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幼師口袋2020學前教育宣傳月主題文章征集活動,作者:海鹽縣實驗幼兒園金周芬。 2020年,庚子鼠年,自開年就注定了它的不平凡。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打破了春節(jié)的平靜,也擾亂了大家的生活,更延誤了復工、開學的時間。無奈居家的除了成人,還有無數(shù)的學齡前幼兒,這些每天都電量滿格的“神獸”就這么被困在了家里,活動范圍被大大約束,活動內容也受到了限制,對天性好動的他們來說真是“太難了”,而隨著宅家時間的延長,每天陪娃的家長也逐漸面露難色……這都牽動著“孩子王”的心,如何讓孩子在有限的空間里盡可能開展多樣化的活動,如何調適孩子煩躁、焦慮、缺乏耐心等心理狀況?為讓孩子們的居家生活更有意義,老師們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與孩子開展線上互動(講故事,朗誦兒歌,陪孩子看書、畫畫、做手工、做游戲、做運動等等),制作小視頻、微信推送,為家長提供大量的親子活動資源……但結果真的如我們所預期的那樣嗎?誠然,其中不乏讓幼兒感到新鮮和親切的內容,不乏讓親子游戲和居家生活變得豐富起來的內容,但我們也發(fā)現(xiàn),行動的積極和資源的豐富背后卻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以本園近階段不同內容推送的閱覽量為例,并生成折線統(tǒng)計圖:分析:不論是哪類推送,第一期的閱覽量都是最高的,而后續(xù)幾篇推送,閱覽量驟減,尤其到后面基本持平,維穩(wěn)在一定范圍內,由此可見,隨著推送量的上升,家長也開始產(chǎn)生“疲憊”心理,進而導致其對推送內容的期待值降低。反思:我們推送的內容有價值嗎?沒有經(jīng)過系統(tǒng)、全面的思考和研究,游戲看似很豐富,但是否也有些隨意?孩子們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教師是否只關注了教育者一廂情愿的對游戲、活動的開發(fā),沒有考慮幼兒此時的心理感受、情緒狀態(tài)、需求和想法。我們對本園各班級群內連線互動的話題進行統(tǒng)計后發(fā)現(xiàn),共涉及到防疫、科探、美食、運動、美工、音樂這六方面,并生成柱形統(tǒng)計圖(見表2)。分析:從上表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關于防疫話題的參與度最高,達到32.43%,說明幼兒和家長對于最近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特別關心。其次是關于美工的話題,參與度達到30.78%,從一方面反應出居家的日子里,此類動手操作的活動還是比較受幼兒和家長喜愛的;而關于科探(25.99%)、音樂(22.22%)、運動(21.06%)的話題參與度較低,關于美食話題的參與度最低,僅為19.89%。但縱觀全部數(shù)據(jù)后可見,各類話題的參與度都沒有超過50%,說明群內連線互動也沒有完全走進大家的心里。反思:怎么能夠讓推送幫到幼兒和家長而不是成為孩子、家長的負擔?不是讓孩子為了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而是發(fā)自內心地主動做事,在愉快游戲和生活中獲得成長。那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對疫情相關知識也了解的更多了,后續(xù)的話題又該如何推進呢?所以,我們必須要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幼兒園和教師“錄制活動”到底錄什么?要達到什么目的?開展什么活動和游戲才是合適的?為更好地了解家長和幼兒真正需要的內容,也為了理清接下來推送的具體方向和內容,我們對本園幼兒及家長進行了“居家學習意向”的調查,在對數(shù)據(jù)分析后,獲得了許多有價值的信息,也為我們明確了“接下來應該做怎樣的指導和錄制”,結果如下:說明:考慮到單選、多選造成的樣本容量差異,及總問卷數(shù)量差異較大,為了不影響之后一些數(shù)據(jù)的科學性,后面我們在比較分析時都采用占百分比來統(tǒng)計,這樣能比較科學和客觀地反應情況。我們以問題“孩子最喜歡哪類活動”及“現(xiàn)階段,您覺得孩子需要哪方面的學習”(均為多選題)分別對幼兒及家長進行調查并將數(shù)據(jù)整合,結果如下(其中,E、F僅對家長設問):分析:由此可見,幼兒的興趣更多還是集中在操作類、運動類上(A、B、C),而這也是深受家長喜愛的;語言類在幼兒心中的占比相對較少;家長層面來說,其實對各類型學習內容都很想要,畢竟大多數(shù)人都希望自家孩子能“全面發(fā)展”。