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寧縣歷史文化資源情況介紹
洛寧位于豫西山區(qū),洛河中游,東接古都洛陽,西連周秦京畿西安。南距熊耳,北屹崤山。洛寧,古稱崤地,原名永寧。自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置縣,迄今1500余年,民國2年(公元1913年)更名為洛寧至今。洛寧是中華民族最早活動的地區(qū)和中華文明發(fā)祥地之一。早在5000年前即有人類聚居,留下了“洛神”、“伶?zhèn)惾≈瘛?、“孟宗哭筍”、“西施”等許多美妙的傳說,孕育產生了洛出書處、倉頡造字、大禹洪范九疇等中華文化的發(fā)軔之典,是河洛文化的發(fā)源地。洛寧古文化遺跡眾多,現(xiàn)有存有古遺跡20余處,古建筑30余座,古陵墓10余處,收集出土文物1000余件,傳世文物32件。其主要歷史文化資源情況如下。 一、古文化遺跡 (一)仰韶、龍山文化遺址 洛寧有仰韶、龍山文化遺址20多處,主要分布在洛河兩岸鄉(xiāng)(鎮(zhèn)),另外,河底、東宋、下峪等鄉(xiāng)(鎮(zhèn))也有分布。其中最為著名的有祿地遺址、西王村遺址、唐坡遺址、坡頭遺址、古村遺址和寨子遺址等,均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最大面積20萬平方米,文化厚層一般為1—3米。多年來,考古專家和學者曾多次對遺址進行過調查和挖掘,發(fā)掘陶器器形有:鼎、罐、鬲、盤、澄濾器、小尖底瓶、紅陶缽、彩陶盆、高領罐、三足器、陶紡輪和陶環(huán)等;質屬有夾粗陶、細泥紅陶、磨光黑陶、夾砂粗細紅陶、灰陶和泥質陶等;紋飾有:籃紋、方格紋、細繩紋、粗繩紋、附加堆紋和彩繪等。石器有:刀、斧、鏟、鐮、刮削器等。這些陶器、石器具有顯著的仰韶、龍山文化特征,許多陶器和陶器碎片十分稀有,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和文化價值。 重要仰韶、龍山文化遺址一覽表 (二)洛出書處 洛出書處位于洛寧縣城30公里處的長水鄉(xiāng)西長水村,居洛河中游,地理座標為:北緯34度24分,東經111度27分,人稱“洛書賜禹之地”,即洛出書處。 “洛書”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幅神秘圖案,與河圖合稱“河洛”或“圖書”。經過古今中外無數(shù)學者的多方位探究,認為它是中華民族古文化的標志,是中國先民心靈思維的最高成就,對人類文明的發(fā)展有著重大的影響?!奥鍟弊钤绲挠涊d見于《周易·系辭上》:“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薄逗鬂h書·五行志》載:“禹治洪水,得賜洛書,法而陳之,《洪范》是也”。先秦時期的其它著作如《管子》、《墨子》等書也提到河圖洛書。漢代儒士認為,河圖即八卦,洛書就是尚書中的《洪范九疇》。今天,我們看到的河圖、洛書的圖式出自宋代,據說是北宋著名道士陳摶繪制,河圖為55個數(shù),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洛書45個數(shù),上九下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為足,五居中央。