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子看來,人的一生不光是活著。更要緊的是活得有意義,具體是什么意義呢?按《論語》整理出來這么幾個層次,最高層次的是圣人,次一級的是仁人,再次一級的是君子,再次一級是賢才。 簡單說來,賢人比較有做事的能力,但是道德水平不如君子,君子雖然才能和道德都是一流的,但是在生死關(guān)頭,是否可以舍命?仁人是寧死不害仁的一種人,當(dāng)生存的條件跟自己的志向沖突的時候,選擇“殺身成仁”。至于“圣人”,在孔子看來,只要堯舜這樣的上古君王才能配得上這個稱號。 孔子講的這些概念,都是為世人樹立的榜樣,在價值觀層次上確定了:跟誰學(xué)習(xí)?以及學(xué)什么?我們按照李零“盤點”的思路,統(tǒng)計一下,《論語》中夠得上“仁人”稱呼的人有些誰?具體因為什么事跡而被孔子贊譽? 衛(wèi)輝比干廟 越是“古老”的人,越是史料記載不清的人,在孔子口中越是“巍巍乎”!堯的美德是按照天道行事,舜的美德是無為而治,禹跟堯一樣無為而知,而且有治水的功勞,勤儉節(jié)約的美德。這時候的“制度”是孔子推崇的“禪讓制”。這三位是孔子眼里的圣人,后面的君主都是靠武力奪取天下的,都不行了。 商代有三位可以說是“仁人”,分別是商紂王的哥哥微子、商紂王的叔叔比干、箕子。他們?nèi)欢疾粷M足紂王的暴政,微子尋找了逃跑,箕子選擇了裝瘋,比干強諫而死。這種因為堅守道義而不跟強權(quán)合作的精上,是孔子所欣賞的。 雖然《中庸》中說孔子是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但是孔子對堯舜僅只是說說而已,并沒有提倡人們跟堯舜學(xué)習(xí),上古圣王這是現(xiàn)實中人們學(xué)不來的。對于“文武之道”,孔子只喜歡“文道”,不喜歡“武道”。周武王的暴力革命和當(dāng)時的賢臣姜太公,孔子是沒什么興趣的。 商丘微子祠 西周名臣中,打天下考的是姜太公的韜略,但是孔子對太公只字不提。唯獨偏愛治理天下的周公旦,孔子張口閉口都是周公,連老年快要辭世的時候,都還惦念著很久沒有夢到周公了?!懊咳胩珡R”,中的太廟就是周公廟,周公是魯國的封國之君??鬃訍埕攪?,愛周公,愛周公的“文道”。 孔子不喜歡周武王的武力征伐,對“武王伐紂”大事件背景下的兩個人物大肆褒獎。伯夷叔齊是孤竹國君的兒子,相傳這二位曾拉著周武王的馬勸諫武王不要伐紂,但是武王不聽。從此恥于跟武王同世而立,當(dāng)武王滅商后,這二位逃到首陽山,靠著采集山里的野果野豆而活著,最后餓死在山中??鬃诱f他們是“求仁得仁”。他們是古代的道德楷模。 春秋時期能入孔子法眼的人已經(jīng)沒有了,對于當(dāng)時的執(zhí)政者,孔子基本上都是持批評態(tài)度的,這是他不滿現(xiàn)狀的一種表現(xiàn)。齊桓公和晉文公都是“春秋五霸”中的人物,相比之下,齊桓公尊王攘夷,要比晉文公以王命行事要好得多。不管在真尊,還是假尊,齊桓公總還得照顧一下周天子的顏面。晉文公竟然倒行逆施,直接給周天子發(fā)號施令。 曹縣箕子墓 春秋時期的執(zhí)政名臣,在孔子看來,都不行。楚國的令伊子西,在楚平王去世后,被永立為楚王,子西力排眾議,堅持輔佐年幼的太子繼位,并輔佐太子穩(wěn)定局勢。在他執(zhí)掌軍政大權(quán)的時候,抵御了吳王夫差的“侵略戰(zhàn)爭”。但是孔子認(rèn)為他“徒有虛名”。鄭國的子產(chǎn),寬政澤民,算是個“惠人”。齊國的管仲手段最嚴(yán)肅,反而被孔子贊許為“仁也”??鬃訉茏觼y世用重典的手段表示認(rèn)同。 魯國的大臣中,孔子獨愛柳下惠。他曾兩次罵藏文仲,一次是給占卜的烏龜蓋房子,孔子罵他奢侈。一次是明知道柳下惠的賢明,但是不肯讓位,孔子罵他是竊位者。柳下惠的名氣并不是因為“坐懷不亂”,而是因為“直道而事人”。他是個直臣,把魯國當(dāng)權(quán)者都得罪遍了,一生被貶黜了三次,他的弟子勸他離開魯國,柳下惠說如果堅持“直道”的話,去哪里下場還不都一樣?如果采用“枉道”的話,又何必出國呢?他堅持不走,也堅持不改變自己。 孔子跟弟子討論了很多當(dāng)世的人,但是能被孔子看上的真沒有。夠得上“仁”的,在孔子時代早就已經(jīng)去世了。我們總結(jié)這些人的“共同特點”就是:有原則,有操守,屬于寧死不彎腰的人。他們找到了自己應(yīng)該堅守的“道德底線”,如果活著違背了這種操守,那么生命是可以放棄的?;蛟S孔子說的“仁”,以及“殺身成仁”,都在這些人身上體現(xiàn)了。 在《論語》中經(jīng)過孔子本人確認(rèn)的“仁人”,只有六人:商末的比干、微子、箕子;西周早年的伯夷、叔齊;東周的管仲。前五個人有個共同之處就是寧死也不跟無道的強權(quán)政治合作。說到管仲的時候,孔子明顯改標(biāo)準(zhǔn)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