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日韩经典一区二区三区-五月激情综合丁香婷婷-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专区

分享

這才是《史記》的正確打開方式

  平凡的人 2020-05-28

文 | 老家頭  · 主播 | 楊槍槍


提到《史記》,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很多人在學(xué)生時代就有接觸。
《報任安書》《鴻門宴》等經(jīng)典篇章,更是被選入課本,供學(xué)生精讀學(xué)習(xí)。司馬遷身殘志堅,拼命完成《史記》的故事,也被許多學(xué)生用作寫作的素材。
許多人聊起史書,首先就會想到《史記》,許多人唯一讀過的史書,也是《史記》。

《史記》難讀

因為司馬遷沒想讓它“好讀”

有趣的是,雖然我們直接或間接地讀過史記,學(xué)過其中的篇章,但很少有人能把這本史書認(rèn)真讀完。這是為什么呢?因為確實太難讀、太枯燥了。
要知道,《史記》光內(nèi)容就有“本紀(jì)”12篇,“世家”30篇,“列傳”70篇,“表”10篇,“書”8篇,共計130篇,50余萬字。
這要是個網(wǎng)絡(luò)小說,或許還讀得下去,可它偏偏是很嚴(yán)肅的歷史,還是文言文。上學(xué)時那幾篇課文就能讓人抓耳撓腮,更別說硬生生啃完這50萬字。
總之啊,《史記》之難,槍槍我是深有感觸,這也直接導(dǎo)致《史記》成了書本中“最熟悉的陌生人”,許多人不得不放棄。
那么,你有沒有想過,既然司馬遷的《史記》寫得這么好,難道他會不知道自己的作品很難讀嗎?
當(dāng)然不是這樣。只是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壓根就沒想讓它“好讀”。
確切地說,司馬遷寫《史記》,有他自己特殊的目的,而“簡單易懂”,顯然不在此目的之列。
那司馬遷到底有什么目的,他又是怎樣實現(xiàn)的呢?
這就是我們今天這本書要講的問題。
它通過深度解析《史記》告訴我們:司馬遷為什么要寫這樣一部歷史,以及他是怎樣寫的,以此還原司馬遷寫作的態(tài)度和視角。
這本書的作者是楊照,中國臺灣人,是作家和文學(xué)評論家。
畢業(yè)于臺灣大學(xué)歷史系,后來又到哈佛大學(xué)攻讀研究生,曾為哈佛大學(xué)史學(xué)博士候選人,師從哈佛大學(xué)亞洲中心的資深研究員杜維明教授。
楊照的研究專長為,中國古代思想史和社會人類學(xué),可以說是歷史領(lǐng)域的資深專家。
最近十幾年來,楊照一直致力于各種東西方經(jīng)典著作的解讀,今天要講的這部《史記的讀法》,正是根據(jù)他解讀《史記》的爆款課程改編而來。
在這本書中,楊照獨辟蹊徑,打亂《史記》原來的篇章次序,用簡單易懂的語言,深刻剖析了《史記》的寫作背景,揭示了作者司馬遷曲折的心路歷程。
不僅展現(xiàn)了《史記》這本書的精彩內(nèi)容,更揭露了它背后那些普通讀者難以察覺的故事,為我們理解和吸收這本經(jīng)典,提供了一個捷徑。