國內外專家學者一致認為,河圖、洛書圖式至簡至易,但結構奧妙,內涵豐富,給后世留下了研究不完的課題。孫國中校點江永《河洛精蘊》一書時說:“洛書從宏觀上講,被歷代大哲學家奉為宇宙圖式,包羅萬象;從微觀上講,被歷代氣功學家視為提示人體潛能的密碼,奧妙無窮。故其為書,內而卦畫、方位、變占,一一說河洛而抉其精;外而天文、地理、人事,一一從河洛而闡其蘊。”他在《河圖洛書解析》前言中指出:“河圖、洛書是宇宙發(fā)展運動的圖式,其小無內,其大無外;用之言天,則天在其中;用之言地,則地在其內;用之言人,則人不出其外。故左之右之無不逢源,諸門諸術皆可源以為說。可謂范圍天地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睋延械难芯砍晒C實,河圖、洛書的深奧哲理已廣泛運用于文字、八卦、數(shù)學、天文、歷法、律呂、中醫(yī)、氣功、古代的祭祀、建筑、甚至戰(zhàn)爭等等。其文化內涵和價值主要表現(xiàn)在四個方面,一是洛書與文字。上古時代,伏羲則河圖、洛書作八卦,成為中國最早的計數(shù)文字。黃帝時代,蒼頡依據圖書的原理,造出象形文字。紀元前18世紀的商王朝開始出現(xiàn)甲骨文,這是中國對人類文明最偉大的貢獻之一。因此,我國多數(shù)學者認為,河圖、洛書的符號,是先于甲骨文的第一代文字。二是洛書與八卦。八卦的卦畫是根據河圖、洛書的原理,用陰、陽兩種符號,由八卦而推演為六十四卦,是古代人們在蓋天說的思想支配下,構筑起來的一個宇宙圖式。洛書的數(shù)字配置,與天道地道的運行規(guī)律完全相合。即奇數(shù)為陽,象征大道,偶數(shù)為陰,象征地道。所以由洛書推演的八卦,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定理,無論從天文學到煉丹術,從醫(yī)學到魔術,從政治到倫理,都同樣適用。三是洛書與數(shù)學。洛書方陣圖,科學地揭示了這九個數(shù)的內在結構及其相互關系。九個數(shù)和之和為45,其中三條橫線、三條縱線及兩條斜線的數(shù)字之和都是15。洛書內含二進位制和十進位制的數(shù)學原理?!吨芤紫缔o上》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边@種二進位制的計算方法,為現(xiàn)代計算數(shù)學提供了有力依據,也是現(xiàn)代電子計算機的符號。因此,可以說,洛書在數(shù)學歷史上居首創(chuàng)地位,并具有重要意義,它的奇妙和無窮變化令中外數(shù)學家為之嘆服。四是洛書與中醫(yī)。我國最早的中醫(yī)理論《黃帝內經》,運用洛書的陰陽五行和天人合一學說,系統(tǒng)地論述了人體的生理病理現(xiàn)象和辨證施治原則。 洛書的出處,在古今學者的論述中,均泛指為洛河。洛河全長442.5公里,由陜西省秦嶺南麓洛南縣洛源鎮(zhèn)筆架山發(fā)源,流經陜豫西兩省8個縣市,至鞏縣黑石關注入黃河。其中洛寧縣境內68公里,占15.3%。查遍洛河全程,洛書的物證,僅見于洛寧縣龍頭山下西長水村兩通記有“洛出書處”古碑。一碑為漢魏時所立,另一碑為清雍正年間所立。兩碑并排面南而立,相距3180毫米。另外,龍頭山禹王廟前,有一通雍正年間所立《重修禹王廟碑記》,載:“夏王神禹之明德遠矣。天賜洪范九疇,以治天下之大法,而彝倫攸。