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dless以獨特的理念和商業(yè)模式,在快消品行業(yè)獨樹一幟,成為一只“異類”,卻贏得了大量忠實用戶的擁躉。 文 范鵬 快消品領域可謂是品牌云集,既有百年歷史的寶潔、聯(lián)合利華、雀巢、瑪氏等國際巨頭,又有新崛起的珀萊雅、統(tǒng)一、三只松鼠等等。這個時代,不僅信息爆炸,產品也多得爆炸。為了殺出重圍,“打造品牌”成了一門顯學:為產品創(chuàng)造催淚的故事,全媒體鋪天蓋地的廣告等等。“包裝”取代了產品規(guī)格,成了多數品牌差異化的關鍵,讓廠商可以向消費者賺取更高的品牌溢價。 然而,一家美國的快消品企業(yè)取名“Brandless(無品牌)”,通過去品牌化,消除LOGO,贏得了消費者和資本方的青睞。成立僅1年,就獲得了孫正義的軟銀集團2.4億美元的C輪融資,成為當年硅谷最火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估值接近5億美金。 快消品界的“紫牛”Brandless以獨特的理念和商業(yè)模式,在快消品行業(yè)獨樹一幟,成為一只“異類”,卻贏得了大量忠實的擁躉。 全部商品售價3美金,將物美價廉做到極致 Brandless每件產品售價3美元,并且價格比同類產品低40%,但低價并不是意味著低品質,相反,它非常注重產品的質量要求,每件產品都會進行嚴格的測試、調整和反復試驗,確保其質量達到最高要求。比如,在食物方面,強調非轉基因、有機;在家居用品方面,非常注重環(huán)保(可降解),并通過了 EPA(美國環(huán)境保護局)環(huán)保認證;在文具方面,主張健康的訴求,并通過了FSC(森林管理委員會)的健康認證。它們認為,不論到什么時候,保障產品質量都是必備條件,否則用戶買過一次后就不想來第二次,復購率肯定上不來。Brandless項目于2017年7月11日正式啟動,網站第一周試運營的時候,就向美國的48個州發(fā)出訂單。運營的第二個月,業(yè)務重復訂單達到兩位數,復購率相當不錯。 有機,往往跟“昂貴”劃上等號,在美國,被Amazon收購的有機超市Whole Foods更是個中代表。然而,養(yǎng)生、食品安全如今有更多需求,其實很多人想購買有機食品,只是苦于沒有錢。如何讓更多人享受到有機食品、卻不用花大錢,成了最大的難題。物美和價廉通常是無法兼得的魚和熊掌,在它這里卻成為了現實。 價格優(yōu)勢主要源于產品都是極簡主義的去品牌化,在美國,不貼品牌的產品可以省去一筆不菲的“品牌稅”(Brand Tax)。然而,貴的東西就一定是好的東西嗎?事實上,很多時候,消費者都是在為品牌的溢價買單。一個普通的回形針0.5元,但如果是蒂芙尼出品的就可以賣到了1萬元;幾塊錢的毛線球,貼上蒂芙尼的標簽就可以賣到87,000元。Brandless通過調研發(fā)現大品牌公司為品牌宣傳和銷售渠道所付的費用占到了產品價格的40%,而在美容美妝行業(yè)更是占到320%,這些成本最終都轉嫁給了消費者。定倍率是商品的零售價格除以成本價的那個倍數,100塊成本的東西,賣500塊,定倍率就是5倍。鞋服行業(yè)一般是5-10倍,化妝品行業(yè)一般是20-50倍,Brandless讓商品的“定倍率”變得非常低,完全返利給消費者。 所以有人說:Brandless=無印良品的品質+拼多多的價格! 全自營的商品結構,少得不能再少的SKU Brandless并沒有在全球甄選品牌,而是自產自銷,商品全都是自有商品,加上極簡包裝以及跳過經銷環(huán)節(jié),直接面向顧客等方法,極大的降低了成本。雖然其成本的壓縮限制了SKU的豐富性,但反過來,極少的SKU數目也大大減少了生產成本。筆者將其平臺所有商品進行統(tǒng)計、整理和翻譯,合計只有365種商品,比一家小型便利店的商品品類還要少的多。 收取會員費,實行黏住顧客的會員制 作為一個新平臺,一般都是通過補貼來吸引流量,Brandless卻反其道而行之,一開始就推行會員制,收取會員費。為了增加顧客黏性和復購率,推出了自己的會員體系“B.More”,用戶需繳納36美元年費,就可以享受所有訂單免費送貨的服務。