司馬遷寫作《史記》的目的

他在《報任安書》中曾經(jīng)提到三句話,那就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先看看第一句:“究天人之際?!笔裁词翘欤裁词侨四兀靠雌饋硇?,其實不難理解。
這要從司馬遷接受的儒家思想談起。儒家所謂的“天人之際”,就是天與人的分界。
也就是要分清楚,歷史中哪些部分是屬于“上天”的,這些東西啊,人力很難影響和改變。再分析哪些是屬于人自己的。
分清以后,接下來就是要“通古今之變”。這個應(yīng)該好說,就是從古到今的演變規(guī)律,看看人的思想、心態(tài)和行為是如何影響和改變歷史進程的。
把這兩點做好之后,就有了“最終目標(biāo)”,也就是“成一家之言”,這一點恰恰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畢竟在很多人看來,前面的“天人”“古今”,看著非常浩瀚宏大,最后落到司馬遷自己身上,反倒就顯得沒那么重要了。
實際上,“成一家之言”對司馬遷來說,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難的。
稍微有點生活經(jīng)驗的人啊,就會有感觸,做一件事,要說它對國家、對社會有意義,我們能找到很多角度。
但是,要說真把這事兒落到自己身上,要把它看得很重,以至于“非做不可”,這還真有點難度。
司馬遷也是如此,對他來說,作為一個史家,記載歷史是工作。但如果只是作為一份工作,他又何必受這么大罪呢?所以啊,他的這個目標(biāo),的確與眾不同。
這也注定了司馬遷對歷史的寫法,與一般人不一樣。
他不是簡單地按年代羅列歷史事件,而是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對史料做了精心編排,不但把歷史寫了出來,還把自己對歷史的理解,把自己的觀點融入進去,借歷史表達自己的思想。
可見在兩千多年前,司馬遷就在思考史家和歷史的關(guān)系,構(gòu)思應(yīng)該如何在嚴(yán)肅的歷史中融入個性。
這一點,在歷史上又是極其罕見的。
不過幸運的是,這個目標(biāo)雖然困難,但司馬遷還是做到了。這部充滿司馬遷個性的“歷史”,最后居然被定為“正史”,也是二十四史之首,簡直“超額”完成任務(wù)。
歷朝歷代,都對《史記》推崇備至,將它與《資治通鑒》共稱“史學(xué)雙壁”。
魯迅更是將《史記》贊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人們驚嘆于《史記》,不只是在于它的內(nèi)容,更是在于作者司馬遷寫作的良苦用心。
是司馬遷寫出了《史記》,而《史記》也反過來成就了他。
說到這里,也許你會好奇,司馬遷到底是如何將“一家之言”寫成經(jīng)典的?
這事兒,其實還得從他書中的一個小稱號說起。

《史記》對司馬遷的重要意義

什么稱號呢?就是司馬遷在書中自稱的“太史公”
我們知道啊,古代的貴族爵位,公、侯、伯、子、男,5個級別。
這“公”啊,是排在一等的貴族。
就像金庸先生的名著《鹿鼎記》,主角韋小寶最后也是受封“鹿鼎公”。我們可知道,這“太史公”絕不是個簡單的稱呼。
可有趣的是,所謂“太史公”,并不是一個官職。
根據(jù)后來的史書記載,司馬遷的大老板漢武帝并沒給他封過這么高的爵位,而司馬遷的官職也不叫“太史公”,而是“太史令”,只是一個負責(zé)記錄皇帝言行和卜卦占星的小官。
這差了一個字,地位可就“天差地別”了。
那既然這樣,為什么司馬遷要自封“太史公”呢?難道他也像阿Q一樣,喜歡“精神勝利法”,沒事過過嘴癮嗎?
事實并非如此。
當(dāng)然了,古人臉皮很薄,司馬遷也沒有直說,而是在《史記》的最后,在《太史公自序》里講了自己家族的故事,他是這樣說的:

在三皇五帝時期,黃帝的孫子顓頊的時代,就設(shè)立了負責(zé)記載的職務(wù)和官員。而司馬遷的家族從周朝起,就作為史官,開始傳承歷史。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司馬氏又出了不少名人,然后一路傳到了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手里。從這里開始,他就把父親司馬談稱為“太史公”。