這就告訴我們在選取推送內容時,可以著重落實幼兒及家長均較為感興趣的前三類,而對于后三類可以酌情、擇優(yōu)推送,如此一來或許就能更吸引讀者的眼球了。另,論述題中也有相當一部分家長反應希望能對孩子的規(guī)律作息做出指導,幫助規(guī)劃好居家一日作息,甚至有人提出“最好能把一星期的活動都提前安排上”。思考:綜上,我們在安排推送時,不單要對一日生活做出指導,在內容選取上也不是隨意的,最好是要能有系統(tǒng)的、經(jīng)過全面思考和研究的,這樣才能讓家長和幼兒更有目的地進行居家學習,使其能更好地規(guī)劃好每一天的生活。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對疫情相關信息也掌握的日漸多起來了,所以后續(xù)推送的內容應更全面,或許可以圍繞疫情的“衍生”來進行話題拓展。分析:從上表中不難發(fā)現(xiàn),家長最想得到的還是老師對游戲方法的提供、推薦及指導,也就是“如何安排好每日的活動且形式豐富多樣”;對相關理論層面的需求相對較低。這也恰與上一題相互呼應,家長最需要的幫助還是對各類活動內容的具體的、范例指導,這也給了我們啟示,在相關推送中可以多考慮圖文、視頻范例,更直觀清晰。分析:調查中發(fā)現(xiàn),幼兒最傾向“圍繞話題的班級群內自主圖文互動”,而這一點在論述題中也有較多家長提出,或許這樣的形式能讓大家有更多共同話題,也比較自由自主,發(fā)言或發(fā)圖片、視頻均可以,比較適合不同人的需求(包括不善言辭的幼兒及家長);同時,全班群內音頻互動及自由小組視頻(教師參與)也占較大比例;相比之下,與教師一對一視頻連線卻顯得有點“勢單力薄”,許是怕冷場、怕不知聊什么吧。所以說,我們在與幼兒、家長進行互動時要選好形式,可以是幾個好朋友一組,這樣大家本就有很多共有話題,聊起來也會更順暢,當然啦,教師也要做好充分準備,想好要互動的話題與話語,讓整個互動流暢地進行下去,避免不必要的尷尬與冷場,“不打無準備之仗”。在對幼兒及家長的需求了解后,我們重新調整和規(guī)劃了居家指導的形式和內容,實施“兩推一互動”云中游計劃。在此之前,各年段也結合年齡特點及疫情實際做了課程主題上的構思和大致安排,在實際操作中也不斷推進和調整著,這為孩子的一日生活、一周生活、乃至一個主題周期內的生活都指明了方向,解決了家長的迫切需求,使我們的推送也更具價值性。我們將推送內容側重在幼兒園云中游戲互動指導上,各年段每周會結合年段主題走向,圍繞同一主題設計不同游戲內容,每周推送兩期有趣的居家活動素材,豐富孩子們的居家生活;也會結合孩子在家中的玩創(chuàng),不定期地繼續(xù)推出“家長獻策”,鼓舞孩子和家長參與的信心,調動積極性。成效:系統(tǒng)的、針對性的推送內容,著實是抓住了看客的眼球,閱覽量較之先前有了上升,在對部分家長及幼兒的個別采訪中也表示:“現(xiàn)在的推送好看了很多,還會提前跟我們預告下一周的活動安排,這就方便了我們在家里給孩子安排每天的生活,感覺回到了以前上學的日子?!焙⒆觽円脖硎荆骸澳芸纯雌渌∨笥言谕媸裁矗揖投嗔烁嗫梢酝娴?。”正是因為我們有計劃地定下了具體的課程,才使得推送的受歡迎程度日漸攀升,真正地幫到了家長和幼兒,使得他們能發(fā)自內心地主動做事,在愉快游戲和生活中獲得了成長。結合孩子們喜歡的線上互動形式,每周各班老師都會與家長和孩子們線上相約,或小組或集體,或圖文或視頻,一起圍繞各種話題進行互動討論,內容涉及方方面面,形式也是多種多樣,受到了孩子和家長的普遍喜愛。成效:這一過程中,隨著你一言我一語地熱烈,也產(chǎn)生了更多樣的互動形式和內容,而隨著互動次數(shù)的增加,曾今拘束的孩子和家長也漸漸有了轉變:因為越來越熱絡,自然也就越來越不尬了,互動圈也有了交集和擴大,增進的又何止是孩子之間的情感呀,家長與家長、家長與老師的距離也在拉近著,班集體的氛圍日益濃烈起來了?,F(xiàn)如今,我們的互動已不再局限于圖文、視頻、語音了,還與時俱進地誕生了師幼抖音合拍等,互動的感覺越來越好了,不再只是教師單方面的“一廂情愿”了。一次疫情,帶給了我們不一樣的學習生活,現(xiàn)代化的通訊設備也讓我們實踐著“停課不停學”的可能,更在結合實際與反思中日漸完善著。在這個過程中,身為教師的我們及時看到了孩子和家長的期盼,也從中汲取了助推的力量,對推送與互動都做出了更細致的考量和轉變,為孩子更好地居家生活學習提供了資源,帶來了便利?!案艚^疫情不隔絕愛”,我們堅信,在這么多人的努力下?!昂K將過去,春天終會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