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這首詩短短28個字,卻寫盡人生感悟,開篇2句就驚艷了時光文學漫談 發(fā)布時間:19-12-2321:51優(yōu)質創(chuàng)作者 蘇軾,是宋朝的大文豪,也是唐宋詩詞文壇上唯一能跟李白抗衡的詩人。蘇軾一生作詩頗多,其詩風時而悠揚豪邁,時而溫情婉轉,每次品讀都讓我們心馳神往。蘇軾的一生始終在奔波,從黃州到儋州,再到惠州,一路輾轉蹉跎了歲月,驀然回首,人生已經過了四十載。 翻來覆去度過了四十個清明,如今的蘇軾對人生有了新的感悟。當他看到雪白的梨花、青色的楊柳和那漫天飛舞的飛絮時,他的思想開始活躍了起來。人生短促,韶光易逝,蘇軾目睹眼前之景,不知不覺中已經成詩一首,詩中僅僅28個字,卻寫盡了對人生的感悟,尤其開篇2句就驚艷了時光,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這首詩的開頭以梨花入題,是為寫景。淡白的梨花,青綠的柳葉,互相襯托,互相對比,在這一青二白之中,景色忽然鮮明了起來。這一句其實是靜態(tài)描寫,把讀者瞬間拉入到一個風景如畫的場面。 詩中的第二句是前一句的擴展,上一句是靜,那么這一句就要動了。那動的是什么呢?詩人說“柳絮飛時花滿城”,此時柳絮飛揚,正是春天時節(jié),萬物欣欣向榮的喜悅景象,而一句“花滿城”充滿了生機。柳絮飛舞,萬物開始繁衍,整個城市也充滿了活力。 前兩句通過顏色的對比、動靜的對比,我們仿佛隨著蘇軾一起出游,看那滿城春色,且行且吟。 詩中的第三句再次賦予梨花一層神韻,而且把梨花和自己完美地結合了起來。其中“惆悵”兩個字是本詩的詩眼,也是作者寫這首詩的真實意圖。第一句寫“梨花淡白”,正說明梨花不妖艷、不輕狂,而第三句的“一株雪”正好和第一句的“白”對應,此處是在說自己的品德像梨花一樣,清廉潔白,一塵不染。 詩中的最后一句說“人生看得幾清明”,這是蘇軾的感慨之語。我們可以想象這樣一幅畫面:蘇軾站在東欄旁,欣賞著白色的梨花,與此同時柳絮紛飛,甚至還有幾片打在了大詩人的肩上。此時作者的意識也跟著幻化了,他把自己想象成“一株雪”,潔白如玉,超凡脫俗,但是最后不得不回歸現(xiàn)實之中。最后一句其實是對“惆悵”的補充和說明,大詩人心中所憂愁的事情,是時間猶如白駒過隙,自己的一生也未立下功勛就已經老了。 蘇軾的詩,多是豪氣干云,讓人心生澎湃,而此詩卻悲涼婉轉,讓人很是意外。其實蘇軾此時已經到了不惑之年,而古人的壽命大多數(shù)都是短暫的,蘇軾從一個意氣風發(fā)的少年,逐漸變成了一個老者,發(fā)出“人生苦短”的嗟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縱觀此詩,前兩句風景如畫,美不勝收,驚艷了時光,而后兩句筆鋒陡然一轉,開始訴說了自己苦悶之事,這其實是一種無奈。蘇軾的這首詩藏著綿綿不絕的情思,一方面他托物言志,一方面又有著新的人生感悟,這種人生感悟,就藏在了那雪白的梨花和“一株雪”當中,是他一生清明的真實寫照。 蘇軾一生少寫悲涼之詩,但蘇軾要是寫起來,絲毫不亞于旁人。你還知道蘇軾有哪些愁苦無限的詩詞嗎?歡迎在下方留言,我們互相研究和學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