從表面上看,司馬遷在“擺闊”,又是家族傳承,又是名人輩出。但實際上,他就是想表達:司馬家世代作為史家,傳承歷史。到現(xiàn)在,這個光榮艱巨的任務(wù),傳到了我的身上。
所謂“太史公”,不僅是一個稱號,更是使命傳承和精神力量。
就好像我們小時候聊夢想,有的小伙伴會說:“我爺爺是做什么的,爸爸跟著做了什么,以后我長大了,也要和他們一樣!”這樣的話一出口,往往會得到其他小朋友羨慕的目光。
不過對司馬遷來說,家族的傳承只是一個方面。他立志完成《史記》,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父親司馬談的囑托。
司馬談也是個非常優(yōu)秀的史家,他的主要成就是寫了一篇文章,叫作《論六家要旨》。
我們知道,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諸子百家”,而到了漢初,司馬談刪繁就簡,把最重要、影響力最大的六家梳理總結(jié)了出來,分別是儒、墨、道、法、名和陰陽。
所以司馬遷受父親影響,家學(xué)淵源,從小就開始讀經(jīng)。到20歲時,他還開始了一項重要的活動,那就是“壯游”,或者用我們今天的說法,叫作“游學(xué)”。
但司馬遷的游學(xué)和今天有的學(xué)生四處走走看看不同,按他的說法,是去探訪大禹治水的遺跡、觀察孔孟遺留的民風(fēng)。說簡單點,就是為寫歷史做準(zhǔn)備,實地探訪,收集大量一手材料。
可是當(dāng)他回到家里,卻又發(fā)生了一件大事:父親司馬談重病在床,已經(jīng)快不行了。
這都是因為當(dāng)時的漢武帝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封禪。封禪是什么意思呢?這源于古人的一個傳說。
古人認(rèn)為,華夏大地上,泰山是最高的,是“天下第一山”。
人間的帝王只有去最高的泰山祭過天帝,向天地報告重整乾坤的偉大功業(yè),才能接受天命治理人世,獲得長生。這也是古代最隆重的祭祀。
而漢武帝當(dāng)時覺得自己在歷代帝王中功勞很大,又貪戀長生不老,這才有了封禪的舉動。
但問題是,他封禪居然沒帶司馬談。這個歷史性的重要儀式,漢武帝居然沒有讓負責(zé)記錄的太史令去。
司馬談覺得自己沒有盡到職責(zé),人格也受到侮辱,內(nèi)心羞憤,后來暴病在床。
這時司馬遷趕回來,父親剛好在彌留之際,便握著兒子的手,哭著說道:“我司馬氏從周朝開始就是太史,記錄大小國事,現(xiàn)在皇帝封禪,卻不帶我去,難道在我這一代要就此終結(jié)嗎?”
當(dāng)然不能如此!因此,司馬談交代司馬遷說:“你要繼續(xù)接任太史,完成家族的百年使命,不要忘記我們的歷史!”
可以看到,家族使命、亡父的遺命,就這樣落在了司馬遷的肩上,“太史公”這個稱號,確實很有分量。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在司馬遷被漢武帝下獄,并處以宮刑的時候,他才堅持活了下來。
那么,司馬遷到底為什么會被下獄呢?
因為他做了一個很不明智的舉動,就是在一個名叫李陵的將軍投降匈奴,漢武帝和群臣大怒的時候,極力為李陵開脫。要知道,多少官員就是在勸諫的時候被殺的。
那司馬遷到底勸了什么呢?其實并不復(fù)雜,當(dāng)時漢武帝發(fā)起對匈奴的戰(zhàn)斗,派李廣利率騎兵三萬進攻酒泉,攻擊匈奴的右賢王,另一邊準(zhǔn)備讓李陵護送糧草。

這李陵來頭也不小,他出生在漢朝著名的軍事家族,爺爺正是“飛將軍”李廣,自己的軍事能力也很強,于是想獨當(dāng)一面,向漢武帝請步兵五千,準(zhǔn)備趁李廣利吸引敵軍主力的時候,直搗匈奴的老巢。