每項產品只有3美元,但運費就高達5美元。如果要免運費,則需要買到39美元以上;如果不想付出高昂運費,可以成為會員,繳納一年36美元的會費。這樣一來,要么多買,要么成為會員,無論消費者選哪個,都能提高獲利率。與好市多(Costco)顧客每年必須預交會員費才能享受特價產品不同,在Brandless任何人都可以買到超低價產品,公司主要還是靠產品來盈利。 除此之外,每季都會給消費者寄送“省錢報告書”,上面列有在平臺上購買的產品價格與在其他零售商的價格比較,清楚明白幫消費者計算,在這里消費究竟省了多少錢,讓所有消費者知道“選擇他們,你還可以省到更多”。 即使在如此低價薄利的情況下,Brandless還與美國慈善組織Feeding America合作,每成交一筆訂單就會為有需要的人提供一頓飯,如果是“B.More”會員的訂單,一次將捐贈兩頓飯。公司還因捐贈了25萬頓食物給Feeding America而獲得NewCoHonors的年度最佳新公司獎??梢姡瑥囊婚_始,它就以一家大公司的姿態(tài),面對消費者,并承擔社會責任。它把“以平實的價格為更多人提供質量更好的產品”作為公司的目標,追求的不僅僅是建立一個社區(qū),讓人們能夠找到自己負擔得起并符合他們價值觀的日常用品,更是以人為本,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引導一種全新的現代消費方式。 極簡主義的新零售模式Brandless敢賣3美元,主要得益于四點:砍掉“品牌稅”,借助大數據選出用戶最常買的產品,將簡化包裝的錢用在提升產品質量上,通過運費和會員費獲得額外收益。抽絲剝繭地深入分析,它是奉行一種極簡主義的理念,打造了一種獨特的新零售商業(yè)模式。 極簡的SKU 商品只有四大類,365種日用商品,有的品類甚至只有一種SKU,就連業(yè)內出了名的極簡主義——無印良品也有7,000多個SKU,而Brandless不及前者的二十分之一。SKU雖然少,但涵蓋了大部分快消種類。比如食品類有罐裝食品、醬料和各色零食,還專門根據健康飲食潮流劃分了有機品類。家居用品有開瓶器、量杯和刀具,清潔用品包括萬能洗滌劑和肥皂,以及健康和美容系列,涵蓋了牙膏、漱口水、沐浴露、洗手液等日用品。這家網站只銷售一種牙膏、托盤或者廁紙,當然,這是借助大數據分析,找出日常生活中消費者最常買的產品,挑選出最佳的配方和產品。在SKU管理方面,Brandless取經了Costco的精簡SKU,同作為低價商超,Walmart的SKU數量大約為10萬,而Costco的SKU只有4,000多個,其銷量遠超擁有大量SKU的其他零售商,坪效比是沃爾瑪的2倍,庫存周轉天數只有31天,庫存周轉率是沃爾瑪的1.5倍。低SKU也使得Costco可以依靠采購規(guī)模來把每個SKU的價格壓到最低,同時也能保證產品的質量,更好地控制供應鏈。 極簡的設計 商品LOGO留白、去掉過度包裝,讓產品自己說話。留白,是為了凸顯消費者真正在意的產品成分。節(jié)省消費者時間、營造彼此間的信任,也放下品牌一廂情愿的宣傳,還給消費者真正在意的“錢”和“時間”。商品標簽只寫了產品名稱、重點成分提示( 如:有機、無麩質、素食、非基因改造食品),就連產品配料也是在高標準下能減則減。產品原料不能馬虎,必須高標準,但配料能加2種,就絕不加3種。比如有機花生醬中就只有2種原料:花生和鹽,因為沒有油,這可能導致花生醬看起來“分層很明顯”,但也保證了最傳統(tǒng)的味道,受到一批消費者的歡迎,同時也節(jié)省了成本。自定義的極簡風包裝,同時跳過經銷商的環(huán)節(jié),直接觸達顧客,極大的壓縮了交易成本。 極簡的定價 Brandless每件產品售價3美元,不論是小物件,還是有機食品、洗面奶等,不管是廁紙、指甲鉗、化妝水還是花生醬,通通只要3美元。統(tǒng)一的定價讓消費者在瀏覽時可以迅速做出決策,提高交易效率,同時,也更容易產生連帶購買,提升連帶率,進而提升客單價。三元店并不是只值三美元的產品,但是簡單的定價模式使得這類商店不存在價格比較,有利于消費者更快做出購買決策。成功的案例有日本的百元店“大創(chuàng)DAISO”,目前大創(chuàng)的門店遍布全球,已達3,000多家,年銷售達到300億元。 