洛書之呈瑞,終陟后位,豈偶然哉。”明《河南通志古跡》記載:“龜窩在永寧縣西洛水北岸玄滬水濱,及夏禹治水,洛龜呈瑞處?!薄渡胶=洝返谖濉吨猩浇洝吩弧靶芏轿奈魑迨铮张e之山。(洛)水出焉,而東北流注于玄扈之水,其中多馬腸之物。此二山者,河圖也?!睆墓偶墨I和石刻碑銘來看,洛寧西長水一帶被稱為“洛出書處”或“洛書賜禹之地”是有確鑿證據的。近年來,許多國內游客、海外僑胞和社會賢達紛紛慕名前來洛寧尋祖探源、考察研究“洛出書處”,“洛書”已成為洛寧的名片。 (三)倉頡造字臺遺址 在興華鄉(xiāng)陽峪河東,臺高3.4米,上頂直徑3.3米,周長13.5米,臺上有石碑一通,上書“倉頡造字臺遺址”。倉頡是軒轅黃帝的史官。史書上記載,他面長四目,天生睿德,長相非常的奇異。在遠古的時候,用結繩的辦法來記事,不同的事情就打上不同的結子。由于歷史事件繁雜,記錄史實的繩子就非常的繁雜。倉頡根據這些繩結記錄的史書給黃帝提供史料,出了差錯。倉頡感到非常慚愧,就辭官云游天下,發(fā)誓要找到錄史記事的好辦法。據洛寧縣志載:《河圖玉版》有“倉頡為帝王南巡,至玄滬入洛處,有神龜赤甲青文以授之?!薄靶o入洛處”就在洛寧羅嶺鄉(xiāng)境內。倉頡從龜甲上的“青文”受到啟發(fā),就在洛寧陽峪河畔,上觀天象之式,下察鳥獸之跡,創(chuàng)造了代表世間萬物的各種符號,這就是中國最早的象形文字。倉頡創(chuàng)造的文字開啟了中華文明的源頭,所以,倉頡被后人尊奉為“文祖?zhèn)}頡”。造字臺四周山巒起伏,林木蔥郁,環(huán)境幽靜,山水風光秀麗宜人,可謂隱士求學之地。當年倉頡在此造字,實為難得去處。 (四)永固城遺址 前秦建元年間,秦王苻堅建今老城,苻堅字永固,時名“永固城”。隋義寧二年置縣,明洪武二十年重建。 (四)伶?zhèn)愔乒?nbsp; 在陳吳鄉(xiāng)金門山。相傳當年黃帝南巡,登臨洛寧長水西南陽虛山,命樂師伶?zhèn)惗ㄖ茦仿?。伶?zhèn)悓け槿A夏山山水水,找不到合適的演奏樂器,尋到陳吳金山山解 溪谷時,見谷中獨生的竹子薄厚均勻,非常適合制做樂器,取其一節(jié)而吹,聲音美妙,遂制成笙、笛、簫等樂器。并將吹出的樂調定為黃鐘之宮,又以黃鐘為基準,制成十二律管,開創(chuàng)了中國音樂之源?!逗鬂h書·五行志》、《九州紀要》記載:“金門之竹,可為笙管”。后人稱陳吳金門山為律管山,“金門竹韻”是洛寧古八景之一。 二、古建筑 (一)程家大院 位于東宋鄉(xiāng)丈莊村,系清朝初年敕封驍騎將軍程福亮將軍故居。程福亮為宋代名人程顥、程頤的22代孫,字大功,清為武庫朗中湛,掛印總兵官,鎮(zhèn)守西安、潼關一帶,康熙二十年封驍騎將軍,順治八年篆升懷慶府總兵。大院原有房舍154間,分前院、中院、后樓和繡樓等5所宅院。每所宅院分前、中、后三套。宅院全為磚木結構,四合院建筑,花脊鴟吻獸,樣式獨特,豫西罕見。院內建有光祿寺、程祠、春風亭、立雪閣等,所有院門前均有石鼓、石鐘、上馬石、門墻等精美磚雕?,F(xiàn)存繡樓5間3層,高14米、長15米、寬10米,座北面南,一樓磚拱窯,兩旁暗室,東西窯內現(xiàn)存木刻壁板。三樓皆為板上鋪磚,保存較好。整座程家宅院氣勢恢宏,古色古香,堪稱古代封建等級建筑的典范,具有極強的文化考古價值,也是一部研究古建筑和封建社會人文歷史的活辭典。
