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guī)硪唤M游記照片,作品發(fā)表于1936年,標題就叫做《徽江山水》,由于沒有找到原始照片,從報紙上轉下來的圖片,清晰度堪憂,希望大家不要怪我。 今日新安江,歙縣新溪口鄉(xiāng) 徽江其實就是新安江,同時新安江也有叫徽港的,不知道為什么在以前很多資料都是將新安江命名為徽江,直到修建了新安江大壩,有了千島湖,新安江的名字才固定下來。其實新安江和新安郡有著莫大的關系,而新安郡其實就是徽州的前身,包括了黃山市、績溪、淳安等地。 這些大船可能是從閘口朝上游運行的,這種船其實是一種櫓船,照片雖然模糊,但是船尾可以看到有人在搖櫓,其實側面船幫應該有人撐槁,目的是控制方向和進行輔助動力,這種船在建好新安江大壩以后還存在過不少時間。 過了閘口,沿江而上,到了桐廬,過了桐廬到了一個地方叫七里瀧釣臺,在這前面不遠的地方就有一個三岔口,向東邊的河流上溯。就到了嚴州。 到了嚴州的支流向南,就可以到到蘭溪和金華,這里的山疏散而秀美,水較深但是也比較窄,這是當時的作者得到的結論,我不知道他說的對不對,因為從后面的照片可以看出,他沒有到蘭溪河金華。 因為作者在嚴州向西而行上溯,這里之后,稱之為徽江,也就是這條河流的新安江段了。 作者一路觀賞,得到的結論是,徽江向上至安徽,山嶺一個接一個,完全不能分開,不止是山多,而且山的形態(tài)也是變幻萬千。 其實新安江段的山,是天目山脈、白際山脈、黃山山脈混合的結果,歙縣境內最高峰清涼峰海拔1780米左右,沿著新安江海拔超過千米的高山也是不可勝數(shù)。 作者接著描述新安江的水,水面較淺,但是水面卻比較寬闊,這也是符合實際情況的,但是作者顯然忘記了新安江的水不止是淺、闊,新安江很多水路路段,還要加上急,就是水流非常的快,在以前到了歙縣很多水域,都是需要拉纖通過的。
這正是新安江灘多落差大的概括。 后面作者介紹了他坐在船上的感受:
原來作者是在夏天結束的時候去游覽的,這時候的新安江水不是枯水期,所以他可能沒有看到船逆流而上拉纖的情形。 但是作者對新安江山水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說是“宛如神仙中人”。 照片雖然不清楚,但是這張照片卻能明顯看到湍急的流水激起的浪花,還有漁船上的鸕鶿和前后兩個船夫吃力劃船對抗激流的情形。 到了這里,大家看到岸上的白墻黑瓦,估計也知道,應該是進入徽州地界了,即便不是歙縣,也是淳安,因為這兩個縣的交集實在是太多了,很多文化習俗都差不多。 作者最后可能停在了屯溪,沒有繼續(xù)前進,按照《徽州交通志》的記載,那時候屯溪上溯,可能只能航行很小的船只,甚至是竹筏。 1956年,新建了新安江大壩,這條新安江便被截斷了,很多激流險灘再也不會困擾百姓,但是為此付出的代價是浙江的兩個縣城,和安徽歙縣南部的不少古鎮(zhèn)一起消失到漫漫河底,沒有消失的是大約四十萬人對家的思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