極簡的供應鏈 F2C(Factory to customer)的供應鏈模式,工廠直接到消費者,去除掉所有中間商環(huán)節(jié)。所售的商品由美國的數十家供應商獨家生產加工,徹底實現了商品由工廠直達用戶手中,消除中間的所有流通成本。Brandless希望通過自己的做法,可以重塑消費者與商家之間的關系——直接、誠實、透明和民主。在它看來,傳統(tǒng)的批發(fā)商合作的模式早已過時,應該在供貨商和消費者之間建立直接聯(lián)系。在此基礎上,每個品類控制只有一種產品,就可以通過大量進貨壓低產品價格,確保即便在低售價的狀況下,依然能維持良好毛利率。傳統(tǒng)的模式,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格刨除硬性成本,還包括分銷成本、批發(fā)零售加價、貨架庫存、磨損費用、廣告營銷費用和零售商店內營銷成本等等,這些都是消費者為零售品牌支付的隱形額外成本,極簡的供應鏈將這些統(tǒng)統(tǒng)砍掉,回歸商品本質。 誰是中國的BRANDLESS?很多人將Brandless比作是美版的拼多多,然而兩家公司卻有本質的區(qū)別,前者是垂直電商,后者是電商平臺。在中國和Brandless類似的不是拼多多,而是網易嚴選。和它相比,網易嚴選的產品也是沒有品牌,因此是自有品牌。當然這個品牌可能還不是很強,所以制造商經常被提起,例如網易嚴選的睡衣是由Amarni制造商供貨、牛仔褲是由CK制造商供貨等等。另外,網易嚴選的品類涵蓋了衣、食、住、行各個方面,每個類目下也有至少十幾個選項可供消費者選擇。這個很可能是由于中國市場的偏好。中國的消費者可能不像美國的那么成熟,容易被品類的繁多而吸引。這也是為什么同樣是尿不濕,幫寶適(Pampers)在國外就幾個尺寸,到了中國就搞出一堆花樣來。 其實, 在國內近年來早已崛起了不少類Brandless模式,像名創(chuàng)優(yōu)品、網易嚴選、必要商城、小米有品、淘寶心選等等,而且都取得了不斐的成績。網易嚴選成立不到兩年內,突破一百億的銷售額。“中國版的無印良品”只用了兩年就趕超了“無印良品中國”。必要商城正式上線一年內,實現月活躍用戶超50萬,銷售額突破1億元。名創(chuàng)優(yōu)品三年開店內成立近2,000家,銷售額達100億。然而,相比而言,在商業(yè)模式上,卻都沒有Brandless的這么極致。 首先,網易嚴選不夠“嚴”。網易嚴選從極致單品“一條毛巾”,到涵蓋了居家、餐廚、服裝、洗護、飲食等品類的9,000多個SKU,雖然質量還可靠,但是早已不是精品,也不再是嚴選了。 其次,名創(chuàng)優(yōu)品不夠“優(yōu)”。商品聚焦于化妝品、小飾品、零食、生活用具等小百貨,價格集中于10元-20元之間,店面和設計有所提升。走的是日系風格,但是不夠精致,質量比起無印良品來還是有較大差距,被戲稱為“升級義烏2元店”。 第三,必要和小米不夠“必”。必要以眼鏡為爆品,輔以服裝、廚具、家居等較為耐用商品;小米之家以電子產品和小家電為主。消費頻次不高,單客挖掘潛力不夠到位。 因此,在國內市場,優(yōu)質、低價、高頻、極簡的商品還存在市場空間。相比而言,Brandless模式有更加精選的SKU和商品品類,更加簡單極致的產品設計和定價,持續(xù)聚客能力更強的高頻商品,類Brandless模式在中國還有巨大切入的機會。 Brandless的模式也沒有那么邪乎,秘訣在于毛利率。即便售價低,只要毛利率高,依然是一門好生意,它做的正是這種生意。新時代的品牌,也不一定要走花俏的包裝,反而更能與消費者共鳴。當實體賣場紛紛一間間關門的時候,新時代的實體消費,不再只是單純的交易行為,而是與社群互動、塑造消費者忠誠度的地方。融合著這兩股新思維,Brandless從線上出發(fā),打出百元有機超市的名號,代表著極簡主義新零售勢力的崛起。它身上有很多成功企業(yè)的縮影,其實是“Costco+迪卡儂/ALDI+一元店”的組合。 來源:《孕嬰童微報》2019年3-4月刊 作者:范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