(二)張家宅 位于河底鄉(xiāng)程村村,系清代建筑,為洛寧首富張道臺(原名張風泉)建造,由數(shù)座大宅院和幾所小院組成,原有住宅922間,現(xiàn)存建筑648間。張家宅分多種建造布局,現(xiàn)主要保存有四宅合一和五宅合一兩種類型。每座宅院結構相同,門樓上方鑲有木板圖樣,大門兩邊有石獅、石鼓,但大部分已殘缺不全。每棟宅子內的進門處各開一通門與相鄰宅院相連通。整座宅院座北向南,上房高大,房前檐橫梁、木窗刻滿各種各樣花鳥走獸,神態(tài)各異,形態(tài)逼真。上房內上梁清晰書寫著“大清同治二年七月二十日時上梁宅主張鳳泉暨侄寅清孫順成共建”字樣。房間內陳設有“丁字床”,房后設有防火道。張家宅氣勢恢宏,蔚為壯觀,每座宅院結構嚴密,官家氣派十足,體現(xiàn)了張氏家族紅極一時的社會地位,是保存較為完整的古代建筑珍品,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三)喬家宅 位于洛寧縣城西上戈鎮(zhèn)上戈村。系清代建筑,為喬姓地主所建。磚木結構,四合院式,均出前檐,上房是三孔磚砌窯,兩室相同,木刻壁板,圖案多姿,各房磚腿上方精刻磚雕梅花鹿動物圖案。東西廂房兩側各三間均出前檐,南屋三間,建筑具有較強的藝術性。 (四)河底山陜會館 位于縣城東北40公里河底鄉(xiāng)河底村。清乾隆二十六年建。河底古名“莎柵鎮(zhèn)”,沿名“雙龍鎮(zhèn)”、“河底鎮(zhèn)”。明清朝、民國初年,河底是東至汝州,西至潼關的交通要道,商業(yè)往來十分繁忙。陜西客商在此經商發(fā)財后,遂在河底南北兩河交匯處建起“山陜會館廟”。大殿無基而建,磚木結構,結構嚴謹,建筑精美,工藝精良,氣勢宏偉。大殿、獻殿緊密相連,高17米,跨15米,長26米,殿內8根合抱紅松大明柱,周圍幾縣稀有。昔年正殿內關公、關平、周倉塑像6米多高,栩栩如生,殿內粉壁彩繪三國的關公業(yè)績。殿內木結構上雕梁畫棟,色彩鮮艷,尤其正殿檐下浮雕更是一絕。殿前南、北側分列火神廟、財神廟,并建有敲鼓樓、擊鼓亭,院內蒼松翠柏,古色古香,清靜幽雅。因年長日久,人為破壞,現(xiàn)僅存正殿3間,進深3間,殿脊動獸殘缺不全,室內壁畫現(xiàn)存很少。 (五)隍城廟 位于縣城西60公里上戈鎮(zhèn)隍城村。元代建筑。此廟建造寬闊雄偉,別具一格。為前、中、后3院。后院中間老君殿,東側阿羅殿,西側桃花姑姑殿,東西廂房。中院中間玉皇殿,東側娘娘廟,西側慈善祠,鼓樓居中。前院有戲樓,東側為大門。整個建筑為我國傳統(tǒng)的宮殿式建筑,整體結構規(guī)范,莊重華麗,美觀大方,是我縣現(xiàn)存的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具有一定的歷史、藝術研究價值。 (六)文廟。 位于老城中街路北。宋咸平年間建,明洪武六年、清順治九年重修。建筑奇巧別致,造型宏偉莊嚴,原有照壁、泮池等現(xiàn)已被毀。院內乾門,西明倫堂為封建社會,縣知事于歲臘時節(jié)邀請耆老宴飲場所。正面大成殿面闊5間,進深3間,為單檐歇山造,現(xiàn)內部設施皆無,僅存殿舍,為學校所用。 (七)城隍廟。 在老城西街路北處。元至正四年建,明洪武三年、清乾隆五十三年復修。主要建筑有正殿、后殿、山門,圍以回廊,現(xiàn)存37間,后殿面闊5間,單檐硬山,重拱重昂;正殿面闊5間,單檐歇山式;山門面闊3間,中間有兩通柱。共它建筑手法與正殿相同,系明清式建筑。 (八)聚奎樓。 位于老城東南角內,原建于老城文廟東側,后毀。