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藥膳,源遠流長。 早在商代,民間就喜歡食用藥膳。相傳商湯的妻子在陪嫁時帶來一個奴隸,名叫伊尹,非常聰明,熟悉藥性,善于烹調(diào),他常將藥物與食物巧妙配合,制成美味膳食,供商湯享用。他升任宰相后,還與商湯討論烹調(diào)技術(shù),并在《湯液經(jīng)》中記載了怎樣烹調(diào)藥膳療疾。這些傳說,當然未必完全可信,但藥膳在我國起源很早,卻是毫無疑問的。據(jù)《周禮.天官》記載,在西周時期的宮廷醫(yī)生中,已有專門的營養(yǎng)醫(yī)生,稱為食醫(yī),負責調(diào)配帝王的膳食,其中就包括來自民間的藥膳。 藥膳,雖然含有藥物,但食物畢竟是主要成分,而食物的基本作用就是供給營養(yǎng),滋養(yǎng)臟腑,扶助正氣,古代稱為“食養(yǎng)”。 食養(yǎng),是最簡便有效的養(yǎng)生方法。從古至今,一直受到歡迎。我國保健學家黃樹則,在《長壽》雜志發(fā)表的文章中指出:“所謂延年益壽的靈丹妙藥,...這方面的宣傳不少,但卻如一陣風過去,看不到什么實效,歸根到底,還是著眼于飲食起居最為重要。”的確,身體虛弱,與其求助于藥物,倒不如借助于食物。正如俗話所說:文“藥補不如食補。 現(xiàn)代名醫(yī)沈仲圭早年體弱,在上海進食藥膳羊肉粥很有效果,所以他深有體會地稱贊:“羊肉粥價廉而味美,此平民冬日之食補妙品,體弱之人日進一杯,不稍間斷,開胃健力,得益匪淺?!?/p> 一年四季,春溫、夏熱、秋涼、冬寒,在夏季之末,往往潮濕多雨,中醫(yī)稱為長夏主濕。人的飲食起居和精神調(diào)養(yǎng)都要與這些氣候變化相適應(yīng),中醫(yī)稱為“天人相應(yīng)”。我們選用藥膳,當然也必須照顧不同季節(jié)的氣候特點。 一般說來,春夏溫熱,宜選偏于清涼性質(zhì)的藥膳;秋冬寒涼,宜選偏于溫熱性質(zhì)的藥膳;長夏多濕,又宜選用淡滲利濕的藥膳;秋季多燥,則宜選用甘涼滋潤的藥膳。以藥粥為例,春天可選芹菜粥,夏天可用綠豆粥,長夏宜選苡仁粥,秋天宜用藕煮粥,冬天最宜食用羊肉粥。 按照中醫(yī)學的觀點,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及長夏,又與人體的心、肝、脾、肺、腎五臟相配。春天配肝臟,夏天配心臟,秋天配肺臟,冬天配腎臟,長夏配脾臟。因此,雖然四季都可進補,但補法又各不相同。春天萬物生長,宜用升補,要著重補肝,如選用首烏肝片。夏天炎熱,人體喜涼,宜用清補,補心又要清心,如選冰糖綠豆湯。秋天涼爽而又干燥,宜用潤補,重在潤肺,如選參麥團魚。冬天寒冷,最宜溫補,特別是溫補腎陽,如選附片生姜羊肉湯。長夏多濕,宜用淡補,如選苡仁肘子。 體虛靠食養(yǎng),有病需食療。為什么食物也能療疾治病呢?這是因為,藥食同源,有些藥物與食物并無嚴格區(qū)分,而且自古以來就是藥食同用,許多藥物都可食用,許多食物也可供藥用。諸如山藥、蓮米、芡實、苡仁、百合、紅棗、桂圓、蜂蜜....常食用的谷肉果菜,只要辨明寒熱潤燥的性質(zhì),區(qū)分苦甘辛咸的滋味,都可作為食療藥物,就連一日三餐的主食粳米,也可作為滋養(yǎng)脾胃的中藥。采用這些食中之藥去治病,就是最常用的“食治”、“食療”。將食中之藥與一般食物烹制成膳食,這是藥膳的一種類型。這類藥膳性質(zhì)平和,制作簡便,所以在家庭中采用這類藥膳的較多。 有些病癥,單靠食中之藥去治療,則嫌藥力不足,或不適合病情,又必須使用食外之藥。由食外之藥與食物烹制的膳食,是另一類型的藥膳。這類藥膳是專門的藥物與食物配合。藥物能祛邪治病,食物能滋養(yǎng)強身,藥食配合,就能更好地發(fā)揮強身治病的效用。 |
|
來自: 觀音道場 > 《藥膳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