漢武帝一聽,心里十分感動,便同意了。
可誰知道,李陵運氣不太好,沒走多遠就遇上了匈奴的主力,被三萬騎兵重重包圍。李陵藝高人膽大,一點也不慌,一頓操作,率將士越戰(zhàn)越勇,居然險些將匈奴擊潰。
可惜他的部下被抓,讓匈奴得知,李陵只有五千步兵,而且孤軍深入,沒有其他支援,于是匈奴調(diào)集八萬大軍猛攻。
李陵的部隊只能拼死抵抗,八天八夜殺了上萬敵人,到最后連武器都沒有了,只能用戰(zhàn)車上拆下的木棍作戰(zhàn)。
在士卒精疲力竭、又沒有任何援兵的情況下,李陵只能命部下自求生路,自己選擇投降。
后來,李陵投降的消息傳回,漢武帝和群臣都責(zé)怪李陵茍且偷生,這時司馬遷卻站了出來,為他辯解道:

“李陵平時在家孝順,對人也很有禮貌,有古代的‘國士之風(fēng)’?,F(xiàn)在他打了敗仗,所有人都說他壞話,實在令人心寒。再說了,李陵五千對八萬,士兵都跟著他浴血奮戰(zhàn),打到彈盡糧絕,就算投降也足以宣揚漢朝的威嚴(yán),也許李陵不死,是為了更好地報答陛下呢?”

現(xiàn)在看來,司馬遷的辯解確有一些道理??墒悄阆?,就當(dāng)時那個情況,漢朝吃了敗仗,將領(lǐng)投降,君臣正是群情激憤,司馬遷一個小官,這時候來觸霉頭,還說的有些道德批判的意思,的確容易激化矛盾。
所以毫無疑問,司馬遷遭受了人生中最大的劫難。
可讓人驚訝的是,讓司馬遷拼了命辯解的李陵,其實和他沒什么交情。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是這樣說的:“我和李陵雖然在同一個地方辦公,但私下沒有任何交情,只是因為聽說他為人正直,待人和善,打仗的時候總奮不顧身?!?/section>
言下之意,自己只是就事論事,沒有其他想法。
但說到底,盛怒之下的漢武帝并不懂司馬遷的想法。于是司馬遷也想了一個辦法,在《史記》里給自己“辯解”。
他是怎么做的呢?他將描寫李家的《李將軍列傳》,放在了有關(guān)匈奴篇章的最前面。
按道理說,對匈奴關(guān)系是漢朝的一個重要主題,中間還有一些傳奇將領(lǐng),比如衛(wèi)青、霍去病等人,論軍功、論能力都遠在李家之上。怎么考慮,都不該把李陵這個投降將領(lǐng)放在前面。
可司馬遷就偏偏這樣做了。
他在《李將軍列傳》中,不但回溯了李家在歷朝的貢獻,更是著重描寫了李廣和李陵。
把他們的英勇善戰(zhàn)、忠義孝順的一面又寫了一遍,尤其凸顯李陵不計較個人得失、愛兵如子的一面。
當(dāng)然,司馬遷作為一個史家有自己的克制,他并沒有寫到自己被牽連的事,而是客觀地展示了李陵的個性。
其實就是想強調(diào)一點:李陵是個真性情的人,他投降是顧及到士兵的生命,即使投降以后,他也心向著大漢。
說到這里,也許你會疑惑,司馬遷為李陵這么辯解,那李陵是否真的如司馬遷說的那樣,對漢朝、對漢武帝忠心耿耿呢?結(jié)果讓人唏噓。
剛開始被俘的時候,李陵的確鐵骨錚錚,不受匈奴招降。后來過了一年,漢武帝認(rèn)識到自己當(dāng)時可能做錯了,便派了一個將軍深入匈奴去接他。
誰知那將軍能力不足,根本接觸不到李陵,回到漢朝又怕皇帝怪罪,只能扯謊,說有其他士兵傳言:李陵居然開始為匈奴練兵,用來對付漢軍。
漢武帝信以為真,盛怒之下便誅滅了李陵三族,李陵的母親、兄弟和妻子都被誅殺。
聽到這個消息,李陵對漢朝感到絕望,只能徹底投降匈奴,接受匈奴厚待。后來,漢朝也曾派人找過他,但他再沒有回去過。名將之后,就此病故在草原。
就我們現(xiàn)在來看,很難判斷司馬遷的判斷是否準(zhǔn)確。
但可以知道的是,司馬遷在那時就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一個史家該有的品格:客觀、固執(zhí),甚至有些古板。
更重要的是,他開始堅持這個終極目標(biāo):用一個史家的方式,用自己獨立的思考,去書寫歷史,表達自己。
毫無疑問,在司馬遷身上,家族使命、父親囑托和自身的命運,在這一刻匯聚,而這正是《史記》成為經(jīng)典的開端。