明萬歷二十四年建于老城東南處,又毀,清順治十四年張鼎延重建于此。樓基為磚砌臺階可登,整個建筑全高18米,上下三層。下層為正方形,高7米,長寬各5米、10米,周圍有飛檐走廊。第二、三層為八面棱柱形結構,每層高約3米,各有四個磚拱小門,整個建筑穩(wěn)重大方,樓內原有木樓兩層,有木梯供上下,已被毀。 (九)香山寺。 位于縣城西北羅嶺鄉(xiāng)羅嶺村。又名商山寺,原占地40余畝,建筑風格極其壯觀,現(xiàn)有殿房36間,正殿5間,東西有耳房和配殿各2間,有廊房各5間為木板銹空門窗,外有樓欄。寺外有鐘樓、鼓樓等。正殿座西北向東南,布局嚴謹,莊重華麗,美觀大方,柱礎有蓮花瓣,鼓式,富有特色,是研究明清建筑的珍貴資料。院內香山柏樹齡約1900余年,樹桿順向扭曲上長,枝葉茂盛,甚為奇特,已成為遠近聞名的瀏覽勝景。 (十)龍泉觀。 縣城西60公里故縣鄉(xiāng)尋峪村。元至正十七年,鄧州馬祖師德超創(chuàng)建。祖師死后,于觀東南建塔葬之。全觀分上下兩觀。上觀,正殿已毀,僅存石洞1孔,高4米,寬56米,深約7米,系原供三清洞之處。洞前豎立明正德二年廟碑1塊,為原“移真庵”舊址。下觀,正殿3間,清康熙五十二年重建,為明、清式小型殿堂建筑,現(xiàn)為鄉(xiāng)政府所用。 (十一)清真寺。 全縣共有王范、中原、王溝、興華、豐衣口、長水、上戈、關上8處,俱存。王范清真寺規(guī)模最大,內有正殿3間,去紋透雕斗拱,昂頭呈龍首形彩繪,檐下額,枋都寬大,系明代創(chuàng)建,近年曾多次維修。卷棚面闊3間。額枋上附加透雕繪花紋。單檐歇山建造,加上講堂、水房、庫房等形成一個建筑群。結構穩(wěn)妥莊重,為豫西古名寺之一。中原清真寺,清咸豐八年創(chuàng)建,以后曾復修續(xù)建?,F(xiàn)有大殿3間,南殿3間,北講堂3間,南講堂3間,水房3間,后樓1座。修寺碑記3塊,嵌于院壁。
三、古陵墓 (一)金武德將軍韋儀墓 祖籍京兆周至縣,后移居永寧。金皇統(tǒng)八年為武帝節(jié)大夫、武德將軍,后死于戰(zhàn)陣。大定四年(1164年),子尋尸葬于城南5里寨子村南。墓前刻有石碑1通,正面刻“洛寧始祖武德將軍公韋儀之墓”1958年被毀。1984年韋氏后裔仿刻原碑。 (二)隋煬帝陵 位于縣城東北19公里處東宋鄉(xiāng)郭莊村,墓冢高30米,周長80米,面積2500米,呈不規(guī)則三棱椎形,規(guī)模宏大,氣勢恢宏,形似龍首沖天而起,雄視北方。。因其狀若蕎麥仁,當?shù)厝朔Q為“蕎麥山”,又因其山上長滿翠柏,當?shù)厝擞址Q“柏山”,因其半山腰曾建有圣水寺,山稱“香爐山”。但當?shù)厝硕冀y(tǒng)稱為“楊廣墓”。“圣水寺”建于唐代,雖建在半山腰,寺內有一眼水井,該井任憑天有多旱,用水人再多,仍水勢極旺,故稱“圣水寺”。據說,圣水寺的僧人主要任務是看守楊廣墓。明嘉靖年間《河南通志》其《陵墓》篇載:“隋煬帝陵在永寧(即洛寧)縣東北,煬帝崩于江都,唐太宗遷葬于此”;民國三年《河南通志》和民國十八年《河南新志》均有類似記載。民國元年《洛寧縣志》卷七《藝文篇》張論《金門山賦》中載:“維西則陽虛開文學之鼻祖(指興華鄉(xiāng)陽虛倉頡造字臺),龜窩呈理數(shù)之淵源(指玄滬水靈龜負書處)長水浩淼,承陵亙錦(隋煬帝在錦陽川),高門嵯峨(指陳吳鄉(xiāng)金門竹韻之伶?zhèn)惾≈裰乒埽??!?nbsp; 楊廣墓腳下的“渡洋河”和“錦陽川”,當?shù)厝罕娨灿幸欢▊髡f,一說這里的“川”和“河”都離不開一個諧音“楊”字,“錦陽川”諧音“敬楊川”,似有敬奉楊廣之意,“渡洋河”諧音“度楊河”似有超度被縊殺的楊廣到極樂世界之意。