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天道有無 混沌之始,鴻蒙之初,宇宙虛無,天道運行而萬界化生。 浩瀚宇宙,無窮無盡,此消彼長,天道運行而萬界寂滅。 故天道者,萬界之始終、萬物之主宰。 天下萬物生于有,有源于無,無中生有。 有無者,認(rèn)知之限、相對而言。 無者,不可見、不可知、不可察,非恒無,乃有。 絕對之無,謂之恒無,孤陰者不存。 故無恒無,無乃無之合,也乃有之合。 微而不可知、大而不可知,小而不可察、廣而不可察,皆有,似于無。 故恒無不生有,有生有。 有者,可見、可知、可感,非恒有,含無。 絕對之有,謂之恒有,孤陽者不存。 故無恒有,有乃有之合,也乃無之合。 有不亡于恒無,有生有;孤陽不生,孤陰不長,不互化。 有之亡于無,煙之散于宇,非無,融、化,化而生成有。 有者,實也;無者,虛也。有無相對,虛實相應(yīng)。 實之極,似無;虛之極,實有。有有歸無,無無生有。 宇宙生于無、亡于無,萬物生于有、亡于有,有終歸于無又生于無。 宇宙容萬物而實之極,虛無納宇宙而創(chuàng)萬界,萬物實有而存宇宙。 無化無、無生有,有生有、有化無,合而聚、分而裂、變而化,循環(huán)往復(fù)、生生不息,有無之要。 有無相依相伴、互化互生,天地始生、萬物始成。 有無共生,萬物共存;有無相生,萬物互化。 故有無者,天道之初。 有,中文古字“”,從又(手)持肉,本義是手中有肉、有物,引申義為具備、具有(實體)或(實體)存在,與無相對。 無,中文古字“”。卜辭、金文中無、舞同字。本義為樂舞,后改為“無”,象人持把在跳舞,引申為指無形、無名、虛無等,與有相對,也指物質(zhì)的隱微狀態(tài)。 任何有都包含無的成分,即包含不可見不可知不可察的無;任何無,都包含有的成分,只不過這里的有或者微小到極點而不知不察,或者廣大到極點也不知不察而已。絕對的有和絕對的無,都是屬于孤陽與孤陰,孤陽不生孤陰不長,所以它們都不能存在。 恒無是什么都沒有的、絕對的無。既然絕對的什么都沒有,怎么能生成有?組成有的物質(zhì)哪里來的?所以絕對的什么都沒有的無,不可能生成有。 有,只能由有生成,這包括看得見的有,也包括看不見的無(不是恒無,其實也是有),這些無只不過我們現(xiàn)在不知道、不覺察、不認(rèn)知而已。 有人認(rèn)為,混沌之前的無極好像是真正的無,但那也不是絕對的、真正的什么都沒有的無,或是極其細(xì)小、極其隱微而不可知的有組成,或是極其巨大而無法整體覺察的有組成。 按照《易經(jīng)》的理論,天地原本是一片混沌,朦朦朧朧、虛虛渺渺,好像什么都沒有,這就是無極的狀態(tài)。實際上,朦朦朧朧、虛虛渺渺,就是含有的無,實質(zhì)也是有。 無極經(jīng)過久遠(yuǎn)醞釀、運行,地心(地核)引力逐漸形成,宇宙中的物質(zhì)逐漸被吸附其上,形成太極,這就是無極生太極的過程。 在物質(zhì)逐漸被吸附到地心的過程中,污濁沉重的物質(zhì)逐漸下沉,成為地;神秀輕盈的物質(zhì)開始上升,成為天,天地開始形成,這就是太極生兩儀的過程,天(陽)和地(陰)也就被稱為兩儀。 天、地在《易經(jīng)》中被譯為陽、陰,世間萬物都是由陰陽變化促生而來。天地形成后,開始孕育、生化萬物,進(jìn)而繁衍出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這些具體現(xiàn)象與形態(tài)也是變化中重要一環(huán),只是這個過程極其漫長,漫長到超出人類的想象。 中國古代認(rèn)為天地由分至合、由合至分、互化互生的完整的誕生方式,兩者互逆互補、相輔相成,比之現(xiàn)代宇宙“大爆炸”分裂的誕生方式,更應(yīng)成為研究宇宙誕生及萬物化生的基本方向。人類現(xiàn)在對宇宙、對萬物、對人類自己的認(rèn)識,看起來無所不知,其實是極其有限。 宇宙最初的有是什么形態(tài)?組成最初的有的物質(zhì)是從哪里來的?宇宙的本源是什么?宇宙如何產(chǎn)生、如何變化、如何消亡?宇宙世界究竟有多大?宇宙之外還有沒有宇宙?宇宙之中還有沒有宇宙?如何掌握時間與空間?在我們身邊有沒有我們不知道的未知的時空?怎么與不同的時空之間溝通?其他的時空是否存在類似人類的高等文明生物?他們的特點又是什么? 萬物怎么產(chǎn)生的?萬物之外還有沒有萬物?有沒有超越我們認(rèn)知的生物的存在?組成人體的世界到底是如何運行的?人類自身的潛力到底有多大?如何激發(fā)人的潛能?人類最大的智慧將會達(dá)到什么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