司馬遷在《史記》中的三種“角色”

在《史記》的正文中,司馬遷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站在史家的角度,把自己對歷史的態(tài)度融入了書中。這主要體現(xiàn)在他的三種“角色”上。
先說說第一種:無情的“批評者”。司馬遷對自己不認(rèn)可的人和事,會用毫不留情、但比較隱晦的方式進行指責(zé),并表達在《史記》中。
比如對那個影響自己命運最深、讓他蒙受奇恥大辱的漢武帝,司馬遷是非常“婉轉(zhuǎn)”的。
在描寫帝王的十二本紀(jì)中,本來有一卷是《武帝本紀(jì)》,寫漢武帝生平,可后來卻不知為什么遺失了。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武帝本紀(jì)》,實際上是后人從《史記》的另一篇《封禪書》中截取出來的。
有人說,是因為司馬遷在原文中對漢武帝出言不遜,以至于后來的繼任者刪掉了這篇。當(dāng)然,這不太可信。因為以司馬遷著史的能力,想要在書中“黑”漢武帝,恐怕不用這么低端。
例如我們剛才說到的《封禪書》,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封禪一事,是司馬遷和父親兩代人的“心結(jié)”,在父親司馬談的遺愿中,就希望司馬遷能完成這份責(zé)任。
對司馬遷來說,他或許是當(dāng)時的活人中,最了解漢武帝性格的一個。如果記載漢武帝言行,將再一次受到皇權(quán)的威脅。因此他做了一個“討巧”的處理:用“書”這種方式來寫封禪。
“書”在《史記》中就是制度史。也就是說,司馬遷通過梳理封禪制度,側(cè)面反映漢武帝的言行。那他是怎么寫的呢?
他在開頭把封禪的來龍去脈做了整理,得到兩個結(jié)論:
第一,封禪的歷史并不長;第二,封禪是從秦始皇才開始興起的,他為了封禪,做了許多荒謬事。
到了漢朝開國,前面的皇帝對封禪沒什么興趣,接著到漢武帝這兒就有了些“變故”。
當(dāng)時出現(xiàn)一位“女神”,人們看不見她,卻聽得到她的聲音。后來她現(xiàn)身告訴漢武帝,之所以人們看不見她,因為她是神,是不死之身,而不死是因為參加過封禪。
司馬遷這么一寫,這封禪就與“不死”連在一起了。他實際上是想告訴我們,漢武帝雖權(quán)傾天下,卻非常怕死,一心一意想著長生不老。
所以接下來,司馬遷就寫了許多方士是怎樣忽悠漢武帝的。例如,有個方士名叫李少君,他自稱已經(jīng)70歲,能夠用神力驅(qū)使不同事物,長生不死。

他曾與一名90歲老人喝酒,席間說道:“我曾與你爺爺一起去打獵,有個地方我們經(jīng)常去射箭?!崩先艘宦牐闹姓痼@無比,因為他小時候的確經(jīng)常跟爺爺去那里。所以有人把這個李少君引薦給漢武帝,大家都覺得他已經(jīng)活了幾百歲,是個不折不扣的神人。

