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阻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學校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全國的數十萬中小學校長群體在這場防疫斗爭中應該發(fā)揮怎樣的作用,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作為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的教師,筆者通過微信朋友圈關注了數百位中小學名校長在這場戰(zhàn)“疫”中的所言所思所為,它們較為清晰地體現了廣大中小學校長在防疫戰(zhàn)爭中所發(fā)揮的重要作用。 作為:采取迅速而有力的危機應對 得益于在2003年“非典”疫情應對中建構的危機應對機制,我國中小學校長們大都以從容而有力的方式,迅速部署了抗擊疫情下的各項危機應對舉措。 第一,轉發(fā)建議,編制指南。幾乎所有的校長都迅速轉發(fā)了專業(yè)的抗疫防護建議、心理調適建議等。還有個別學校參照醫(yī)療部門的相關資料結合本地、本校實際編制了學校防疫操作指南手冊。 第二,倡導隔離,鼓勵援助。校長們發(fā)出各種倡議,包括自覺居家隔離,呼吁師生、家長積極配合上報行動軌跡、健康狀況,積極開展居家學習,鼓勵師生以朗誦、歌唱、書信、手抄報、捐款捐物等多種方式支援疫區(qū)。 第三,理性發(fā)聲,感性謳歌。校長們發(fā)揮自己專業(yè)素質,轉發(fā)或直接針對爭議事件進行理智評價,引導公眾正面、積極、理性面對;分享抗疫斗爭中的感人故事,收集所在學校的學生家長、教職工家屬奮斗在防疫工作第一線的資料進行編輯、宣傳。 第四,溝通師生,點化心靈。不少校長以書信的方式與教師、學生、家長溝通。許多校長在信中都以“愛”“責任”“信念”“志向”“善良”等為主題與學生交流對此次疫情的思考。 第五,做好預案,應對挑戰(zhàn)。校長們在疫情暴發(fā)之初就組織相關教師為線上教學做準備,準備工作不僅涵蓋了教學內容的選擇、技術設備的支持、教學方式的設計,還關注了學生進行線上學習可能遇到的問題,制定了各種預案,并對有困難的學生提供了及時的資助。同時,部分名校還向社會開放了本校的線上教育資源。 應為:捕捉危機事件中的教育契機 可以說,疫情是我們國家和全社會遭遇的一次重大危機,而危機中也往往孕育著契機、良機、轉機。作為教育工作者,應將這次突發(fā)疫情作為鮮活而生動的教材,利用好這個契機引導學生對自己、他人、社會、自然進行深切的思考與體驗。 首先,抓住契機深化立德樹人。校長和教師要通過對本次疫情中的關鍵人、關鍵事的探討,引導學生冷靜、理性思考,通過疫情中鮮活感人的故事引導學生去感受真正的“家國情懷”,去思考“自由與紀律”“勇氣與擔當”,教會學生明辨是非,發(fā)展批判性思維,激發(fā)學生產生對國家、民族、社會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例如,許多如期在線開學的學校,推出以“你是什么樣,國家就是什么樣”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等,都是非常值得借鑒的。 其次,抓住契機推進“五育并舉”。校長和教師要扮演好專業(yè)角色,應及時阻止線上教育機構通過這場“停課不停學”的鬧劇進行資本圈地的短視行為;應通過積極的家校溝通,引導家長和學生更好地學習。居家學習本身并沒有錯,但把學習窄化為學習考試內容、為應試而刷題則是不應提倡的。許多名校推出的線上課程除了寒假作業(yè)的遠程輔導答疑外,更多地聚焦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培育的選修課程,如音樂欣賞、造型藝術、心理健康、名著賞析、體育與健康等,還有不少教師作業(yè)建議用各種藝術形式表達對此次疫情的感受,倡議學生學習做家務,鼓勵學生分享有趣的假期生活等。這些都有助于引導學生和家長更全面地理解學習,提高對藝術教育、勞動教育的認識,更好地落實“五育并舉”教育方針。 第三,抓住契機演練教育信息化。這場疫情幾乎把全部學校都推向了教育信息化的“實戰(zhàn)練兵場”。從全國范圍來看,一定存在著準備不足倉促應戰(zhàn)的現象,但學校要充分利用這次實戰(zhàn)演練,總結開展教育信息化過程中的經驗與問題,如梳理教師在開展線上教育中面臨的技術瓶頸;組建線上課程質量保障小組,對準備采用的現有平臺成熟的課程和本校教師自行開發(fā)的課程進行質量評估,將真正的優(yōu)質課推送給學生;構建基于線上教育的新型師生關系;探索線上教育在知識教育之外的可為;關注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培育等。 最后,抓住契機完善學校教育形態(tài)。傳統(tǒng)的觀念都認為教育是連續(xù)性的,而事實上教育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各種困難和干擾,給教育帶來障礙,甚至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既然危機無法回避也不應回避,那么對這一次疫情的應對就不應只作為一個特例、個別事件,而應借此契機深入思考學校的非連續(xù)性教育,構建應對危機的工作機制。在日常的教育中就關注啟發(fā)學生正視現實的社會,培養(yǎng)學生具有那種處變不驚、冷靜沉著的心理素質以及堅強的意志。面對危機,除了心理上的撫慰、經濟上的補償,教師還要引導和啟發(fā)學生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和對話,引導學生學會做出選擇,做出決斷,幫助他們在人生道路上實現積極轉折,向更好的方面發(fā)展。 教育不是去直接抵抗某種危機或遭遇,而是創(chuàng)造條件,創(chuàng)造更多可能性幫助學生以一種良好的心態(tài)去面對它、利用它,并獲得成長。這也是學校教育所應肩負的職責和使命。 (作者系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博士、講師) |
|