也說“錦陽川”諧音“禁楊川”,“渡洋河”諧音“杜楊河”,意思是禁止、杜絕楊廣這樣的暴君,使其永世不得再生,確保天下永遠太平安寧之意,眾多歷史信息有待考古學家進一步考證。 (三)明工部尚書宋禮墓 位于縣城東北21公里的東宋鄉(xiāng)西塢村北坡上。明永樂二十年(1422年)歸葬,冢高3.5米,周長4.3米,墓前有永樂二十二年立碑一通,高2米,記述宋禮生平家世。 (四)明吏部尚書耿裕墓 位于西長水村北后寺灣。封丘已平,遺址尚可辨認,墓前掘出1石雕人像。 (五)明萬安王朱采輕墓 在縣城北原鳳口村西北,雖被掘毀但遺址尚可辨認。墓志一方,文字磨毀,志蓋完好。 (六)清兵部尚書張鼎延墓 在老城東關窯東坡上,順治十六年(1659年)歸葬。冢高34米,周長32米??滴踉辏?662年)樹碑1通,現(xiàn)已無存。 四、石刻碑碣 (一)石婆雕像 石婆廟在老城東關,已毀。僅留石佛雕像1尊,全高115米,座高015米。身披袈裟,左膝上屈,赤腳,抱膝跌座,面形和藹?,F(xiàn)存縣文化館內。 (二)復修龍泉觀碑 在故縣鄉(xiāng)尋峪村龍泉觀上觀遺址中。高179米,寬084米。明正德二年二月造。聰進庠生張隆撰文,鳳翼散人劉儀楷書,王敖刻。文述三清洞始建情況。石面完整,字跡清晰。 (三)“敬一”箴言石碑 明嘉靖五年刻,原置于明倫堂后儒學講堂內壁,為縣教諭向儒生講讀之箴言。高17米,寬1米,10行,每行47字,4字句讀,共27句,額首有“御制”二字,殘石首陰制雙龍圖案,左右下線刻龍云紋花邊,有“口文之璽”印刻。石面雖磨損,字跡尚可辨認。 (四)二程祠碑 在東宋丈莊程祠內。清康熙二十六年十一月造,知縣佟賦偉撰文,田士敏書。重修二程夫子祠碑,亦在丈莊二程祠內。清乾隆二十八年四月,兵部左都御史總督直隸軍務、辛酉拔貢方觀承撰文,清代書法家程之林楷書。 (五)洛出書處碑 在西長水村,有兩通“洛出書處”碑,兩碑并排面南臨洛河而立,相距3.18米。東邊一碑上圓下方,為沙巖石質,碑刻有圭首圖案,圖中方行線基本脫落,似洛書圖樣,正面僅存一字,為魏體“洛”字,據考古專家鑒定,該碑碑型和圖案為漢魏遺存物??课鞴疟?.83米,寬0.64米,厚0.17米。碳酸鈣石質。碑額隸書“大清”二字,碑右書“河南府尹張漢”六字,碑正中行書“洛出書處”四個大字。碑左上書“雍正二年臘月”,下書“永寧令沈育立”。另1石刻在岙崍山腳下,文為“岳武穆行軍至此”,亦為張漢所書。 (六)了岸禪師行石實塔志 1980年王范東門外群眾蓋房時掘出,高055米,寬038米,文13行,行22字。記王范普通寺王原智燈和尚學禪事,義湛書,山揚亭刻。清康熙四十五年立。 (七)瑯華館石刻 瑯華館石刻是明未清初書法家王鐸與姻親兵部尚書張鼎延往來書信和互相唱和之作,被雕刻在漢白玉石碑上,有行書、草書、楷書等,字體俊逸,筆勢雄健,堪稱中華書法藝術之瑰寶,具有很高的研仿價值?,F(xiàn)保存有石帖刻12方,寬0.3米,厚0.12米,長0.62-096米,兩面全刻8方,一面單刻4方。全帖分一、二兩冊,一冊2800余字,二冊3300余字,共6100余字。書信15帖,詩44首,傳記1篇,記略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