于是漢武帝非常高興,待李少君為座上賓,對他虛心求教。李少君告訴漢武帝:如果你好好祭拜神祇,丹砂可以變成黃金,用器皿吃東西,壽命就可以延長……見到蓬萊島的仙人就有資格封禪,可以長生不死。
我們現(xiàn)代人一聽就知道,這是一套非常精巧的騙術(shù),它用很多復(fù)雜的步驟“釣”著你,讓你一步步地跟著走,每個步驟都能拖延時間。如果中間哪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那也只能怪你自己,而不是這套方法不靈。
可漢武帝畢竟是2000多年前的人,他果真派人到東海去尋找蓬萊島,還煉丹,想讓丹砂變成黃金。
可讓人沒想到的是,沒過多久,那個號稱幾百歲的李少君,竟然病死了。漢武帝為了安慰自己,還說李少君不是病死,而是羽化登仙。
后來他居然還找來其他人學(xué)李少君的法術(shù),企圖繼續(xù)所謂的“修仙”,還做了許多荒唐事。
有趣的是,司馬遷在書中只是如實記錄漢武帝的一言一行,以及他和那些方士的互動,司馬遷就好像一臺攝影機,不帶任何感情地重現(xiàn)當(dāng)時的場景。
但事實上,正是這種重現(xiàn),讓人們深深感受到,當(dāng)權(quán)者面對死亡,往往比普通人更加恐懼和緊張。
尤其是漢武帝這樣雄才大略的君王,一方面他能征善戰(zhàn),將漢朝國威遠播西域;另一方面卻膽小怕死,被一些匪夷所思的騙術(shù)攪得團團轉(zhuǎn)。
司馬遷沒有評價漢武帝,可漢武帝懦弱和愚昧的一面,卻在封禪的過程中,展露得無比清晰。
盛大的儀式和陰暗的騙局形成強烈對比,司馬遷那嘲諷的態(tài)度,已然在無形中傳達給了讀者。
說完司馬遷的第一個角色,再說說他的第二個角色:忠實的“贊頌者”。他對自己欣賞的人和事,從來不吝惜筆墨。
比如史記中《世家》這個體例,本來應(yīng)該按照階級,記載歷史上的貴族??伤抉R遷卻創(chuàng)造性地放入了兩篇“例外”。
那就是《孔子世家》和《陳涉世家》。
孔子我們都認(rèn)識,作為“萬世師表”,他是最早在列國傳播知識的人。而《陳涉世家》的陳涉就是陳勝,他與吳廣二人,在秦末最早揭竿而起,豎起反秦大旗。
按道理說,孔子和陳涉二人都不是貴族,不應(yīng)該出現(xiàn)在世家的篇章中,但司馬遷根據(jù)自己的標(biāo)準(zhǔn),高度評價兩人的歷史作用,為他們單獨立傳。
他這么做,就是想凸顯二人在歷史上的驚人能量。
他要彰顯這些難得的個人,不靠身份背景,只憑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也能發(fā)揮巨大影響,甚至可以說是只身一人改變了歷史。
更有趣的是,這兩篇傳記一前一后擺在書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陳勝吳廣二人,站在歷史的交匯處,于他們所處的年代,秦王朝可以說是病入膏肓,整個社會環(huán)境已經(jīng)到了“臨界點”。
陳勝吳廣正是那“最后一根稻草”,順應(yīng)時代潮流,壓垮了大秦帝國,開啟了秦末漢初的歷史變局。
而孔子則正好相反,他處在“禮崩樂壞”的春秋中后期。但他的影響力不是來自順應(yīng)時代,而是“逆流而上”,主張恢復(fù)古時的禮樂制度。
也就是說,孔子憑借自己極高的知識水平和巨大的精神力量,硬捍封建時代顛覆衰敗的歷史潮流。從當(dāng)時的結(jié)果來看,孔子失敗了,歷史的車輪從他身上碾了過去,一步步走向戰(zhàn)國。
但如果我們往后看,把時間拉到司馬遷所處的漢代,孔子非但沒有失敗,反而讓自己的思想發(fā)展了起來。
