂得保護好自己。6.吃飯習慣:在假期中慢慢并適當縮短孩子吃飯的時間,培養(yǎng)孩子自己吃飯的良好習慣。7.學習習慣:和孩子一定制定學習計劃,逐漸讓孩子養(yǎng)成做事目標清晰,執(zhí)行高效的習慣。1.均衡營養(yǎng)。開學前一周,開始調整孩子的飲食搭配,讓孩子提前適應開學的節(jié)奏,每天要按時吃早餐,不帶零食和玩具進學校。2.調整作息時間。家長可以與孩子共同制作一張作息時間表,貼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晚間的休息時間要在9點以前,保證孩子每天有10小時左右睡眠時間。3.加強孩子身體鍛煉。家長可以定時和孩子一起玩一些體育游戲,如:球類運動、游泳等。1.書包1個:不用太大太重的拉桿書包,建議選擇輕便、合適,以能裝課本為宜 。2.筆袋1個:請不要用鐵皮文具盒,圖案簡單為好,功能圖案太過花哨會影響孩子注意力。3.鉛筆5只:請選擇六角HB鉛筆(建議用中華鉛筆,不用自動鉛筆),在家自行削好鉛筆,削筆刀不要帶到學校,鉛筆上面最好貼好名簽。4.橡皮1塊:購買4B或繪圖橡皮,不使用香味過濃過花哨的橡皮。5.直尺1把:能放入筆袋或文具盒的長度,15厘米為佳。6.包書皮:包好新書、課本、常用練習冊,在左上角貼上班級和名字標簽。7.文件袋若干:按語數(shù)英學科裝課本、作業(yè)本。8.準備一本作業(yè)記錄本,要求孩子學會記好當天的作業(yè)。9.姓名貼:建議最好是打印的姓名貼,自己手寫的其他小朋友很容易看不清,派發(fā)作業(yè)的時候會有些麻煩。1.需帶非玻璃材質水杯和紙巾,水杯貼好姓名,不能帶零食、玩具、零錢入校。2.著裝:春秋季節(jié)校服一套;夏季校服一套;冬季校服兩套;校禮服,根據(jù)需要購買;不同季節(jié)的運動鞋。3.雷暴雨、臺風天氣請留意停課通知,雨天上學提前備好雨傘或者雨衣等。4.手帕、紙巾、濕紙巾。從小幫助孩子養(yǎng)成環(huán)保和講衛(wèi)生的習慣,所以自始至終讓孩子在書包里帶上一塊小手帕、紙巾或濕紙巾,一來可以擦擦口鼻,二來洗手后可以擦拭。5.跳繩,一年級的孩子基本都需要備一根跳繩。建議買無柄的、棉質的那種標準繩。6.護眼臺燈,家中的書桌需要配備一盞臺燈,建議購買無頻閃的護眼燈,可以挑選好一些的品牌物有所值。7.讓孩子自選一款小鬧鐘,每日自己上鬧鐘,早晨按時起床,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12.垃圾袋,把需要丟棄的口罩裝起來,扔進有害垃圾桶。建議:所有的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要貼上或寫上自己的名字,做好標簽,一年級的孩子常有找不到的現(xiàn)象,最好不要小孩子自己寫。1.孩子要正確書寫自己的名字、熟練說出家庭住址、父母名字、父母單位、父母的電話號碼。2.遇到特殊情況如身體不舒服等要及時告訴老師,離開學校時須經(jīng)班主任簽字同意并有家人接;如果家長要提前到學校接孩子,須告知班主任。5.家長應提前和孩子商定一個接送地點,提醒孩子不要輕信陌生人帶其回家的說辭。6.了解并遵守各種安全常識,遵守交通規(guī)則,不乘坐不安全的交通工具上下學。7.特殊時期,家長務必提醒孩子做好衛(wèi)生防護,做到多喝水、勤洗手。此外,家長還應給孩子準備出汗后更換的衣物,以免著涼感冒。上海市教委曾經(jīng)給家長制定了一份手冊,里面列舉了一些家長需要重點關注的方面,可以幫助家長分析、了解、和評估孩子的情況:3.孩子離開家人進入陌生環(huán)境后是否沮喪?6.孩子是否能獨立完成系鞋帶、戴圍巾、收拾玩具等事情? 7.孩子是否會照顧自己,如主動飲水、根據(jù)冷熱自己穿脫衣等?9.孩子是否能熟練地使用紙、顏料、剪刀、膠水、水彩筆等物品?10.孩子是否能說出自己的家庭住址和家人的姓名、電話號碼?開學的腳步的已經(jīng)越來越近,趁著還有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家長們趕緊準備起來,提前為即將到來的新學期打好基礎,讓孩子對上小學充滿期待,并且有足夠的能力去適應新環(huán)境。 表格來源:公眾號“銘師伴你學”,作者:LEO雷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