他靠著自己的意志和人格,培養(yǎng)了一代代學(xué)生,而封建禮教的精神,就在這群儒生中傳承。即使他維護的分封制度崩潰了,但他所倡導(dǎo)的價值和文化卻保存了下來,儒家在秦帝國的廢墟中升了起來。
從這樣的編排方式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司馬遷的價值追求,若以身份地位而論,這兩人均不足以躋身世家,若以成敗而論,孔子當(dāng)時也沒有成功。
但這兩個人卻靠自身爆發(fā)出改變歷史的力量,司馬遷也將他們作為“貴族”,記在了世家之中。在他的心里,貴族不單單是身份,更在于一個人的精神、品質(zhì)和行為。
最后我們說說司馬遷的第三種角色:客觀的“記錄者”。
雖然司馬遷是漢朝史官,是漢武帝劉徹的臣子,但他卻始終客觀地記錄政局變化,不偏不倚地書寫歷史。
比如“本紀(jì)”這種體例,一般是用來寫皇帝的,司馬遷卻在里面加入了《項羽本紀(jì)》,與《高祖本紀(jì)》放在了一起。
司馬遷經(jīng)常從兩個人的角度去描述類似的情節(jié),好讓項羽和劉邦形成對比。
其最終目的是揭示:為什么項羽曾經(jīng)一家獨大,稱霸天下,最終卻還是輸給了劉邦。這一前一后的分析,讓讀者能夠自己得到答案。
比如項羽第一次見到秦始皇,高頭大馬,力士列陣,正常人都會被震撼、恐懼,甚至不知所措,可項羽卻自言自語地說:“彼可取而代也?!币馑际俏铱梢蕴娲?/section>
嚇得他身邊的叔叔趕緊捂住他的嘴,怕引來殺身之禍。
而劉邦呢?看到秦始皇出行,只是感嘆道:“嗟乎,大丈夫當(dāng)如此也。”做人做到最爽的時候,就應(yīng)該是這樣。
你看看,兩個如此相似的情節(jié),必然是司馬遷的刻意安排。
而讀者也可以通過這樣的小情節(jié),迅速了解兩人的性格,項羽霸道豪氣,而劉邦狡黠實在。
這也為之后的情節(jié)埋下了伏筆,兩人必然會因為性格做出不同的決定,從而影響歷史走向。
把兩者并列,這也是在暗示讀者,項羽在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絕不亞于劉邦,他也曾經(jīng)大幅度影響歷史。后面著名的“楚漢之爭”,就這樣在兩人的命運交織中展開了。
當(dāng)然,類似的寫法,司馬遷還用過多次。
比如在劉邦的故事之后,司馬遷又安排了《呂太后本紀(jì)》??砂凑栈实鄣哪瓯韥碚f,本來應(yīng)該是《孝惠本紀(jì)》,也就是講劉邦的兒子??蓪嶋H上,《史記》中并沒有這一篇。
其實,司馬遷是在暗示:劉邦死后,真正握有權(quán)力的人是呂太后,而不是他的兒子。在這一時期,劉家的漢朝實際上是非常危險的。
這就很自然地帶出了呂后殺害功臣、排除異己、重用外戚的一系列行為,把持了朝政幾十年,所以有人稱她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女皇帝”。
為了呼應(yīng)呂太后專權(quán),司馬遷還專門安排了一篇《外戚世家》,講呂太后是怎樣將自己的親族引入朝堂,安插到帝國的各個關(guān)鍵崗位,甚至突破原則,給呂家人封王封侯。
要知道,這種寫法是冒了極大風(fēng)險的。
畢竟?jié)h朝是一個自豪感非常強的朝代,而漢武帝恰恰又是其中的翹楚。在這種情況下,司馬遷本應(yīng)該嚴(yán)格遵守漢朝的意識形態(tài),盡量避免寫那些讓皇帝、皇族沒面子的東西。
可司馬遷偏偏不這么想,也不這么寫,而是按照歷史現(xiàn)實,結(jié)合自己的理解,盡量呈現(xiàn)出漢朝的全貌。

恰恰是司馬遷的“誠意”

造就了千古經(jīng)典

說到這里,你就應(yīng)該理解,為什么我們說司馬遷的《史記》是經(jīng)典,卻也有些矛盾。
因為在人們的常識中,史書是規(guī)范的,它忠實記錄每一筆,沒有任何偏私。
而史官就像一臺精密的儀器,把歷朝歷代的故事記錄下來,雖然枯燥,但十分準(zhǔn)確。
歷史的寫法,也大多是簡單而客觀的,平淡地敘述事實,不帶太多感情。
可司馬遷的《史記》卻與“正統(tǒng)歷史”有些距離。他寫的歷史當(dāng)然也很規(guī)范,可在歷史的框架內(nèi),司馬遷的文字跌宕起伏,故事有血有肉,編排更是獨具一格。
如果說平常的史家是一臺機器,他們的心如同一汪古井,波瀾不驚。那么司馬遷就像一個詩人,在他獨特的歷史框架下汪洋恣肆,揮灑嚴(yán)寒酷暑,看不慣的要罵,喜歡的要贊,用他自己的方式書寫歷史。
神奇的是,這樣的司馬遷,這樣的《史記》,反而更受大家的認(rèn)可。他對歷史獨特的情緒和認(rèn)知造就了一代經(jīng)典。如果說這本《史記》哪個方面最打動人,那就是它的真誠。
司馬遷舍棄了簡單的文字表達,選擇用獨特的編排和表達方式來暗示讀者,他作為一個曾經(jīng)的“失敗者”,是如何看待歷史、分析歷史的,又是怎樣在歷史中獲得升華、變成“太史公”的。
成一家之言,他終究是做到了。
好了,說到這里,我們已經(jīng)大致介紹了司馬遷寫作《史記》背后的故事。

首先,司馬遷立志寫史記,不僅是為了學(xué)術(shù)上的探究,更是由于家族傳承、父親的遺愿和自身的悲慘境遇。即使遭遇了不公正待遇,司馬遷也不曾唯唯諾諾,而是始終獨立思考。在保持一個史家寫作規(guī)范的同時,他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將自己的情緒、思想和態(tài)度灌注到了書中,分別扮演了批評者、贊頌者和記錄者三個角色。

歷史是凝固的現(xiàn)實,但它絕不死板。
通過解讀《史記的讀法》,我們將更進一步地學(xué)習(xí)史記,同時探究司馬遷這個獨特史家的思想,讓這些凝固的內(nèi)容“活”起來,就像孔子說的:“知其然,知其所以然?!?/section>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高清不卡一卡二卡区在线| 黑色丝袜脚足国产一区二区| 激情爱爱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91| 午夜福利网午夜福利网|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欧美| 噜噜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少妇中文字幕不卡视频|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视频| 熟女高潮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午夜色视频国产精品| 91精品国产av一区二区| 欧美国产日韩变态另类在线看| 日本在线视频播放91| 欧美一区日韩二区亚洲三区| 女同伦理国产精品久久久| 国产欧美韩日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国产日韩在线一二三区| 亚洲av在线视频一区| 丝袜诱惑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精品首页中文字幕亚洲| 九九九热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亚州精品毛片| 国产男女激情在线视频|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中文字幕无| 麻豆亚州无矿码专区视频| 搡老妇女老熟女一区二区| 青青操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又粗又猛又长又大| 搡老妇女老熟女一区二区| 99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九九| 在线观看欧美视频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精品|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欧美综合区| 九九热精品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国产视频三级黄| 亚洲精品福利入口在线| 日本道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九九热九九热九九热九九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